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源于课内,指导课外

作者

李水胜

广东省廉江市第二十小学 5244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最终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但良好表达往往需要灵活词汇和丰富语言作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这就需要在日常当中应该指导学生实现大量阅读。在新时期的背景下,教师应该将课内和课外阅读有效地联合在一起,做到源于课内、指导课外,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拥有更加广阔的视野,在阅读中得到各种各样的收获。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策略

前言

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束缚,很多教师在对阅读内容进行指导时就只是局限在教材内容当中,导致学生的阅读量比较缺失,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偏低,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不利。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也应该改善这样的情况,应该做到源于课内、指导课外,实现学生课内外阅读的良好融合,帮助学生阅读更多适当的材料,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1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结合的必要性

无论是在学生的语文学习还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阅读都是非常重要的,是学生对信息获取的有效路径[1]。苏霍姆林斯基这一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补课并不是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也不是作业量的增加,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新时期的背景下,语文新课标对于学生在阅读层面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应该有目的和意识地广泛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量,扩大阅读面,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最基本的书。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不要只满足于教材内容的阅读,而是可以在阅读完之后适当地向外拓展和延伸,做到课堂内外阅读的良好结合,使得课堂内外的阅读能够同时开花和结果。

2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结合的策略

2.1 实行群文阅读,实现内外结合

群文阅读是新时期教育背景下一种全新的阅读方式[2]。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实现以一篇带多篇的阅读,让学生能够打破传统的局限性,在阅读中活跃阅读思维,使得学生在阅读当中能够获取到更多。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就可以尝试着首先对群文阅读进行利用,做到科学合理地对阅读资源进行选择,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组织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落花生》一课的过程当中,文章中主要通过花生的品质来比喻做人的道理,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取到更多地道理和思想。在文章阅读完毕之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对文章中“借物喻人”这样的写作手法进行感受,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引入课外文章,比如《小草》、《吃萝卜的启示》,让学生能够实现阅读,并可以通过对比异同点让学生对写作手法进行感受,对文章主旨产生更加真切的体会和想法,实现课内和课外阅读的联合,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收获更多。

2.2 善用思维导图,实现内外结合

在传统阅读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学生的阅读可以观察到很多学生缺乏对文章的整体把控,很难对文章的布局进行合理的梳理,对于学生阅读效果的提高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现阶段,为了通过课内指导课外,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在学生的阅读中也可以尝试着对思维导图这一工具进行良好的应用,让学生在阅读中更加得法,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持续的增强。

例如,在讲解《草原》一课的过程当中,本篇文章主要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进行描述,充分的描绘了草原人民和草原中体现出蒙汉情深以及民族团结。所以,在教学开展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划分段落,共同找寻到核心来对思维导图进行绘制。后续,可以为学生引入同种类型的文章,比如《江南的冬景》、《荷塘月色》,让学生同样借助思维导图来梳理文章结构。从而真正地让学生的阅读方法更加多元,使得阅读效果变得更好。

2.3 开展读写结合,实现内外结合

在课内外阅读融合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对读写结合有效的推动[3]。在语文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只有做到两者之间互相融合,才能够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更好。所以,在课内外融合时,也可以实现拓展和延伸,让学生能够投入到写作当中,实现读写结合,带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例如,在讲解完《少年闰土》一课之后,教师就可以尝试着对整本书阅读有效的进行推动。比如,《少年闰土》这篇文章主要选自于鲁迅的《故乡》。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其他内容进行阅读。后续就可以对写作进行开展,比如可以让学生自选一个人物以第一人称来对情节进行描写或者写人物小传,帮助学生对人物更好地进行理解,有助于阅读效果的提高。

2.4 养成阅读习惯,实现内外结合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在课内外阅读融合的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有计划地开展阅读,让教育的效果变得更好。在这其中,可以将课内的文章类型作为延伸点,引导学生对同样类型的文章进行阅读,让学生对题材、类型和内容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当中收获更多。

例如,在讲解完《伯牙鼓琴》之后,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当前的词汇量、阅读能力等等,为学生引入一些简短的文言文的阅读,让学生可以对其中的一些通假字进行理解,并可以尝试着简单对文言文的内容进行阅读和翻译。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无形当中就能够让学生的词汇量累积和文学素养得到不断的提高,可以让学生定期阅读一篇短小的文言文,让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阅读计划,使得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内外的融合。

结论

总之,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开展中真正的做到源于课内、指导课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实现对学生全体阅读水平的良好提高,让学生的阅读更加有效。在这其中,主要可以通过实行群文阅读、善用思维导图、开展读写结合、养成阅读习惯,实现对学生课内外阅读联合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更加得法,带动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兰燕.关于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教学策略的分析[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2):173-175.

[2] 孔雪琴.基于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课内外阅读结合的有效策略研究[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社会形态 基础教育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1504-1506.

[3] 郝永康.全域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结合教学策略新探[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2,(10):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