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毕洪波
身份证号码:370321197502020014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加速,住宅建筑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攀升,人们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住宅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防水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使用功能、结构安全以及居民的生活质量。在实际工程中,住宅建筑防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渗漏现象尤为突出,不仅严重影响室内居住环境,导致墙面发霉、地面渗水等问题,还可能引发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下降,增加维修成本,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引发社会矛盾。
一、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1 施工前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保障防水质量的基础。要严格审查设计图纸,检查防水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标准,是否贴合工程实际需求,及时发现并修正不合理之处。精心挑选防水材料,依据工程特点和使用环境选择适配材料,并严格检验其质量,确保各项性能达标。对施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施工经验。编制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并按程序审批,为施工提供明确指导。
1.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过程是防水质量控制的核心环节。基层处理需保证坚实、平整、无缺陷,含水率符合要求,阴阳角处理到位,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防水层施工时,无论是卷材、涂膜还是刚性防水,都要严格把控施工工艺,确保铺贴、涂刷、浇筑等操作规范,保证防水层的厚度、搭接宽度等符合标准。防水节点是防水薄弱部位,需增设附加层,密封材料嵌填严密。要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对隐蔽工程及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1.3 施工后质量控制要点
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是防水工程质量的最后保障。成品保护至关重要,需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防水层在后续施工中受损。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质量验收与评定,全面检查防水工程质量,对不合格部分及时整改。建立质量回访制度,在工程交付后定期回访,及时处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工程提供参考 。
二、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1 人员因素
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防水施工的实际操作质量。若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卷材铺贴、涂膜涂刷等核心工艺,易出现搭接宽度不足、涂层厚度不均等问题,降低防水层的防水性能。如在卫生间防水施工中,施工人员若对管道根部处理不当,就会留下渗漏隐患。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也至关重要,质量管理意识薄弱的管理人员,可能忽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环节。组织协调能力不足,则难以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导致交叉作业干扰防水施工,影响质量。技术指导能力欠缺,无法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样会使防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障。
2.2 材料因素
防水材料的性能是保证防水效果的基础。拉伸强度、延伸率等性能指标不佳的材料,在建筑物因温度变化或沉降产生变形时,易出现开裂现象,失去防水功能。例如,耐水性差的涂料,在长期潮湿环境下会逐渐失效。材料质量稳定性也不容忽视,不同批次材料性能波动大,会导致防水层质量不一致。
2.3 施工工艺因素
基层处理工艺是防水层与基层良好粘结的关键。基层不平整、存在浮灰或含水率过高,都会削弱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力,造成空鼓、脱落。在屋面防水施工中,基层若未清理干净,卷材无法牢固粘贴,雨水就容易渗入。防水层施工工艺的规范性直接影响防水效果。卷材铺贴时,热熔法施工若加热不均匀,会导致粘结不牢;涂膜防水涂刷次数不足或间隔时间不合理,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防水层。
2.4 机械设备因素
施工设备先进性能够直接影响防水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自动卷材铺贴设备可确保卷材铺贴平整度和搭接精度,相比人工作业,施工质量和效率有较大幅度提升。使用老旧设备,施工效率低,无法控制施工精度,加大质量风险。设备维护、保养也不可忽略。
三、住宅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是防水施工质量的保证。首先要确定质量管理目标,将防水施工作业质量目标具体化为渗漏率、防水层耐久性等具体可量化的指标,建立起权责明确的质量管理组织构架,明确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等岗位职责,形成决策层到执行层的质量管控链条。
3.2 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人是最关键的防水施工要素之一,人的素质决定了施工质量。在施工人员中,开展防水施工技术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卷材铺贴、涂膜涂刷等施工操作工艺、基层处理、节点施工等防水施工关键技术点,以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增强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并考核,保证持证上岗。
3.3 严格控制防水材料质量
首先,优质的防水材料是防水工程施工的物质前提。在采购过程中要建立供货商评估制度,选择具有良好业界信誉度且产品质量稳定的供应商,在签订供货协议的同时要约定材料质量并以质量约定作为违约条款。在进场过程中按照有关标准、规范实施严格检控,除检查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外,还要对材料的拉伸强度、延伸率、耐水性等性能指标实施抽样复测,对不合格的材料要坚决退场。
3.4 优化施工工艺
先进的合理施工方法是保障施工质量的技术保障。积极开展推广预铺反粘防水技术、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等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充分结合工程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试验段的施工以验证其适用性和可靠性后才进行推广应用。根据不同部位与防水材料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标准,明确基层处理、防水层施工、节点处理等各工序的操作流程、技术参数、质量要求。
3.5 强化施工过程质量监督
严谨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是预防防水施工质量的重要防线。设立独立质量监督机构,配置专职质检员,对整个施工过程实行动态监控;增加质量检查频率,重点抽检基层处理、铺贴防水层等施工工序,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查卷材防水层空鼓现象,使用针测法检查涂膜防水层厚度等;认真执行隐蔽工程验收制度,未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的一律不准进入下道工序。
结语
本研究系统剖析住宅建筑防水施工质量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全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为工程实践提供科学指导。这些措施对降低渗漏率、保障建筑安全与居民生活质量意义重大。随着建筑技术发展,防水施工质量控制需持续创新,结合智能监测等新技术,进一步提升控制水平,推动住宅建筑防水工程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王钦弘.建筑工程地下室防水施工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22):177-179.
[2] 张 兵 , 李 洪 亮 . 住 宅 建 筑 屋 面 防 水 施 工 技 术 与 质 量 控 制 措 施 [J]. 居舍,2024,(1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