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大学音乐普及教育中声乐演唱的融入

作者

杜成鹏

成都文理学院,成都市金堂县,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热爱程度也不断增加,因为音乐它是可以让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人进行一种心灵上的沟通,音乐中的很多旋律可以让人们感同身受,音乐在我们人类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大学阶段音乐教学也被纳入课堂教学内容。学习音乐不仅是为了提高人们的音乐素养和综合素质,对于大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音乐能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各项素质和能力。大学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声乐演唱的重要性,老师要将声乐演唱研究透彻,然后再教授给学生们,本文就大学音乐普及教育中声乐演唱的融入提供几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音乐普及教育;声乐演唱

音乐能够给人们带来力量,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力量,所以大学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将学习音乐的各种技巧全都教授给学生,例如,音乐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声乐演唱,这就要求大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声乐演唱的教学。首先,老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声乐演唱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些技巧教授给学生。

1 大学音乐普及教育中声乐演唱的融入的作用

有助于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传统的大学音乐普及教育是指大学老师在课堂中通过口头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解各种音乐理论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不利于激起学生们的音乐学习热情,学生们在理解起来也会存在很大的难度,对提高大学阶段学生的音乐素养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很多老师在音乐教学时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不断引入声乐演唱教学,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够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学生们通过对声乐演唱的学习能够进一步的理解各种理论知识,也能够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演唱中,这种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了解音乐,对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2 大学音乐普及教育中声乐演唱的融入存在的问题

2.1 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并不牢固

很多大学音乐老师在进行音乐普及教学时并没有意识到在课堂教学时渗透演唱技巧的好处,在课堂教学时依旧采用传统理论教学方法,传统理论教学方法存在很多的局限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但是,声乐演唱与理论音乐教学结合,能够更灵活的学习与运用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在课前进行声乐演唱技巧教学,能够进一步激起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好奇心,学生们会主动的去探索各种音乐知识,而后在课后更多的进行声乐演唱技巧的学习,能够让同学们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去了解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但是许多老师做过一些音乐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问卷,发现很多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并不牢固,在课堂学习时,也是处于一种敷衍的状态,所以大学音乐老师在渗透声乐演唱教学时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帮助大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们的音乐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2 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大学老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在进行音乐课堂教学时,只是通过口头的方式给学生们讲解一些音乐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利于学生去理解各种音乐知识,也会导致课堂氛围十分压抑,渐渐的学生就会失去对音乐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同学会对音乐产生抵触心理,这都因为课堂氛围过于压抑。

3 大学音乐普及教育中声乐演唱的融入方法

3.1 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

大学音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要根据学生个体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不断增强师生互动,老师要明确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只起一个引领作用,要把更多的展现机会留给学生。老师在讲授音乐理论知识时,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要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听懂老师的意见,还要提醒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有所收获。如果学生对于课堂所讲解的内容没有听懂,老师在课后还可以给予耐心的指导。同时,还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在课后还可以给予每个小组不同的指导要确保班里的每个同学在课堂中都能有所收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增强师生关系,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3.2 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基础

即便当前很多高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但是并没有深入的去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曾有高校音乐老师做过这样的调查,很多高校的音乐生,即便歌曲唱的很好,但是很多音乐理论知识掌握的却不够牢固,这就需要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培养学生注重基础知识,并要带领学生一起去学习基础知识,巩固基础知识,只有当学生对基础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后,才能更好的去欣赏音乐,学习音乐并不断的去探索音乐的内涵,在不断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同学们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老师要营造趣味性课

大学音乐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例如进行理论知识与讲解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各种先进的技术,通过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给学生们展示各种声乐演唱知识,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对声乐演唱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观看的同时能够更加投入,在理解起来也更加方便,同时也缓解了压抑的课堂氛围。只有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才会主动的去学习,所以趣味性的课堂对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是非常有利的。

4 结束语

众所周知,将声乐演唱引入到大学音乐普及教学中,是当前老师教学的重点。大学音乐老师要想提升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就要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时不仅要将声乐演唱渗透到课堂教学内容中,还要明确学生是课堂主体,在课堂教学时要增强师生互动,并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答,老师还要营造趣味性的课堂,要不断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信在大学音乐老师的不断努力下,大学阶段的学生都能养成良好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 郝爱珍. 从演唱技巧浅谈声乐的艺术表现力[J]. 东方教育, 2015, 000(006):285-285,286.

[2] 陈国河. 浅谈声乐教学[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4(11):2.

[3] 姚春晓. 浅谈高师声乐教学中的歌曲情境创设[J].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1, 000(003):P.9-12.

作者简介:杜成鹏(1991.12),男 , 汉 , 四川西昌人, 硕士, 成都文理学院助教, 主要研究方向 室内乐声乐演唱、学前声乐、学前音乐基础、幼儿歌曲弹唱 、流行声乐演唱、 歌剧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