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案例教学法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

付洁

四川省 成都市 西南民族大学 610041

一、案例教学法应用现状

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在高中政治课程中正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与认可。它以其独特的优势,如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提升学生参与度、培养批判性思维等,为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1、普及程度逐步提升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普及程度逐步提升。教师将案例教学法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特色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在高中政治课中得到了师生双方的广泛认可。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批判性思维 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而学生则表示通过案例分析,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政治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能够地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但教学质量却参差不齐。一些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则缺乏案例教学的经验和技巧,难以有效组织课堂讨论和引导学生思考,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思政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也需要加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关注其他文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注意高中思想政治课所使用的案例与其他文科学科的融合,将教材之间的素材相互借鉴,巧妙运用,1 提高其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加强案例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建立高质量、多样化的案例库,与时俱进调整相关教学内容,展现最新问题,体现新的时代特征,2 为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3、学生参与适应性存在差异

学生作为案例教学法的主体,个体差异较大,对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和参与度也存在差异。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从中受益匪浅;也存在学生可能因缺乏兴趣或能力不足而难以融入教学过程。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应选择不同难度、不同领域的案例,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案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适应性。为更好地适应案例教学法的发展需求,我国正在推动高中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建立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机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培养人才的意义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使教育更加贴近现实、更加高效。

1、 有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它摒弃了传统的、过时的教学观念,如单一的知识传授和应试导向,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使得教育更加符合时代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案例教学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案例教学法和传统讲授法不同,教师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老师成为课堂的引导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大胆发言,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讨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变化。同时,学生的独特见解和创意也能为教师提供新的教学思路和灵感,实现教学相长。

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应用案例教学法时,注重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思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案例的趣味性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案例。例如,可以选择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典型案例等,这些案例既有趣又具有教育意义,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思政知识。在应用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案例教学法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案例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以及互动式的提问等方式来营造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和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课堂氛围始终保持积极向上。

3、有利于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的,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的综合性、活动型学科课程。3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理论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积极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和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使理论知识回归现实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去,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能力的转化。案例教学法通过引入真实或模拟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讨论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分组合作,共同分析案例、收集资料、讨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协调不同意见,从而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案例教学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面对复杂的案例情境,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这一过程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决策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其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问题解决奠定了坚实基础。

案例本身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通过引导学生客观分析案例,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起情感共鸣,在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强化政治认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例如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通过展示我国与其他国家选举方式的不同、根本政治制度的不同,让学生自己总结有关知识并进行角色扮演,扩大学生知识面 , 了解外国选举制度和政治制度,增加本民族自豪感,认识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更加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加深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应用案例教学法,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力量。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策略

1、依据学生实际,课前充分准备

在课堂教学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量化,并且与课程目标和学生学习需求相一致。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适当的教学目标,以指导教学过程。其次选择具有生活性、时效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典型性的案例,案例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易于理解和分析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可以结合其他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等,以丰富教学过程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案例内容,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最后教师需要明确课堂设计和课堂讨论形式,同时也要提前阅读和分析案例材料,制定清晰的教学计划,5 以帮助学生理解案例和解决问题。

2、精准呈现案例,提出恰当问题

案例是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的中心环节,教师要抓住案例呈现的这个关键点。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案例呈现给学生,呈现方式应根据案例的特点和学生的喜好进行选择,确保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案例的内容和情节。比如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案例,或让学生阅读文本资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了解案例内容。

根据案例呈现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紧密结合案例和课程知识点,问题设置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原则,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维活力。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认为案例中的人物为什么会这样做?”等。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问题的表述要清晰明确,避免模棱两可或含糊不清的表述。

3、组织学生讨论,分享不同观点

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围绕案例和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案例内容和课程知识点。在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分组,教师应考虑学生的性格、兴趣、能力等因素,确保每个小组内部能够形成良好的讨论氛围、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能够充分交流和合作。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讨论能够顺利进行。

在小组讨论中,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观点、分享看法、主动发言,共同解决问题,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学生代表小组在全班范围内分享观点和看法,通过轮流发言、指定发言人、辦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通过汇报、演讲、辩论等方式,展示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在交流和分享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观点、倾听他人的意见理性表达自己的看法,让学生在倾听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深化理解。

4、及时总结反思,加强知识掌握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 “要坚持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高中思想政治是以“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育人课程,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是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能有效帮助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实现课程知识对学生价值引领的功能,这要求对所甄选的典型案例进行情感升华,以实现从 “教学”到“育人”、从“知识”到“素养”的飞跃。总结升华案例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对案例进行总结升华,促使学生透过案例事件思考其背后的本质原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加深对案例内容和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在总结归纳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观点和思考的归纳和提炼,突出案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指出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讨论内容进行总结评价,梳理知识体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成长过程。

总之,在高中政治课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讨论案例时,教师应注重案例的选择和导入方式、问题的设置、小组讨论的组织、分享交流的促进以及总结提升和反思评价等方面的工作,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政治理论知识并提升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终身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高中思想政政课引入案例教学法培养人才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随着教育理念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案例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会更加多样和灵活,为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和联合培养基地建设的意见 [M]. 教育部 .2015-5-11

[2] 教育部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M].2017 版 2020 年修订 . 北京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1

[3] 赵玲 . 合作探究分享——高中思政课案例教学法新探 [J]. 电脑校园 ,2019(9)1898-1899

[4] 屈芳 . 哈佛案例教学 : 历史回溯、特点探析与方法借鉴 [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 ,2024(8):669

[5] 李广宇 , 喻明珠 . 案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精神的路径研究——以《哲学与文化》为例 [J]. 教育导刊 ,2023(12):68-75

[6] 聂新潞 .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反思 [J]. 教育现代化 ,2017(40):279-281

作者简介:付洁,2000.10.16,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思政)。

1 聂新潞 .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反思 [J]. 教育现代化 ,2017(40):279-281

2 聂新潞 . 高中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法教学的反思 [J]. 教育现代化 ,2017(40):279-281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S].2017 版2020 年修订.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

4 赵玲 . 合作探究分享——高中思政课案例教学法新探[J]. 电脑校园,2019(9)1898-1899

5 屈芳 . 哈佛案例教学: 历史回溯、特点探析与方法借鉴[J]. 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24(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