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张占军
平顶山市新华区凌云小学 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摘要:双减背景下,进一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有效性,优化作业设计的质量,凸显作业的育人功能,是目前各学科面对的重要课题之一。2022版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如何落实这一要求?优化和丰富作业内容,拓宽作业设计内涵,适当增加学科实践活动,成为了当下作业改革的重要方向。而每个学科的大概念、关键概念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整体规划学习任务和活动,是实现学生知识建构,形成对学科基本概念整体认识的重要策略。基于以上认识,从单元视角探索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途径,从而有效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1 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遵循及总体策略
基于单元视角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其基本的理念遵循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双减政策为导向,突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践行整体育人。本文所说的“单元”,是指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编排的自然单元。单元作业目标制定的主要依据是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以及单元教学目标。作业设计的具体内容依托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同时对标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要求,通过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落实相关学习目标和语文素养及能力的培养要求。每项单元作业之间体现逻辑关联,体现进阶性,在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分散在具体的课时目标中。单元作业的优化设计,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特别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建构知识,习得能力,提升素养。
2 对标“学习任务群”的普通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以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业设计为例,我们通过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确定其主要内容属于新课标中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以及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整本书阅读。结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确定了单元教学目标、单元作业目标,进行了单元作业的整体设计。
该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抓住主要事件,把握故事主要内容,并能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缩写民间故事,以故事中人物的口吻讲故事;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并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第三学段提出:学习品味作品语言,欣赏艺术形象,复述印象深刻的故事情节,学习联想与想象,尝试富有创意的表达。结合教学目标和相关任务群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了童心绘故事、童声讲故事、童星演故事、童趣任务卡、童言写故事等作业。以丰富的形式,层层递进的设计学习任务,实现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如童心绘故事,让学生为“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此项作业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注重学科整合,发掘语文课程中的美术元素,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是对学生把握主要情节,提取关键信息能力的考察。童趣任务卡,让学生以卡片的形式标注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出处、性格特点以及主要事件。学生们通过阅读中国民间故事,走进书中的诸多人物,提取主要信息,用简练的文字对内容进行梳理,直观展现出人物的形象特点,学生缩写故事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
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学习内容中指出:阅读文学等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梳理作品的基本内容,针对作品中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交流。童声讲故事作业的设计,就是结合本单元口语交际中讲民间故事的教学任务,对标该学习任务群所设计的作业。通过让学生给家人讲民间故事,举办民间故事会,小组推荐故事大王等活动,让学生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学会梳理所阅读的课外书籍的主要内容,能够发挥想象,将故事讲具体,讲生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激发了学生整本书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紧扣素养提升的专题单元作业设计策略
在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有一些专题单元或者称为策略单元,如综合性学习单元、习作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等。专题单元与普通单元作业设计的理念基本是一致的,略有不同的是这些单元的针对性更强,所承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及要素更为集中和突出。特别是在不同学段同一语文要素需要认识和掌握的程度呈现出明显的进阶性。如阅读策略单元,在三年级上册学习阅读预测,四年级上册学习提问,五年级上册是提高阅读速度,六年级上册是有目的的阅读。每一个年级专注培养的阅读策略不同,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在进行此类策略单元作业设计时,要更准确的把握前后知识和能力的关联性、进阶性。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为例,教材围绕“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这一语文要素做了有层次,有梯度的安排。针对单元内容,我们确定了如下素养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提高阅读的速度,同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获取不同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根据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在进行本单元作业整体规划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任务和活动的设计:第一,利用每篇课文编排的学习提示及课后练习设计学习任务,指导提高阅读速度的具体方法。第二,根据每一课文本特点的不同,有针对性的设计作业。整个单元为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和实践运用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循序渐进的习得相应语文素养。
4 体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单元作业评价策略
2022版新课标强调“教、学、评”的一致性,过程性评价要和阶段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要丰富评价的方式,倡导自主评价、师生评价相结合,能够从不同维度、不同层次制定评价量规,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生动力。评价要关注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和参加活动过程中所获得的素养的发展。同样以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为例。根据新课标和“双减”政策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单元教学内容的特点,实施了以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报告等为主的表现性评价。
如制作连环画人物卡片、单元小报等作业,先由学生自评,然后组织学生互评,最后师生共评,并挑选有代表性的作业,根据设计的评价标准,进行星级评价。考虑到作业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同步实施评价标准上的分层设置。丰富多样的作业评价方式使外部激励和内生动力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自主性,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作者信息:张占军(1983.06-)男,汉族,河南叶县,平顶山市新华区凌云小学教师,专业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