实践探究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课堂
胡新
无锡市八士中学
【摘要】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探究的是物质的组成,物体的运动。物理学科的目标是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物理学习的途径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学习离不开实践探究,物理学习里不开生活体验。在生活实践中探究,在探究思考中学习,把物理课堂实验向课外延伸,把物理课堂教学向生活实践开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符合物理学科的学习规律,体现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实践探究、课内实验、课外延伸
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物理是研究物质世界的构成、性质和运动变化规律的学科。物质世界就是物理世界,生活现象就是物理现象,物质世界的规律主导任何一种生活现象。2022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认为,物理学引领人类对对自然奥秘的探索,物理学科学习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新课标中,可以看出物理学科的性质和物理教学的目的,那就是促进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这也说明,生活处处是物理,物理学习就是探究生活现象,生活空间就是物理课堂。因此,对初中学生来说,学好物理,离不开体验生活,更离不开对生活现象的探究,只有把物理课堂融入实践生活,探究生活背后的物理内涵,才能真正学好物理,实现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筷子,中国的孩子,几乎每天都在使用筷子,可是,你真的了解筷子吗?可能大家都习以为常了,认为筷子就是筷子,吃饭工具而已。真的是这样吗?下面让我们慢慢探究生活中的物理。
一、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当我们在使用筷子夹东西的时候,究竟是一根筷子在动,还是两根筷子同时动?请大家观察再观察,你会发现,只能是一根筷子在动。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用物理学的知识来解释,那就是物体的运动。运动就是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所以只能是一根筷子在动。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物体的运动现象,比如,如火车沿直线轨道行驶(转弯时就不是平动)。如机器上轮子绕定轴转动.h还有物体上任一点与参考平面的距离不变,如儿童玩具汽车在平地上随意行驶。
二、生活中的压强现象
无论是竹筷子还是金属筷子象牙筷子,大家都会发现,筷子都是一头粗一头细,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往往用细的一端去夹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很多人都习以为常,觉得本来就是这样,然而这也包含物理学的内容。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去夹一个东西,或者去扎一个东西,这样比较容易。那是因为用同样一个力去夹或者去扎,细的一端受力面积更小,而压强更大,因而夹的更牢或者更容易扎进物体。明白了这个简单的生活现象,初中学生学压强概念的时候,就会恍然大悟。举个例子,早餐时我用吸管吸豆浆(有很强的大气压),装豆浆的带子底部破了一个小洞,豆浆就从下面流出来了(液压强——豆浆有很强的压强作用在下面).
三、生活中的物质现象
再看筷子,使用的时间久了,它是变粗了呢还是变得越来越细呢?经过生活经验感知,大家一定都知道筷子变细了。为什么使用久了以后,它会慢慢变细了呢?特别是一些年月比较久的筷子,和原来相比明显变得很细了。它是一下子变细的呢?还是慢慢变细的呢?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很少有人对它提出疑问。可是这又是为什么呢?我们用物理学的知识来探究,组成筷子的物质其实是有很多细小的颗粒构成的,整个世界也是有许多许多微小的颗粒组成。我们把这些组成物质的细小颗粒分子、原子、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等,物质是有更小的颗粒构成的。
四、生活中的摩擦力现象
还是用筷子做案例来分析,如果把筷子放在两只手上,慢慢移动双手,向中间靠拢,会发生什么现象呢?估计很多同学没有做过这样的实验,可以在家做个这样的实验,探究一下。在实验过程中你会发现,筷子拿在手上的时候,实际上筷子只能是一头在动,双手继续动,你会发现,筷子的另一头在动的同时,交替着动,却又动不了。其实你会发现,能动的一端有滑动摩擦力,不动的一端受到静摩擦力的影响。
五、生活中的杠杆原理
继续移动双手,当两只手相遇重合的时候,会发生什么现象呢?这时候筷子既不左斜也不会右斜,而是保持平衡,保持平衡的支点叫什么呢?这个支点在物理学上叫重心。那么重心在生活中用什么应用呢?用处很多,比如,晾衣服用的衣撑等都是重心原理的应用。
筷子保持平衡,在中考中有什么应用呢?其实大有用处,比如,筷子保持平衡以后,平衡点两端筷子是否一样长呢,筷子两端是否是一样重呢?如果不一样长,那是为什么呢?究竟一端比另一端长处多少?很多同学一点会说,两端是一样重的,要不然筷子就会向一端倾斜。真的是这样吗?在生活中进行试验探究就会发现,其实两端既不一样重也不是一样长的。这是中考中的杠杆原理的应用。我们知道筷子保持平衡,应该是左右重量乘以力臂是相等的。然而筷子一头粗一头细,显然重量不相等,力臂也就不一样长了。这说明,筷子平衡点两端是不一样重的。如果学生在生活中进行了这样的探究,并能根据个人观察和思考,弄明白其中的物理学道理,那么中考中的任何相关题目都能迎刃而解。
当然,以上是以筷子为简单的例子,来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同时也说明了物理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物理课堂上的学习,实践探究身边的世界,同样会发现物理学的规律,明白世界的变化,学会物理方法,改变生产生活的方式。对物理学习来讲,离不开实践探究,离不开活动参与,更离不开生活体验,可以说,物理学习实践探究皆学问,生活处处是物理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版)[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