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陶师理念,趣化运动游戏
陈翊菲
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幼儿园 215600
【摘要】陶行知曾说:“健康不仅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健康置于五大领域内容之首,强调体育锻炼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和提高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教师践行陶行知思想和理论,指导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活动的教学做法,旨在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同时促进其各项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思想理论;体育运动;游戏科学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和教育实践对今天的幼儿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体育游戏活动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最常用和最普通的锻炼方式。因此,教师要始弘扬和践行陶行知的思想和理论,落实《指南》精神,把“游戏”、“环境”和“经验”作为支持幼儿体育运动游戏的主题词,开展好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教学。
一、创设趣味体育游戏活动环境
陶行知曾说:“人不是孤立的,他是环境当中的一个人。”教师在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时,应创设适宜的体育游戏活动环境,让幼儿感到新颖、有趣的氛围下更加迷恋上运动游戏活动。一要发挥固有体育设施功能。例如,我们园内一处假山紧靠着滑滑梯,现在将假山做了幼儿攀爬区,下面铺了塑胶,一面安装了钢制爬梯,一面放置绳索,另一面保持原来通向顶部的弯曲小路。游戏时孩子爬梯、攀绳、走上顶部,还可以滑滑梯。二是创建新的体育设施,例如,创建小土丘、地道、沙池、小桥等,幼儿可以爬坡、钻洞、玩沙、玩水、玩战斗游戏,这样的环境确保体育游戏活动的多样化和趣味性,孩子兴致极高。
二、组织做好幼儿体育晨锻活动
陶行知指出,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意义,像良好的品德、习惯、认知能力等在这个阶段开始初步形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园所每天应安排至少两个小时作为儿童在室外活动的时间。晨间体锻是保证幼儿户外体育运动活动时间达标一种有效措施。孩子爱玩游戏,更爱玩足球游戏,例如,足球融入晨锻活动中,全园幼儿来到操场,站在固定位置,进行统一的足球广播操,这样动作整齐划一,整体效果不错。我们还开展情景式足球晨锻,如小兔小猴踢足球,在踢球射门的区域,幼儿先运球,然后踢球射门。再如,“脚内侧”接球控球。孩子在接球过程中腿不能绷直,而是要弯曲,孩子们配合喇叭音乐,进行“弯曲训练,一、二、三、四、五。”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掌握用脚内侧中间位置触球。再如“正脚背接球”,广播提示脚尖不能翘起朝向,脚要放平并锁住脚踝,孩子们配合音乐,反复练习。这样幼儿形成运动习惯、养成坚持不懈,合作,以及技能等学习。
三、创设新的体育活动游戏项目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生活教育理论,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他还认为,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是创造型人才最重要的特质,应该成为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为此,在体育游戏活动教学中教师落实陶行知的的生活教育理论,而且要创新开展体育游戏活动教学,将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推向一个高度。
(一)创设新器材,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材料、工具和器材是幼儿进行游戏活动的凭借,教师可以创新新的体育器材,并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遵循循序渐进,互帮互助的教学原则做好体育活动的教学指导。例如,我们创新A字架体育器材,将它变成可移动式的,某些部位用孩子运动美术作品的油布画装饰,很能吸引孩子眼球。琦琦和宁宁很有兴趣地进行攀爬,他们的攀爬技能得到了锻炼,但是跑跳方面则稍弱了,此时,教师将A字架移到跑道上,利用同伴互学互助、视频分享、教师亲身示范,孩子跑一段距离,再攀爬,这样孩子在跑、爬中,丰富了幼儿的动作技能。中班孩子比较喜欢有一定挑战的游戏,教师要有充分的耐心,鼓励他们探索与挑战,切忌催促,让他们产生自信心。在“小红帽给奶奶送食物”足球活动中,孩子们劲头十足地运球,但是足球就是不听话,有时也能运球成功。此时,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他们乐此不疲地反复尝试。不多久,孩子们能基本能用脚将足球运到指定的位置上,实现了给奶奶送去食物了。这样可以锻炼孩子运球、控球,走的技能。
(二)融创民间游戏,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教师应根据幼儿实际,区域特点,从材料提供、游戏内容形式,玩法多种结合来引导幼儿进行户外民间体育游戏玩耍,增强幼儿运动趣味性和积极性。例如,“人、枪、狼”是较为流行的民间抓逃体育游戏。我们在空旷操场上,距离中央两米的位置画上两条互相平行的线,将其当作出发线,同时出发线后分别画一条安全区域。这个安全区不仅用石灰线标出,还设置比孩子高出几十公分的横带,将区域围住,让孩子知道安全区域的安全性,而且区域做得较大,四角插上彩旗。还在区域外投放了若干轮胎,小塑料椅子,假树,便于孩子躲藏、射击。“狼”打死了,还可以复活,但复活次数有限,这样孩子玩得劲头十足,游戏趣味性自然就高。我们还创新民间传统游戏玩法,让幼儿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和仪器参与其中。例如,“放风筝”是一项传统民间活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引导孩子们了解风筝的结构和飞行原理,动手制作风筝,并与孩子一起制作风筝活动的表征记录卡。放风筝时绳子上系上拉力读数器。教师帮助孩子将风筝飞起来,孩子们利用望远镜、风向测量仪,以及AR等增强设备,观察高空中的风筝的飞行状态,以及绳子拉力器的读数。这个放风筝活动也成为了孩子们与自然互动、体验户外运动乐趣的一个重要途径。民间体育游戏融入户外体育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促进多领域的学习的发展。
(三)掺渗混龄儿童,开展体育游戏活动
幼儿对新颖的事物很好奇和感兴趣。现在孩子户外体育活动基本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大家彼此时间相处久了,没有了新鲜感。现在进行中班与其他年级一起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中班幼儿新鲜感,还可以进行互帮互助锻炼和学习。于是,我们增加混龄儿童户外体育游戏活动的频率,由原来每两周一次改成为一周一次了,孩子们很喜欢这样的户外活动。例如,我们开展了混龄儿童户外“玩笆斗”的体育游戏,开始时混龄小伙伴们一起推小车、过小桥。接着他们玩起“两人三足、蜈蚣走、笆斗山、挑战爬笆斗”等的两个笆斗、许多笆斗的玩法。在笆斗操大班跳,我们中班孩子模仿跳;在“蜈蚣走”中,我们中班孩子表演各种走姿,小班孩子学着蜈蚣走。这样年龄不同和能力不同的孩子都去尝试、体验。他们谈笑间、激动中、紧张时学会了走、跳等多种技能。在学会多种玩法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大小幼儿互相合作中,使大班幼儿的责任感得到了培养,在榜样的影响作用下,小班孩子大胆、勇敢的个性品质也得到了培养,各种能力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有了最大的提高。
总之,陶行知教育思想和理论给我们开展幼儿体育游戏活动教学指明了方向。增强幼儿体育游戏活动生活化、趣味化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认真地研究,勇于实践,让幼儿更积极地参与体育游戏活动,才能让幼儿享受锻炼,达到体育教学的目标,真正实现陶行知说的“健康不仅是生活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出发点。”
参考文献:
[1]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2013年11月出版,ISBN:9787504179463,16开本.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上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06).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颁布.
[3]李晓雪,民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体会[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