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
黄武
佛山市惠景中学 广东佛山禅城区 528000
摘要:现代化教育理念中,“课程思政”成为各学科课程发展的目标之一,其中武术是体育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开展学校武术德育不仅符合“课程思政”的要求,也符合传统武术推广的目的。为此,本文展开对“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价值意蕴的分析,并结合武术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课程思政;武术;德育
1 “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价值意蕴
1.1 学校武术课程是充实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
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其原因不单单是武术能够起到防身和军事的作用,武术还拥有优秀的武德来教化习武之人。从传统的武术教学过程中,为师者对习武弟子的培养要求不单单局限在其体魄的强度上,还侧重于习武弟子的人品人格的考验,并逐渐将这一习武要求贯彻到整个武术教学过程中之中,使习武之人潜移默化地领悟到武德的重要性。到了现代化的武术教学,校园武术课程的开设,除了利用武术教学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将武术教学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运用武术所带来的德育价值,进一步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完整性和实践性,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教育作用。不管是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内容,亦或是成为增强学生体魄的运动方式,学校开展武术教学实现了传统武术运动的推广和应用,并且在武术教学形成一定系统性的校园课程影响力的时候,融入思政教育,进一步发掘学校武术课程所具有的的思政教育内容。
1.2 学校武术课程是传播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
新课程标准(2022)对体育课程提出了新的教育要求,对学生的体育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强身健体,同时还在学生人格培养和意志力磨炼等德育内容纳入学生体育教育目标。同时,“课程思政”的推广和应用,为体育课程的思政教育夯实了基础,体育课程在思政教育的影响下需要结合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特征,展开多方面、深层次的剖析,才能实现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教育目标。对于思政教育来说,德育是其核心理念,这和学校武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高度契合,在学校武术课程的开展中,武德融入到了武术课程的方方面面,武技有形而武德无形,但现代化社会武技的发挥难有空间,武德的彰显则可以反映在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学校武术德育为“课程思政”提供了多元化的传播手段。
2 “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实践策略
2.1 开展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情境是德育的关键要素之一,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德育理解和感知能力还比较弱,无法充分地领悟德育内涵知识,因此借助多媒体教学,将学生融入到德育情境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德育体验感。在阴雨天气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班级室内开展多媒体教学。首先,体育教师先搜集传统武术的发源和发展教材,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传统武术的由来。然后,体育教师为学生播放武术题材的电影,如爱国武术家霍元甲同名电影《霍元甲》,当电影中出现各种打斗剧情的时候,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慢放,为学生解析每一个武术动作。当《霍元甲》电影中出现外国人讥讽中国人东亚病夫时,而当主人公霍元甲运用中华传统武术打败欺压中国人的大力士,学生又产生了由内到外油然而生的民族自豪感,被武术家霍元甲的武技折服的同时,也被其武德所震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
2.2 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武术教学中,劳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劳育即是劳动教育,劳动与武术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武术便是劳动的一部分,因此武术教学过程中的肢体运动和身体消耗与劳动相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安排学生通过武术表演的形式,安排班级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在武术表演中败北的小组需要为取得胜利的小组打扫一周的卫生,以此来达到劳育的效果,同时也活跃了学生之间的武术氛围,提升学生武术教学的参与度。在武术教学中,美育可以提高武术的审美感,对学生树立起端正的武术审美,让学生在武术教学中体验到武术带来的美好。在武术教学中最基础的美育,是对视觉直观上的人体美,引导学生通过不懈的武术运动,锻炼出成良好的形体,形成优美的姿态,展现健美的肌肉以及动人的身体曲线,从武术教学中领悟唤醒学生对美的追求。
2.3 开展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端正价值观
赞美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推动剂,客观真实的赞美性评价能够让灰心的学生重拾希望的灯火,继续前进,让原本就自信努力的学生表现地更加上进。在武术课堂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的武术潜能和过人之处,通过课堂表扬等形式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例如学生在完成武术的动作比较标准,体育教师可以竖起大拇指予以表扬,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武术运动的正确与否,卸下武术学习心理包袱,更放松地开展武术学习。同时,评价并非仅局限于赞美,批评也一样重要。当学生违反武术课堂纪律要求或是武术课堂任务完成效果较差时,体育教师应该及时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并指导学生分析自己所犯的错误问题,帮助学生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武术教学评价,体育教师应做到奖罚分明,让学生能够充分明辨是非,形成良好端正的价值观。
总而言之,武术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校园武术课程的开设,除了利用武术教学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身体素质之外,还将武术教学融入到思政教育之中,运用武术所带来的德育价值,进一步充实思政教育的内容完整性和实践性,更好地发挥思政教育的教育作用。从本文对“课程思政”下学校武术德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策略研究中,发现学校武术课程是充实思政教育内容的重要方式,同时学校武术课程是传播思政教育理念的重要手段。同时,本文也提出了开展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和审美能力;开展教学评价,培养学生的端正价值观。希望透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武术德育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罗园浩,王若光.武术运动中德育内容对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及实现探究[J].中华武术,2023(01):93-95.
[2] 杨震,韦伟南,蔡菊,华世民,林梓彬.武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以广州市A中学为例[J].中华武术,2022(10):117-119.
[3] 宗在红.小学武术教学中德育的开发与实施[J].新课程,2022(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