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欧英智
身份证号码:440811198903070335
摘要: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中,经常会存在技术、规范、材料等多个方面的问题,设计工作人员为保证设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并深入分析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进而促使给排水统的高效率运转,保护建筑的正常使用与安全, 基于此,本文针对民营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问题;对策
前言: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设计人员必须全面考虑,做好设计方案规划与审核,把握设计细节,有效发挥给排水系统的作用,保证居住者的正常使用。只有给排水系统设计合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建筑消防给排水设计若出现问题,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因此,需要切实高效地设计科学的建筑消防给排水系统,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1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要性
建筑给排水设计在整体建筑工程中,关系到建筑的安全性和居住者的生命安全,合理的给排水设计,能有效避免雨水或地下水进入建筑物内部,防止水患和浸水现象的发生。给排水系统的良好设计可以保护建筑物的地基和结构,避免因积水引发地基沉降或结构受损,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要保证污水迅速、顺畅地排除,防止污水在管道内滞留,避免异味、细菌滋生等问题。有效的给排水系统可以防止水分积聚,降低湿气,从而保持室内空气的干燥与清新。
2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网设计问题
管网设计问题首先体现为总体优化布置不够好,消防给排水管网很难达到一个较好的协同效果。这些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消防功能受损,对消防给排水管网的顺利运转产生不利的影响。其次,在管道设计中,设计人员不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容易出现管道布置细节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到整体消防给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例如,在消防给水竖管的设计处理中,由于缺乏对建筑工程中消防设施的充分认识,并未考虑实际情况,很难使其与消火栓或自动喷淋系统良好配合,因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混乱问题。特别对于设置双阀双出口的消火栓,如果在消防给水竖管设计中不能进行适当配合,将会影响到后续安装使用的效果[1]。
2.2供水水压问题
供水问题,是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常见的问题之一,高层建筑供水既要保证水压,也要保证水质。供水水压不足,直接影响用户末端洁具出水的效果,洁具不能启用或出水量小。造成水压不足的原因很多,和供水方式及设计不合理有直接关系。一些单层及多层建筑,采用了市政直供,此种情况水压直接受市政供水压力的影响,高峰用水情况下,市政用水负荷较大,容易出现末端用户水压不足的情况。故建议新建,改建的项目尽量采用水箱储水加变频泵联合供水的方式。对于一些高层建筑,采用水箱加变频供水的比较多,在供水最不利的楼层也经常出现供水水压不足的情况,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用水量计算结果偏小,导致水泵选型流量选小;(2)水泵扬程不足,计算时,一些水头损失、供水高度等取值有误;(3)减压阀阀后压力取值偏低;(4)用户用水规律未了解清楚,高峰期用水水量远大于设计用水量。
2.3排水设计问题
民用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应克服较大的垂直高度差,水流速度会受到影响。如果设计不合理,管道的坡度不足以保证水流速度,从而导致水流不畅,易发生堵塞和积水。在民用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中,管道的直径和材质选择也非常重要。不恰当的直径和材质会导致水流速度减慢,易发生积水和堵塞。如果管道的连接不紧密或使用了低质量的材料,也容易导致漏水和堵塞的问题。此外排水系统缺乏合理的排气和防倒流装置也会影响排水效果。排气不畅会导致管道内部气阻增加,影响水流速度;缺乏防倒流装置则导致污水倒流,增加堵塞和积水的风险。民用建筑排水系统的维护是影响排水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未定期清理管道内的积垢和杂物,或者未检修和更换老化的管道和排水设备,都会影响排水的顺畅性和效果。
3民用建筑给排水设计改进措施
3.1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
在给排水管网优化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从总体出发,明确每个部位在给排水管网布置方面的不同需求,然后进行合理协调,以保证给排水管网更加流畅。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可借助一些高级辅助设计工具,对所有管道统一设计,并且在设计图纸中清楚标记,防止产生混乱。此外,还要着重关注给排水管网络与相关其他设施之间的配合性,特别是要满足消防方面对给排水管网络的要求,从而使消防给排水系统的运作效率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避免对消火栓运作造成危害[2]。
3.2水泵与水箱优化设计
水泵是给水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选型和设计应充分考虑流量、扬程、功率和稳定性等参数。同时,应选择低噪音、高效率的水泵,以减少运行时的噪音和能源消耗。水箱是储存和调节用水量的设施,其设计和安装位置应合理考虑高层建筑的用水需求和水压变化。水箱的容积应根据最高日用水量和最大小时用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以保证足够的储水和调节能力。为了提高水泵和水箱的运行效率,应对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的零件和清理水箱内的杂质,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3冷凝水管优化设计
设计中首先应避免将冷凝水管接入污水系统, 因为污水管网的臭气较多,很容易造成污染。 所以,冷凝水一般是排入雨水系统的,但是设计师很多时候未注意间接排放的情况, 直接将冷凝水排水管接入排水沟或雨水口,甚至直接接入雨水检查井。 接入排水沟、雨水口、检查井等,也满足间接排入要求,因为并没有直接接入排水管中。 但实际上,排水沟、雨水口等因长期接纳初期雨水,或者缺乏维护清理,一些污染物会在沟底堆积,造成臭气或异味产生。 冷凝水直接排入的话,同样会对室内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故笔者认为冷凝水管末端与地面排水设施应有足够的空气间隙,这样既满足了间接排放的要求,又保证室内空气的清洁。
3.4排水系统优化设计
建立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考虑管道通径和坡度、设置排水口等,以确保排水畅通,避免堵塞和积水。对于不同地区的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该地区的地形和水文条件,包括地势高低、水系分布等,以确定排水的流向和排水设施的布局。 根据需要排水的规模和性质, 选择合适的排水设施, 例如排水管道、 雨水收集系统、污水处理设施等。根据地形和建筑物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排水系统的布局,确保排水设施覆盖整个区域,并尽量减少管道长度和弯曲,以降低水流阻力和堵塞的风险。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维护和清洁,清除管道中的污物和堵塞物,确保排水系统的畅通和正常运行[3]。
结语: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其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关键环节,并提供了实践案例分析。通过优化措施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性能,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保护环境。在未来的发展中,民用建筑给排水系统将继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民用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 55020—2021[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黄泽明,翁发禄,贾晶涛,等.高层建筑压力补偿供水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与创新,2020(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