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程工艺改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刘聿超
身份证号码:341103199403314210
引言
化工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产品质量是化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随着市场对化工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工艺改进成为化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化工工程工艺改进不仅能优化生产流程,还能直接作用于产品质量。因此,深入研究化工工程工艺改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企业提供从工艺参数优化到管理模式革新的系统化路径。
一、化工工程工艺改进相关概述
1.1 工艺改进的内涵与意义
化工工程工艺改进的核心内涵,是基于现有生产体系,通过技术优化、流程重组、设备升级等方式,消除生产环节中的低效与缺陷,实现工艺系统的提质升级。它并非对原有工艺的彻底颠覆,而是在保留成熟框架的基础上,针对关键环节进行靶向优化。这种改进对化工企业具有多重意义:在生产层面,能减少反应副产物、缩短生产周期,提升单位时间内的有效产出。在成本层面,通过降低原料消耗、减少能源浪费,直接压缩生产成本;在质量层面,可通过稳定反应条件、优化提纯环节,从源头减少质量波动。在市场层面,优质产品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拓展市场份额奠定基础。工艺改进还能推动生产过程更贴合环保要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协同。
1.2 工艺改进的主要方向
化工工程工艺改进的方向需结合生产实际与技术可行性确定。反应条件优化是基础方向,通过精准调控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参数,减少副反应发生,提高目标产物的生成效率。分离提纯工艺改进是提升产品纯度的关键,通过引入新型分离技术或优化现有分离流程,降低杂质残留。生产设备更新也是重要路径,采用智能化、高精度设备替代老旧设备,可提升参数控制精度与运行稳定性。新型催化剂的应用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反应速率与选择性,减少原料浪费。此外流程整合与简化能减少工序衔接中的物料损耗,通过合并关联工序、优化物料输送路径,提升整体生产效率。
二、化工工程工艺改进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2.1 对产品纯度的影响
从工艺角度对分离纯化过程或反应过程的优化也直接影响到产品的纯度。其中对于工艺分离的过程,采用新型膜分离或者超临界萃取工艺过程,能够精确地去除原料中一些微量的、对于传统蒸馏分离比较困难的杂质———原料中的同分异构体杂质,经工艺过程优化后可通过这个工艺优化去除;而对于反应过程,可以通过选择较好的反应催化剂或者不同的反应投料配比,降低副反应副产品杂质的产生,从源头上降低纯化工作。进一步流程优化整合,减少物料在输送过程中的停留时间,减轻因二次污染带来的产品纯化程度的降低,如将反应单元与产品纯化设备采用管道密封连接,减少物料经管道与空中的接触发生的氧化杂质,将最后产品的纯度提高。
2.2 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控制产品的物理化学参数的变化是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工艺上的改进就是从过程管理中确保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对稳定。对反应设备的反应参数进行精确控制,并结合信息化控制系统来取代人工控制,以保证反应温度的差异在一个小的范围内,防止因温度变化造成的产品物理化学结构不同。改进产品的进料工序是控制物理化学变化产生的首要条件,通过对进料的均质控制,减少进料中组分的差别,使得最终反应中的物理化学参数尽量接近,保证后续的反应。产品的存储工艺也是影响产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产品的后处理工艺的改进控制产品的水分含量,减少由于水分含量的变化造成的结块、降解等变化,避免杂质的导入,设备的改造可对机械杂质的导入有所改善,
避免杂质引发的聚合反应导致产品分解。
2.3 对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通过工艺优化从源头和产品自身对安全性进行管控。生产环节可优化生产设施(设备)的密闭性与自控化程度,减少有毒中间体与操作者接触,并降低人为操作失当造成的泄漏风险;从产品自身来说,工艺优化可减少产品的有害物的残留量,如可通过对反应终点的控制,减少原料的反应不完全而带来大量残存于产品的未反应原料—某些旧工艺下难以去除的重金属催化剂,可采用降解性催化剂或洗脱工艺的改进得以去除。
三、提升化工工程工艺改进对产品质量积极影响的优化策略
3.1 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
研发重点应放在与品质相关的关键控制点上,实施基于问题的分析。根据提升纯度的要求,合作研发更有针对性的分离工艺,比如开发和使用特定杂质吸附剂等,优化纯化纯度。此外设计工艺技改的中试平台,对工艺技术进行小规模放大的实际应用,在实验室小试可行的产品必须经中试放大论证后才可直接在生产线上应用。在推广工艺技术上遵循由点及线的方法,先在小规模产品上进行小量试行,从对比试验得出该项新技术和老技术改造的效果,如对比纯化前后的产品纯度、稳定性等数据,确定改造成功后可在实际大生产中予以运用。
3.2 合理控制改进成本
成本控制需构建全周期核算体系,避免仅关注初期投入。在技术选型阶段,优先选择小投入、大提升的改进方案,如通过优化反应参数而非更换全套设备实现质量提升。对于需较大投入的核心技术,可采用分步实施策略,先改造关键环节,再根据收益逐步推进全面升级。资源整合能有效降低成本,例如与同类企业联合采购新型设备、共享研发成果,分摊技术引进费用。3.3 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
培训需分层设计内容:对技术人员侧重新工艺原理与研发方法培训,使其能根据质量需求优化工艺参数。对操作人员开展实操培训,通过模拟操作、现场演示等方式,确保其掌握新设备的精准控制方法,如智能化温控系统的参数设定技巧。管理层面需建立质量与改进联动的考核机制,将产品纯度达标率、稳定性波动范围等指标纳入绩效评估,激励员工主动关注工艺改进效果。同时设立工艺改进专员,负责跟踪改进措施的落地情况,及时解决操作中的偏差问题,如发现分离工序参数异常时,立即协调技术人员与操作人员共同调整,避免质量问题扩大。此外定期组织质量分析会,让一线人员反馈改进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形成改进 — 反馈、优化的闭环管理。
结语
化工工程工艺改进对产品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能从纯度、稳定性及安全性等多方面优化产品。通过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合理控制改进成本、强化人员培训与管理等策略,可充分发挥工艺改进的积极影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艺改进将更精准高效。持续推进工艺改进并优化相关策略,对化工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谷 俊 . 化 工 工 程 质 量 控 制 的 主 要 保 证 措 施 实 践 [J]. 当 代 化 工 研究,2023,(02):191-193.
[2] 卞 学 吉 . 化 工 工 程 中 设 备 及 管 道 布 置 技 术 研 究 [J]. 石 化 技术,2024,31(04):147-148+71.
[3]王俊宇.化工工程设计中影响安全问题的因素及解决对策[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4,44(24):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