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过程中智慧水务系统的应用分析
赵普程
皖江工学院 安徽 马鞍山 243031
摘要:目前大多数地区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调控方式较为粗放,控制精度低,时效性弱,运行成本居高不下。开发可有效实现水处理设施稳定、低碳、高效运行的全流程智能控制策略很有必要,而智能控制技术又要以大量水处理设施和传感器的实际运行数据为依托。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生产和人们日常生活需要,智慧水务系统是水务事业在新时期以物联网感知为基础、以应用场景为媒介、以大数据分析为抓手,统筹整合供水全链条数据,预测供水需求,进行科学调度,减少爆管和漏损,实现更安全更优质的供水。基于此,以下对浅析智慧水务系统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水务系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应用
1智慧水务系统的发展现状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以及社会、人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下,构建智慧水务系统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水务服务能力势在必行。然而,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部分城市的水务系统构建还面临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限制性因素,严重阻碍了智慧水务系统功能的有效发挥。首先,水务数据孤岛问题凸显。现阶段,城市智慧水务系统在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业务系统重复建设,烟囱系统和僵尸系统普遍存在,导致水务数据获取不及时、数据统筹不完善,数据价值难以体现。其次,水务数据的准确性、可用性问题突出。不少水司尚未建立管网GIS系统或管网GIS数据准确率和覆盖率不高,给管网分区、管网检漏及供水调度带来困扰。最后,设备维护、管理难度大。不少水司尚未建设企业资产管理系统,也缺乏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健康度评价,造成设备分散管理、被动维护、使用成本高。
2农村饮水水源及水质情况概述
农村中水库的储水量一般会受到天气影响以及农业用水影响,水位变化较大,水质相对较好。人为因素也是影响地表水水质的关键,农村居民日常生活废水的排放会对水源产生严重污染,致使水结构受到送破坏,受污染的水源没有经过处理被居民饮用后,会严重危害居民身体健康。农村居民对地下水水源的选用也会对农村居民生活产生不小的影响,地下深层虽然含有储量丰富的水资源,地下水源可分为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源水量丰富且水质无色透明,但深层地下水中含有重金属物质含量相对较多,这些水源在未经处理的情况下或处理检测不达标的情况下,农村居民就加以饮用,时间一久就会对居民身体产生不良的影响。浅层地下水相比于深层地下水会更加安全,但是相对浅层地下水储量相对较少,大量的获取会造成水位下降,严重的会造成水资源枯竭、地表下沉等情况,使得农村居民用水受到影响。
3智慧水务系统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智慧水务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
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技术支撑,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农村饮水安全整体框架,全面覆盖农村供水各业务环节,通过对辖区内的监测站点及供水设施进行统一数据采集和监测,实现辖区厂站的统筹监管和无人值守,利用大数据实现关键数据的智能分析和科学预测,及时发现隐患问题,为日常的指挥调度提供决策支撑。满足从基层、中层到高层各岗位管理人员的工作需求,有效提升农村供水管理效率与服务水平,实现智慧农村供水。智慧水务系统架构由设备端、边缘层、IT设施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等组成。设备端包括监测设备和传输设备,是智慧水务系统的基础。边缘层由物联网平台组成,支持一键扫码、远程控制、边缘计算、设备联动等智能应用,保证数据采集传输的兼容性和稳定性。IT设施层主要为系统建设提供基础硬件支撑。平台层是整个系统的软件功能基础支撑,提供应用服务的共性功能组件服务,主要包括运维平台、数据中台、业务中台、AI中台,并辅以模型分析,实现整个供水流程的数据监测、数据分析、业务流程优化与智慧决策,为系统的业务应用提供支撑。
3.2提升供水保障技术
1)水质日检由人工检测转为在线监测。按照农村供水工作整体提质升级要求,处理厂内水质检测也要逐步配套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做到实时掌握指标数据,动态调整消毒药剂投加,确保全程水质最优。2)用水计量由人工统计转为电子远程抄读。当前农村供水工程普遍采用人工统计用水量,由于抄表不及时、计数不准确、数据不公开等原因,多数群众对本户用水量不认可。下阶段要根据反馈效果筛选出性能稳定、价格合理、安装方便的电子远传水表,由零星村庄试点逐步推广应用,将一线管护人员从繁杂的抄表工作中解放出来,进一步管护工作效率,促进管护水平提档升级。3)供水管理由实地督查转为信息化云控制。提升科技手段在农村饮水安全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程度,在实行水质在线监测、配套智能远传水表、建设智慧水厂的基础上,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农村供水综合管理中,以县或市为单位打造区域性农村供水管理操作平台,将全部规模化供水工程及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单村供水工程全部接入操作平台,实时掌握供水情况,随时进行在线管理,实现“互联网+人饮”供水管理服务有效覆盖。
3.3强化农村饮水安防管理能力
借助农村饮水安全的现代化安防管理设施,采用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红外电子围栏等方式,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安防管理水平,实现水厂的长期安全运行,保障泵站监管安全。系统也支持对采集到的实时水质、流量、压力、水位等监测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分析,智能预警报警,及时发现供水环节中的安全隐患。系统可大大节省人力物力,丰富行业监管手段,辅助保障农村供水安全。
参考文献
[1]湛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机制[J].云南水力发电,2022,38(11):318-321.
[2]侯振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2(08):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