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教育真谛 做“四有”好教师
袁姣
汉口学院 湖北 武汉 430212
摘要: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新时代背景下总书记关于教育地位、教师地位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有利于我国高校进一步完善教师队伍建设,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建设一批具有高水平、高素质、高地位的专业化教师队伍,着力推进"四有"好教师建设,使教师真正做到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全身心投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大潮中。
关键词:高等教育;师德师风;“四有”好老师
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在北京师范大学同广大师生交流,评价他心目中的“好老师”,倡导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要按照“四有”标准要求自己,有教书育人作为教师安身立命的根本。首先,好教师要有扎实的学识。一方面,孔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要想“诲人不倦”,就必须“学而不厌”。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现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条河或一片海。因此,教师要坚持学习,不断进步,巩固专业知识,积累渊博的学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教师必备的专业素质,只有这样,教师才具备培养学生成才的条件,才具有教书育人的资本,才能培养更多的对社会有用的高素质人才。有学者曾经说过:“教师指导的东西要大大超过他要交给学生的范围,要具有宽阔的科学视野,否则,他就不能唤起和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就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因此,渊博的学识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教学效果得以加强,也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陶行知老先生说:“生活即教育,教学做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教师起主导作用,是学生的引导者,是学生的朋友。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新技术层出不穷,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不断前进。新时代的学生必定与以前的学生不同,作为教师,应该学习相应的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知识,了解学生的需求,促进他们更好的成长。处于新时代中,新事物层出不穷,学生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就拿一个两三岁大的孩子来说,他们对于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接收能力甚至会让我们瞠目结舌。因此,现代社会要成为一名好老师的条件就是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这正应了“学无止境”这句话。只有不停地接触新理念,学习新知识,不与新社会脱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才能不断创新,学生才能不断进步。其次,好教师要有仁爱之心。“爱上世界上最美的语言”。陶行知先生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要学会与学生拉近距离,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诚感化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温暖,要懂得欣赏每一位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增强自信心。自尊来源于信任,教师要多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尊重、鼓励学生,让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好的老师要有大的胸襟,宽容学生,谅解学生的缺点与不足,并想办法帮其改正。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未来,都是每个家庭的希望。作为教师,我们要关心每个孩子,尤其要关心那些特殊的孩子。师德的灵魂在于关爱学生,好老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处理学生事务要公平公正,对学生要严宽有度,不能用语言攻击学生,更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大计,我们必须要心怀理想,出于爱心,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做一名好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责任。要真正做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要求每位教师注重师德的培养,争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
1 什么是四有教师
俗话说:“教学是一个良心活儿!”这句话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师德的重要性。师德高尚的老师会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学生,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师德高尚的老师,会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习方法,使学生终生受益;师德高尚的老师,会时时处处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蜡烛一样,无怨无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近年来我校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班子和教师们的辛苦付出,在学校随时可以看到教师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渊博的学识、执着的精神、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发挥着创新与实干。很多老师都是以校为家,一个班主任,两三个班的课,数不清有多少次老师们都会带病坚持上课,即便这样,也不曾听到老师们抱怨,大家都无怨无悔的坚守在岗位。
要开启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教师必须付出最大的热情,因为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学艺术,都产生在教师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之中。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振奋,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种爱每个人都应该贡献,每个人也都应该获得。
2 如何做一名四有教师
2.1 老师要有理想信念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处于知识经济时代,教育学、心理学的发展也随之产生了巨大变化,对学生也产生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工作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吃透教材,不断拓展知识领域,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规范自身行为,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2.2 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好教师要懂得爱的艺术,具有爱的行为。爱是尊重、是信任,在教育过程中能感受激情、触及灵魂。教师的“爱”是真诚的。教师要用真诚的爱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真情打动学生,主动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教师只有对每一位学生都公平公正,真情付出,关爱学困生,做到一视同仁,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教师的“爱”是公正的。每位学生都希望被老师同等对待,不另眼相看,所以说公正能让学生更信任老师。教师的“爱”是严格的。爱学生就要做到严管厚爱,正所谓“严师出高徒”。教师要和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的想法,用信任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求知欲。
2.3 老师要有扎实学识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但在当今社会,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停充电,因为“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如果教师学识不够渊博,回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甚至没接触过这类问题,反而需要学生来解释,那教师形象就会受到极大的折损。教师只有具备扎实的技能、渊博的学识,才能在教学中驾轻就熟,深入简出,主次分明,突破难点,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对于一个教师的评价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求知若渴,赞赏和佩服的眼光了!
2.4 老师要有道德情操
创新精神是一名好教师所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师应该敢于挑战,大胆突破,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创造独特的教学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品质。在以后的工作中,笔者定会加倍努力,争取做一名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路漫漫其修远兮,武将上下而求索”,虽然我不知未来会怎样,但我会选择我所爱的职业,爱我所选择的职业。“活到老,学到老”,多学习,广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生,用爱撒播希望,用爱传承知识,用爱浇灌知识。
参考文献:
[1] 新形势下党建工作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 张玉波,王琳,周洁.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2018(02).
[2] 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J]. 曾学菲.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
[3] 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刘红,杨珊.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