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分析
李杨
身份证号码:370305199011182114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质量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现场施工阶段是建筑工程质量形成的关键环节,涉及多个工序、多种资源和众多参与人员,质量管理难度较大。
一、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1 保障工程结构安全
建筑工程的核心功能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和使用空间,而结构安全是实现这一功能的基础。现场施工质量管理通过对施工工序、施工工艺、材料性能等方面的严格把控,确保工程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有效避免因施工质量问题导致的结构开裂、变形、坍塌等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1.2 提高工程使用性能
优质的现场施工质量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例如,在防水工程施工中,严格的质量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渗漏问题;在装饰装修工程中,规范的施工操作能够确保墙面、地面平整光滑,门窗安装牢固密封。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能提升用户的居住体验,也能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减少后期维修成本。
1.3 维护企业市场信誉
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工程质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注重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打造优质工程,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赢得业主的信任和认可,从而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管理不规范
现场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施工质量。一线作业人员多为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对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了解不深入,操作不规范,容易导致质量隐患。施工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现场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存在敷衍了事、走过场的现象,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人员流动性大,施工队伍不稳定,导致施工技术和质量管理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增加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2.2 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材料质量不合格是导致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材料采购环节缺乏严格的审核机制,部分供应商为追求利润,提供的材料不符合质量标准,而采购人员因责任心不足或利益驱动,未能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检验。材料进场验收不规范,未按照规定对材料的规格、型号、性能等进行抽样检测,导致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2.3 施工技术应用不当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现场施工中,技术应用不当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施工企业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掌握不够,在施工过程中未能按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导致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方案设计不合理,未能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使得施工过程中出现工序混乱、衔接不畅等问题,影响施工质量。
2.4 管理制度不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保障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有效实施的关键。质量管理责任不明确,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的职责划分模糊,出现质量问题时相互推诿,难以追究责任。质量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缺乏定期和不定期的质量检查,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到位,往往在工程竣工后才发现质量问题,造成返工浪费。质量奖惩制度不合理,对质量管理工作出色的人员激励不足,对违规操作、造成质量问题的人员惩罚不力,难以调动员工参
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
2.5 环境因素影响未受重视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如气候条件、地质状况、周边环境等。部分施工企业对环境因素的影响重视不够,未能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雨季施工时,未及时做好排水和防雨措施,导致混凝土强度降低、基础沉降等问题。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施工时,未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分析,采用不合理的施工方法,引发边坡坍塌、地基不均匀沉降等质量事故。
三、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对策
3.1 加强人员管理,提升综合素质
制定严格的施工人员管理考核办法,对一线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场作业,使其具备基本的施工操作常识;经常性组织技能培训、培训学习等知识更新工作,提升人员专业技能。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职业责任心,加大对施工管理人员的考核管理力度,把质量管理效果作为考核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突出的管理人员予以奖励,对于质量管理工作失误的人员加大问责力度。
3.2 强化材料管理,严格质量把控
建立材料采购管理制度,选定资质完备、信誉良好的供方,订立严格的采购合同,明确采购材料质量及验收标准。采购前对供方的生产实力、产品质量进行调查评估。严格材料进场验收流程,进场材料规格、型号、数量、质量证明文件等都要进行逐一仔细查验,严格按照规程抽样送检,合格后使用。
3.3 规范施工技术,推广创新应用
加强施工技术培训和指导,开展施工人员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学习,聘请专家现场指导施工,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准确。施工前进行施工方案编制和施工技术交底,对工程各工序施工工艺和技术质量要求进行明确。施工方案设计优化。结合工程施工实际和地层地勘条件进行方案比选,选择合理可行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程序等。
3.4 完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机制
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的权力和责任,形成人人有责、层层把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岗位、每一人身上。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对每一个工序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完善质量奖罚制度,设立质量管理专项基金,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作出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重奖,对违反质量管理规定,造成质量事故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追究经济和法律责任。
3.5 重视环境因素,采取应对措施
做好施工前的勘察分析工作。在施工前的准备阶段,应重点勘查施工环境的具体气象情况和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规划相应的施工方案。结合施工所在地的季节及气候特点,明确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施工工序,比如,雨季施工时,提前做好排水设施、防雨措施;合理调整混凝土配合比,采用覆盖养护等措施。结论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和效益。当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存在人员管理不规范、材料质量把控不严、施工技术应用不当、管理制度不完善、环境因素影响未受重视等问题。通过加强人员管理、强化材料把控、规范施工技术、完善管理制度、重视环境影响等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付洁.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对策分析[J].中华建设,2025,(08):75-77.
[2] 胡桂 兰. 建筑 工程 施工 质量 影响 因素 及管 理对 策分 析 [J]. 房地 产世界,2024,(1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