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生为本思想,细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质量
张兰英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前詹镇中心小学 515225
摘要:随着现如今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渗透,我国对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越来越重视,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角色,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对学生性格、品格及习惯的养成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其自身管理能力较差,想要使学生得到更加科学的培养,并需要教师能够基于生本理念加强班级管理。那么,文章也将针对以生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策略展开讨论。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前言
以生为本,思想主要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要求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以学生为教育主体,重视学生个性化发展,并能够结合学生当前阶段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科学且合理的管理策略及管理目标。基于此,使学生能够与教师形成温馨和谐的交往关系,通过教师转变班级管理理念,与学生成为朋友的角色,用民主且科学的管理方式,尊重且爱护学生,切实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开展质量。
1 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之下,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需要结合学生个性情况和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管理工作的建构[1]。首先,教师的评价体系不应当单纯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主,而是需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情况,能够从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重视对学生自信心和良好品质的引导,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观念和自我认知。其次,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明确每位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不同。因此,教师应当能够寻找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结合这些差异性,更具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以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所具有的优点,增强学习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切实优化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信任教师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班主任教师能够科学掌握沟通方式,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2]。大部分情况下,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出发点,但所选取的沟通方式却不够合理,导致交流过程中对学生心灵受到伤害,进而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那么,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建设过程中,应当成为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朋友,以更加平等的角度关爱并呵护学生,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理解和鼓励。与此同时,更是学生当前阶段心理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宣泄情绪的空间,以此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结合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给予帮助。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更信任教师,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3 转变传统管理理念,缩短师生交往距离
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管理工作时,往往会站在支配者和主导者的位置上。也正因如此使得学生与教师之间存在隔阂,导致学生与教师无法进行更加平等且科学的沟通[3]。长此以往,有可能使学生出现畏惧或逆反心理,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那么,在以生为本理念的引导下,小学班主任教师想要细化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就需要对自身管理理念进行优化,以更加民主且平等的方式了解学生需求、关爱学生成长、解决学生学习与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基于此,能够使学生建立平等沟通,有效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形成一种良性且正向发展的关系。
4 加强民主管理思路,引导学生参与管理
班级干部是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教师若想要使班级管理工作更加科学,便需要明确班干部在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进行班干部选举时,需要控制所有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特征,依照学生优势和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使学生能够站在更适合自己的职位上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贡献一份力量。其次,教师也应当能够利用班干部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朝着积极向上且健康的方向发展。那么,教师则可以基于以生为本理念,选取更加民主的方式成立班级委员会,并将责任落实到学生身上,使班干部学会处理实际问题,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与此同时,帮助小学生意识到班级是一个集体,促进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发展,提高班级凝聚力。最后,教师也可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公平机会,通过创设更加细致的责任划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长处。
例如,教师以民主的形式进行班委会人员的选取,并设立每一个班委会成员的任职期限。以此,能够为其他同学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并让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在任期结束后以班会形式展开生生互评和自主评价,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知,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
又或者,教师可以将班级工作进行细化,如一位班长,两位副班长;一位学习委员,四位学习组长;一位劳动委员,五位劳动小组长等等。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职责,增强学生自我服务与服务他人的意识,通过小组内部的评价和对自我工作的反思,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当下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鼓励,提高小学生自信心与自尊心,让学生真正通过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感受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的同时使小学生体会到成就感。以这一形式让班级管理工作得到细化,也使班级管理工作的建构更具有科学性与民主性,切实满足以生为本理念下尊重学生需求的重要目标。
结论
综上所述,小学班主任教师在基于以生为本思想优化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切实地尊重并爱护学生,能够了解小学生当前阶段心理发展特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设班级管理任务。与此同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当中,将班干部的职责落实,并有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基于此,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健康成长和个性化的引导,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与服务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教师和他人的尊重。
参考文献:
[1] 张小强.以生为本,优化管理——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21(35):23-24.
[2] 张旭东.对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6):59-60.
[3] 刘新梅.素质教育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