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孙翔
身份证号码:370321199012072419
引言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资源短缺现象加剧,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主要领域之一,转型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绿色建筑以其环保、节能、高效等特点,逐渐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则是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关键支撑。
一、建筑工程中常用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
1.1 节能型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施工工艺技术中,节能性施工技术是最重要的类型之一,以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尽量降低能源使用消耗量作为其最终的宗旨。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保温隔热性较强的新型材料,例如加气混凝土砌块、真空绝热板等,保证能够在后期的使用阶段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在建筑材料的加工及运输使用过程中,使用节能型新设备降低能源消耗量,例如使用电动起重机替代传统起重机设备,使用节能型电焊机来代替一般大型焊接设备。在施工现场使用太阳能发电将所得的电能输送给施工现场的临时设备,如灯塔等,采用地源热泵技术控制施工现场临时办公及居住处的室温,实现能源清洁化。
1.2 节水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
节水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旨在提高施工用水效率,减少对新鲜水资源的依赖。施工前,需对施工现场的水资源状况进行勘察,制定科学的用水计划,根据不同施工环节的用水需求,合理分配水资源。在混凝土搅拌、养护等用水量大的环节,采用节水型设备和工艺,如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混凝土养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是该技术的关键。通过收集施工现场的雨水、施工废水等,经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后,用于场地洒水降尘、设备清洗、混凝土养护等非饮用水环节。
1.3 节材与材料循环利用技术
节材及材料资源再利用是建筑施工阶段减少原材料的损耗及在建筑垃圾的利用的技术。建筑材料采购时依据工程图纸、项目施工进度计划计算需用的各种材料,控制材料的采购量,避免材料的超量采购,节约材料资源;提倡使用轻型、高效、可循环的新型建筑材料,例如铝合金模板、轻钢龙骨等材料。施工中,严格材料管理,有序堆放材料,降低材料损耗及变质。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垃圾,例如废钢筋、废混凝土、废木材等进行分层分类处理。
1.4 环境保护施工技术
环境保护施工技术主要就是控制施工过程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护自然环境。扬尘控制方面,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对裸露场地进行覆盖或者绿化;运输车辆出厂前冲洗,不带泥上路;在施工区域内设置喷雾降尘设备,定时喷雾降尘,减少扬尘排放;噪声控制源头控制与传播途径相结合。选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对高噪声设备采用减振、隔声等措施;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不进行夜间、午间施工;在施工现场设置隔声屏障,降低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设置沉淀池、化粪池等处理设施,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处理系统,防止对水体造成污染。
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要点
2.1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首先,要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重点关注绿色施工技术的设计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组织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技术交底,明确各绿色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和施工要点。在施工方案编制中,要将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纳入其中,制定详细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措施。
2.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是绿色建筑施工技术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对每一道工序进行质量检查。在节能型施工技术应用中,检查保温材料的铺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接缝是否严密;在节水技术应用中,检查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水质是否达标。加强对隐蔽工程的质量验收,如地下管道的节水改造、墙体保温层的施工等,需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2.3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是检验绿色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重要环节。对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标准,对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例如,检查节能型施工技术的节能效果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节水与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水资源利用率是否符合规定;环境保护施工技术是否有效控制了施工污染。对涉及绿色建筑性能的关键部位和系统进行检测,如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节能性能检测等,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三、绿色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3.1 组织管理
建立健全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组织机构是组织管理的核心。成立专门的绿色施工管理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分工,确保绿色施工技术的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和流程,包括材料管理、设备管理、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规范施工行为。加强各参与方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召开绿色施工管理会议,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报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和管理效果。建立考核机制,对绿色施工管理工作进行定期考核,激励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积极参与绿色施工。
3.2 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旨在保障绿色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和不断创新。建立绿色施工技术档案,收集整理绿色施工技术的相关资料,包括技术标准、施工工艺、检测报告等,为技术应用提供参考。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和工艺,组织技术攻关,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对施工人员进行持续的技术培训,提高其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培训内容包括新技术、新工艺的操作方法、质量控制要点等。
3.3 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的目标是在保证绿色建筑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施工成本。在施工前,编制绿色施工成本预算,根据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估算各项费用,包括材料费用、设备费用、人工费用等。在材料采购过程中,通过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等方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优化施工方案,提高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加强成本核算,定期对绿色施工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对比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确保绿色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
结语
绿色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应用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建筑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采用节能、节水、节材、环境保护等绿色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化、低碳化转型。在绿色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要点,能够确保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保障绿色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洁.建筑工程中的绿色建筑施工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5,(14):50-52.
[2]梁晋源.绿色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J].上海建材,2025,(03):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