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统计的重要性探析与实践
孙军宏
商州区普查办公室 726000
一、引言
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基础性工作,精准的统计数据既是政府制定政策、调控市场的重要参考,也是企业优化战略、规避风险的关键依据,更是公众了解国情民生、参与社会事务的重要窗口。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普及,统计数据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其价值从宏观经济调控延伸至微观民生服务,贯穿社会运行各环节。我国统计法治建设始于 1983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颁布,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以统计法为核心的基础法规框架,为统计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但当前数字经济兴起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数据采集方式革新带来新挑战,统计数据安全、信息共享等问题凸显,对依法统计提出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深入探讨依法统计的重要性、探索科学实践路径,成为推动统计事业适应时代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依法统计的重要性
2.1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支撑
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决策科学化、管理精准化,而这一切均以可靠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无论是区域发展规划的制定、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民生政策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治理,都需要通过统计数据精准把握发展现状、预判趋势变化。若统计数据失真,易导致政策偏离实际需求,造成资源浪费或发展失衡,阻碍治理效能提升。
依法统计通过明确统计工作的法律边界与操作规范,确保数据从采集、整理到分析、发布的全流程合法合规。一方面,它规范统计机构与人员的行为,避免人为干预数据,保障数据真实性;另一方面,它打破部门数据壁垒,推动统计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数据跨领域、跨层级高效利用,提升治理决策的信息化与智能化水平。只有以法治为保障,让统计数据成为治理决策的 “可靠基石”,才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更高水平迈进。
2.2 维护党和政府公信力的重要保障
统计数据是党和政府执政能力的 “直观体现”,其权威性与真实性直接关系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公众通过统计数据感知经济发展成效、民生改善程度,若数据存在造假、虚报等问题,不仅会误导政策制定,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还会削弱政府在社会中的公信力,影响社会稳定与发展。
依法统计通过建立严格的法律约束与监管机制,对统计造假行为形成强力震慑。它明确统计机构、人员及调查对象的法律责任,要求各方严格遵循统计规范,确保数据真实客观。同时,依法统计向社会传递政府求真务实的执政理念,让公众通过透明、规范的统计流程,认可数据的权威性,进而增强对政府决策的信任与支持,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信任环境。
2.3 推动统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
统计事业的发展离不开规范的制度保障,依法统计为统计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为准则与发展方向。统计工作涉及范围广、参与主体多,从数据采集的基层调查到数据应用的高层决策,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规范约束,否则易出现流程混乱、数据失真等问题,阻碍统计事业发展。
依法统计不仅保障统计机构和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外界不当干预,让统计工作者能够专注于业务开展,按照科学方法与规范流程获取数据;还明确统计调查对象的权利与义务,引导其主动配合统计工作,减少数据采集阻力。此外,依法统计为统计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制度空间,在法律框架内,支持统计技术革新、方法优化,推动统计事业适应时代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依法统计的实践路径
3.1 完善统计法律法规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现有统计法律法规需与时俱进,增强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一方面,加快统计法修订进程,结合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等新情况,明确新兴领域的统计标准与规范,填补制度空白,确保统计工作能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另一方面,加强统计法律法规与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领域法规的衔接,建立协同机制,实现数据共享与执法联动,避免因法规冲突导致统计工作受阻。同时,地方政府可根据本地实际,制定配套的地方性统计法规与规章,形成上下贯通、层次清晰的统计法治体系。
3.2 强化统计执法监督力度
严格的执法监督是依法统计落地见效的关键。统计部门需创新执法方式,综合运用 “双随机、一公开” 抽查、专项督查、动态监测等手段,扩大执法覆盖范围,全面排查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建立健全统计违法行为举报机制,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监督,形成 “政府监管 + 社会监督” 的双重监督格局。对发现的统计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从严查处,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及时公开违法案件处理结果,发挥警示作用,营造 “不敢造假、不能造假、不想造假” 的统计环境。
3.3 提升统计人员法治素养
统计人员是依法统计的直接执行者,其法治素养直接影响统计工作质量。需将统计法律法规纳入统计人员培训体系,定期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法规解读、政策宣讲等形式,提高统计人员对法律条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开展法治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执法、案例研讨等活动,提升统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统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其树立 “数据真实为生命线” 的理念,自觉遵守统计法规,坚守职业底线,确保统计数据从源头经得起检验。
3.4 深化统计普法宣传教育
广泛的普法宣传是营造依法统计社会氛围的重要手段。统计部门需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官方网站等新媒体渠道,制作通俗易懂的普法内容,如统计法规动画、图文解读、知识问答等,让统计法治知识更易被公众接受;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宣传,对领导干部重点宣传统计造假的法律后果,提高其依法领导统计工作的意识;对统计调查对象,普及配合统计工作的法定义务与权利,增强其主动配合的自觉性;对社会公众,宣传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与统计法规的基本内容,提升公众对统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统计法治的良好氛围。
四、结语
依法统计是统计工作的根基,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维护政府公信力、保障统计事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与新需求,需通过完善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提升人员素养、深化普法宣传等实践路径,推动依法统计落地生根,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统计工作规范有序。依法统计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社会公众协同发力。政府需加强统筹领导,为统计法治建设提供保障;统计机构需严格履行职责,推动统计法规有效实施;统计人员需提升专业能力与法治素养,坚守数据质量底线;社会公众需主动参与监督,营造良好统计环境。唯有各方协同,才能让依法统计成为推动统计事业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国家战略实施与民生改善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参考文献:
[1] 宋庆丽 . 关于依法统计依法治统的思考 [J]. 内蒙古统计 ,2024,(02):56- 57.DOI:10.19454/j.cnki.cn15- 1170/c.2024.02.018.
[2] 刘 瑞 军 . 浅 谈 依 法 统 计 的 重 要 性 [J]. 现 代 营 销 ( 下 旬刊 ),2018,(03):207.
[3] 江恒 . 依法统计的重要性探析与实践 [J]. 环球人文地 理 ,2020,(23):208-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