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班主任班级管理必要性和具体方法

作者

董树章

肇庆市广宁县联和中学

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以及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主任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和方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塑造三观的平台和氛围。初中生的三观尚处在一个模糊的阶段,对于自身发展、社会环境和价值判断都仅仅是一个概括的了解或者认知,而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三观让人终生受益,此时班主任的引导和矫正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三观构建同步的是初中生青春期的到来,这个阶段的学生内在和外在都面临巨大的变化,特别是思想上的波动。作为班主任应当及时注意到学生的青春期特征和敏感的思想变化,帮助学生一起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形成健全的思想和强健的体魄。

其次,初中班主任要与时俱进,将互联网时代的利弊与学生成长相协调。如今全民进入互联网时代,谁也无法阻隔网络带来的冲击与影响,初中生往往还无法正确处理互联网所带来的问题。一方面,互联网带来的是学生丰富的知识面和开阔的视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也比以往更高,这让学生在学习时不再是但方面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将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灵活、生动;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不再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敩学相长、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关系。另一方面,初中生每天接受的网络信息过多、内容过于复杂,学生很难去分辨真伪与优劣,如此一来学生极易受到不良思想或行为的误导和诱惑,这对其个人成长和班级管理都是巨大的隐患。因此,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就要与时俱进,建站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去思考管理班级的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管理素质。

二、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重学习轻思想

初中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是中考的考验,家长和学校都极其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往往就忽略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思想波动,让这种无形的隐患一直存在并且逐步扩大。我国初中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这是青春期阶段的正常现象,问题在于周围人的不断忽视会导致心理问题演变成外在的叛逆或者厌学等不良行为。初中班主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重视学生的思想问题,及时干预和引导,防患于未然,避免思想问题的恶化。

(二)重经验轻理论

初中班主任都有丰富的班级管理经验,历届学生都给其带来了宝贵的经验财富,但是这也导致部分初中班主任会过于依赖或信任自己的管理经验,就会产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如前所述,新时期、新特点,班主任在当今的班级管理中不能过度凭借自身经验、故步自封,应当让自己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状态中,不断学习班级管理的理论知识,不断学习他人优秀的管理方法,这样才能应对当下社会对初中班主任提出的新要求。

三、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具体方式

(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素质,发挥班主任的榜样引导作用

初中班主任想要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培养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就要从自身做起,首先要提高的就是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包括优化教学水平、形成良好的自身涵养、提高思想认知水平、开阔视野等方面。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将自身的优秀品质潜移默化地传导给学生,因此,班主任自身就是一个良好的榜样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行为习惯,这样就能顺其自然地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优化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水平的基础。首先,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师生关系不是管理与被管理的焦灼关系,应当是平等、互助的良师益友。在传统观念中,班主任应当树立自己的威严,这样才能"管住"学生,让学生"听话",这种师生关系之下,班主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苟言笑,严肃且威严,学生也都怀着畏惧的心理和排斥的情绪,这样"管理式"或"对抗式"的班级管理难以长久。新型师生关系应当是和谐且平等的,班主任放平心态去引导学生,尊重初中生的不同思想,激发自身学习动力和主观能动性。

(三)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一视同仁"的管理方式很难关注到初中生的个体差异,班主任应当注意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包括学习兴趣、特长、性格、家庭环境等方面,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开朗的学生就可以正常地指出问题,告知改正方式;内向的、敏感的学生就要采用委婉的方式去开导,注意沟通的技巧性。

总体来说,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只要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真正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就无愧于我们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参考文献:

[1]曹佳莹.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2024(4):0065-0068.

[2]王奎华.新时代环境下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的策略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1):0120-0123.

[3]程双.激励理论在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运用探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4(5):00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