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园里的二三事
钟静
广汉市第五幼儿园 618300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新要求,《纲要》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论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我深知,在学前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教育,具有启蒙奠基、终身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我们立足于幼儿发展的需求,以种植劳动为切入点,实施教育活动。在这充满生机的种植园地里,孩子们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感受劳动的辛苦与收获,体验劳动创造生活的美好。在这里,有鲜活的儿童与生命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看看吧!
当孩子们第一次来到种植场时,也会有些许“混乱”,有的孩子不知道该干什么,有的孩子则充满了好奇,东看看西瞧瞧。见到这现象,我们回到教室立刻讨论起来,制定我们的种植计划,孩子们的热情高涨。
于是一场热闹的种植劳动便开始啦!看,有的孩子播种、有的孩子除草、还有的浇水,忙得不亦乐乎!
持续几天后,孩子们发现问题:有的蔬菜被反复照顾,有的蔬菜则照顾得不够,出现泥土干裂等情况,这都符合小班幼儿扎堆、跟风等特征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结合图片、视频,带着孩子思考、讨论、改进,最后我们决定分场地、分小组、分任务,让每个孩子均衡地照顾到每箱蔬菜,同时孩子们还思考出制作标记牌的办法。有了自己的专属蔬菜后,孩子们时刻都心心念念地牵挂着这块地,每次从种植区路过,大家都会围过去细心观察。
一天,几个细心的孩子发现:菜叶上有很多小洞洞!我并没有急于介入孩子们的讨论,而是在旁边默默观察,孩子们随即发现原来是藏在叶子里面的小青虫在搞破坏。
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发现虫,大家很兴奋,手舞足蹈,纷纷讨论:该怎么办呢?这是种植活动中让孩子们很感兴趣的一个点,我把问题留给孩子,一起思考和讨论,想办法解决。
孩子们讨论着,有的孩子说可以用手捉,可是一些孩子表示害怕。这时,有孩子提出:“可以用夹子夹虫。”听到这个提议,孩子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夹虫,有的拿来盒子装虫,说想端回教室用投影仪观察。之后每天路过,孩子们的乐趣便是看看菜叶上还有没有虫。
周末回来后,孩子们发现虫卵、青虫更多了,把我们的菜咬了好多大洞洞,急需除虫。于是我们一起查资料、看视频,学习除青虫的方法。除青虫的方法有很多,为了绿色环保,我们选择了制作味道大的除虫水,如辣椒水、大蒜水、烟叶水等。同时通过家园合作的方式,将种植情况和除虫水制作原理发在微信群,请孩子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除虫水并带来幼儿园,一起尝试除虫。将浓度稀释好后,孩子用各种容器装好除虫水,开始灭虫。持续几天,我们观察发现虫确实越来越少了,便又将剩余的除虫水继续用起来,最终将青虫全部消灭啦!
慢慢地,孩子们养成了自主照料的习惯,在他们的精心照顾下,终于迎来了蔬菜的收获时刻,采摘后的蔬菜如何应用呢?该送往哪儿呢?于是我们开展了一场大讨论,决定利用微信群与爸爸妈妈互动,进行一场“蔬菜拍卖会”,邀请爸爸妈妈共同参与,一起品尝孩子们的劳动果实。最后孩子们通过讨论投票,拍卖的资金用来购买新的菜种,又可以开始我们新一轮的播种啦。
在劳动过程中,有不期而遇的惊喜,也有放慢脚步的美好。孩子们在劳动教育的滋养中慢慢生长、渐渐长大,而他们的成长也伴随着我的一路成长。作为教师,以有温度的观察、有宽度的放手、有深度的支持,持续给予孩子自由、自主、自信成长的时间与空间。
我相信,劳动带来的满满正能量
正如一颗颗小种子
必将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
让他们最终成长为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人
我们的劳动故事还在继续,期待种植园里新的成长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