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理解幼儿的“望闻问切”之法

作者

丁迪柳

宁波市海曙区高桥镇晴园幼儿园 宁波 海曙 315000

摘要:理解幼儿是观察幼儿、发现幼儿、引导幼儿的基础,教师在日常活动中需读懂幼儿的思维细节,找准帮助、支持、指导幼儿发展的依据。理解幼儿的“望闻问切”之法是给予幼儿支持的核心,在“小小剧场”游戏中教师需善于发现幼儿的个性,找准幼儿兴趣点,了解幼儿的困难与需求,为学生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剧场化游戏;望闻问切;解读;思考

幼儿园小剧场游戏包括丰富的故事情节与多种多样的角色,幼儿通过设计服装、制作道具、导演情节等方式完成剧场项目。通过剧场游戏可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及艺术表达力,幼儿在报名、参与剧场游戏过程中可发展自主自立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在幼儿教育中,需利用剧场游戏让幼儿在兴趣高涨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给予幼儿成长大力支持。

1 观察幼儿举动,合理设计排练动作

理解幼儿的首要任务是善于观察幼儿,通过幼儿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分析幼儿内心活动,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观察的目的是理解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以此创设出更利于幼儿成长的游戏活动,让其在游戏中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在小剧场游戏节目排练中,教师可召集四名小演员,让幼儿排练民间乐曲小剧场。在排练过程中,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教师与小演员、道具制作人员一同完成队形设计,利用记号笔标记出来。一切准备就绪后,导演可询问演员是否准备就绪,若演员回答有气无力,导演可引导演员排列队形,激发演员表演兴趣。导演走过来带领演员排列成纵队,并到一旁示范手的动作及下肢的动作,随后喊出“预备开始”的口号。演员们挥动道具,绕着圆圈拍起来,导演指着队形并播放音乐,让演员结合旋律做出动作。随后,导演带领演员们排列成长队,边说边提起播放器,让演员跟随节奏演唱。教师作为导演的目的是用双眼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从细节中读出幼儿的思维。幼儿的思维并非凭空产生,而是依照幼儿经验及现有兴趣生成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剧场游戏是需善于观察幼儿的动作及神态,以此采取对应的引导。

观察幼儿的行为举动,可让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品质作为幼儿获取知识及技能时的态度,其在剧场游戏中表达出的态度是幼儿学习成长必须具备的品质。比如在剧场游戏中教师可从不同环节观察幼儿的表现。在剧场游戏计划阶段,小演员协助导演对排练内容做出规划,如将队形的设想告知导演,这个环节中体现了幼儿的游戏组织能力;在专注力方面,小演员的专注力较强,并且可根据角色特性适当创编语言或动作,良好的应用图示演示与其余同伴一同排练;在主动性方面,小演员可自主利用语言提醒其余演员做出动作,均渴望将小剧场演绎的更好;在合作意愿方面,小演员的状态和表现可以配合教师调整站位,注意自己的体态及站姿,更好地促进剧场游戏活动的开展。在剧场游戏中,教师需善于从不同环节观察幼儿的行为,培养幼儿学习品质。

2 理解幼儿需求,科学安排活动内容

剧场游戏开展中,教师需理解幼儿的兴趣及需求,为其提供有效的支持及指导。兴趣建立在需求基础上,每个幼儿均会对感兴趣的事给予有限探索。幼儿在兴趣之间开展游戏,其遇到了何种问题?阻碍幼儿持续抱有兴趣参与活动的因素是什么?这均是增强幼儿兴趣的基础。教师在开展剧场游戏时,需理解幼儿的困难,找到幼儿在剧场游戏中阻碍其继续推进的点,帮助幼儿排除困难,让幼儿始终保持高涨的探索热情。在剧场游戏中,幼儿会对导演的指示有良好的回应,但并不是所有小演员均有自己的言语表达,仅能通过动作的方式参与排练,幼儿无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整个剧场游戏活动中,教师把控了排练的动作及序列,小演员没有自己的表达,在剧场游戏中可能存在两种问题,教师需从如下两种问题入手寻找解决方案。首先,幼儿可能缺乏自主权。在剧场游戏活动中,教师控制了全场排练,如规则、动作、流程等,幼儿很少有协商与介入的机会,即便幼儿自主选择了游戏内容,但情节均是按照教师指导的推进,教师过多渗入幼儿的活动,这会让幼儿的兴趣随着活动的开展而减弱。针对这一问题,教师需理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需对重点内容进行指导,并与幼儿协商解决问题,让幼儿自主选择动作组合。其次,编排模式固定可能让幼儿失去兴趣。剧场游戏开展中,动作编排模式固定不变,幼儿动作未出现变化,演员仅能遵循导演的安排,尚未参加讨论及表达自身的想法。即便幼儿之间存在互动,但互动模式无法满足幼儿个性化需求,导致剧场活动无法向深层次发展。对此,教师需在游戏活动开展中培养幼儿交流互动能力,增强幼儿社会认知能力,满足幼儿情感需求。同时,观察幼儿困难,从幼儿需求入手给予针对性帮助。

3 尊重幼儿表达,凸显剧场主体性

幼儿需在抱有好奇心与自由的环境中成长,如果幼儿受到控制或被拒绝,他们会在该氛围中感到耻辱或羞耻,甚至畏惧教育环境。所以,教师需摆正幼儿的立场,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关注。首先,应鼓励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认识到剧场游戏的特有价值,为幼儿体验与学习提供宽阔的空间。幼儿作为剧场游戏的主人,教师需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掌握表达能力差的幼儿扮演好角色的方法、能力差的幼儿组织排练的方式,教师需让排练更加自主与公平,让幼儿向更高层次发展。其次,应鼓励幼儿表达自身想法。剧场游戏质量与幼儿成长相关,在排练时,教师虽然控制得较好,同时也时刻询问幼儿的需要,但幼儿完全听从导演的指令,在排练阶段教师需和幼儿协商,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节目与动作更加贴合幼儿喜好。在剧场游戏中,教师需让幼儿体会到自由、自主、自愿与自发,让幼儿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避免让游戏成为低水平重复的单一活动。

结语:

综上所述,剧场游戏中教师需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与关注,帮助幼儿扫清障碍,让其始终兴趣高涨的参与剧场游戏。对幼儿“望闻问切”需利用专业热情破除幼儿的无助与迷茫,紧抓细节,解决有一句,理解幼儿兴趣,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时敏.在游戏化剧场活动中促进幼儿的自主发展[J]. 试题与研究,2022,(35):106-108.

[2] 王怡娴.面向儿童友好的社区公园儿童行为偏好与需求研究[D].深圳大学,2020.

[3] 孔腾飞.巧借绘本,妙探剧场——浅析如何让绘本成为创新幼儿园剧场活动的“源泉”[J].喜剧世界(下半月),202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