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打叶复烤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变革研究

作者

简创荣 熊彬华

福建省龙岩金叶复烤有限责任公司

引言:

在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打叶复烤工艺的均质化与智能化水平已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瓶颈。作为连接烟叶种植与卷烟制造的中间环节,打叶复烤不仅承担着烟叶分离、干燥等物理加工任务,更需通过精准的工艺控制保留烟叶香气成分、降低有害物质含量,最终为卷烟产品提供风味稳定、安全性高的原料保障。

一、打叶复烤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作用

(一)保障卷烟品质稳定性的核心基础

打叶复烤是烟叶从初级原料向卷烟制造过渡的关键环节,其质量管理的精细度直接影响卷烟产品的感官一致性。若复烤环节水分控制偏差超过合理范围,会导致烟丝填充值波动,进而引发卷烟燃烧速度不均、焦油释放量不稳定等问题;若化学成分保留率波动过大,则可能破坏卷烟香气风格的协调性。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企业能够建立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全流程控制标准,确保每一批次复烤烟叶的物理特性与化学指标符合卷烟配方要求,为品牌品质的长期稳定性筑牢根基。

(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路径

打叶复烤过程涉及烟叶分离、干燥等多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的质量失控均可能导致原料损耗加剧。例如,润叶环节水分过高易造成烟叶造碎率上升,复烤环节温度失控则可能引发有效成分挥发。有效的质量管理通过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动态调整工艺条件,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无效加工环节。某企业实施质量管理优化后,出片率提升显著,单位原料加工成本降低,同时因减少返工处理,能源消耗与设备磨损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提升。

(三)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在烟草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质量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差异化竞争的核心要素。一方面,稳定的产品质量能够满足大型卷烟企业对原料均质化的严苛要求,帮助复烤企业巩固与头部客户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通过质量管理沉淀的工艺数据与技术经验可转化为企业独有的技术壁垒,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工艺优化模型、针对特殊烟叶的定制化加工方案等。

二、打叶复烤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实践策略

(一)构建全流程标准化作业体系,强化工艺执行刚性

打叶复烤涉及原料验收、润叶、打叶、复烤等多道工序,任何环节的操作偏差均可能累积为最终质量缺陷。企业通过梳理各工序关键控制点,制定从原料分选到成品包装的标准化作业手册,明确设备参数设置、操作动作规范及异常处理流程。例如,在润叶环节,手册规定蒸汽压力需根据烟叶等级分档调整,操作工必须按“先开蒸汽阀、后启输送带”的顺序操作,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烟叶碳化。为确保标准落地,企业将手册内容转化为可视化操作指南,在关键工位设置电子看板实时提示,并定期组织岗位技能比武,对操作规范度进行量化评分。通过标准化体系的建设,该企业成功将工序间质量波动降低,工艺执行一致性显著提升,有效解决了因人为操作差异导致的出片率不稳定问题。

(二)推行设备预防性维护机制,保障生产连续性设备故障是引发质量事故的重要诱因,尤其在复烤环节,传动

部件磨损或温控系统失灵可能导致烟叶烤焦或水分超标。某企业引入预防性维护理念,建立设备健康档案,记录每台设备的运行时长、维修历史及易损件更换周期。例如,针对打叶机齿辊这一核心部件,企业根据其材质特性与工作强度,制定每生产一定批次后进行无损检测的制度,提前发现裂纹等潜在隐患。同时,企业组建跨部门维护团队,整合机械、电气、自动化等专业人员,通过定期巡检与状态监测,将设备故障率降低。在复烤工序,团队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加热管表面温度分布,及时发现局部过热区域并更换老化元件,避免了因温度不均导致的烟叶品质下降。

(三)实施质量追溯与改进闭环管理,驱动持续优化传统质量管理往往停留在问题发生后的纠正阶段,难以从根源上杜绝重复性缺陷。某企业搭建质量追溯平台,将原料批次、生产参数、检测数据与成品质量关联,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全链条信息可查。例如,当某批次复烤烟叶出现水分超标问题时,系统可快速定位到润叶环节的蒸汽压力记录、打叶机的转速设置及复烤机的排潮风量数据,结合操作工的操作日志,精准识别导致问题的关键因素。基于追溯结果,企业组织跨部门根因分析会,从设备、工艺、人员三方面制定改进措施,如优化蒸汽压力控制算法、增加打叶机齿辊间隙自动校准功能、加强操作工对水分检测仪使用的培训等。

(四)构建跨部门协同质量文化,凝聚全员改进合力质量管理不仅是质检部门的职责,更需要生产、技术、设备等部门的深度协同。某企业通过文化塑造与机制创新,打破部门壁垒,形成“质量第一”的共识。例如,企业设立质量改进提案制度,鼓励员工提交工艺优化、设备改造、管理流程简化等方面的建议,对被采纳的提案给予物质奖励与荣誉表彰。某次提案中,一名打叶工序操作工提出通过调整齿辊转速与风分机风速的匹配关系,可减少烟叶造碎,经技术部门验证后,该建议使造碎率降低。此外,企业定期举办质量案例分享会,由一线员工讲述亲身经历的质量问题及解决过程,通过真实案例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在跨部门协作方面,企业建立质量联席会议制度,每月由生产副总主持,技术、设备、质检等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通报质量指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跨工序问题,如针对复烤环节与打叶环节的衔接问题,会议决定在两工序间增加缓冲仓与在线水分检测仪,实现生产节奏与质量标准的无缝对接。

结语:

打叶复烤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精益求精之旅。从全流程标准化作业体系的构建,到设备预防性维护机制的落地;从质量追溯与改进闭环管理的深化,到跨部门协同质量文化的培育,每一步探索都凝聚着企业对品质的执着追求。实践证明,唯有将质量意识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每一名员工的行为习惯,才能筑牢企业发展的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雅琴 , 高云发 , 戴继明 . 打叶复烤质量管理难点及对策研究[J]. 科技风 ,2018,(11):191.

[2] 栾菲菲. 关于打叶复烤企业生产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J]. 科技与创新 ,2015,(0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