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创新模式及员工认同感提升策略

作者

史宇辰

北京市房山区烟草专卖局 北京市房山区 102401

一、引言

新时代赋予国企新使命,也带来思政工作新挑战。员工思想日益多元,信息获取方式深刻变革,而部分企业仍依赖单一、刻板的宣教模式,内容与员工关切脱节,线上阵地薄弱,导致工作效果不佳。员工对企业战略理解不深,归属感不强,甚至产生疏离感,影响了组织凝聚力。如何突破瓶颈,创新思政工作模式,有效提升员工认同,已成为国企改革发展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困境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正处在一个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之下。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对国企提出了更高的使命要求,也使得内部思想统一和价值引领的任务更加紧迫。国企改革持续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等调整,不断重塑员工的职业预期和心理状态。新生代员工成为主力,思想更独立、个性更鲜明,对工作意义、成长空间和组织氛围期待更高。传统的“会议传达”“文件学习”等思政方式显得力不从心。内容偏重理论灌输,与员工关心的职业发展、薪酬待遇等问题结合不紧,易显空洞。形式缺乏互动,单向输出难引发共鸣。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普及,员工信息获取转向线上,而一些企业的思政阵地仍停留线下,对网络舆论引导不足,主流声音传播力减弱。模式滞后导致工作难以精准触达不同群体,一线工人、技术骨干、青年员工等面临的问题各异,但方式常“一锅煮”,缺乏针对性。久而久之,员工参与度下降,甚至产生疏离感。部分员工对企业战略理解模糊,对改革心存疑虑,对组织缺乏归属和信赖,主动作为意愿减弱。思政工作若不能有效回应时代之变和人心之需,就可能成为组织与员工间的无形隔阂,员工认同感提升面临瓶颈。

三、构建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创新模式

面对新形势,国企思政工作必须主动求变,探索符合时代特征和企业实际的创新路径。核心在于将党的理论方针与企业发展实践深度融合,让价值引领变得可感可触。企业可以深入挖掘自身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中的生动实践,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转化为鲜活的教育素材,让员工在了解企业担当的过程中,增强自豪感和使命感。先进典型的选树也不再局限于传统劳模,更多聚焦于身边的技术能手、创新达人、服务标兵,用他们可学可做的事迹激发共鸣。工作方法上,必须打破“大水漫灌”的惯性,转向“精准滴灌”。通过定期开展思想动态调研,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岗位员工的真实想法和实际需求,据此设计差异化的活动内容。例如,为青年员工组织职业规划沙龙和创新工作坊,为技术团队强化工匠精神与行业前沿分享,让思政内容真正走进人心。技术手段的运用是创新的关键突破口。企业应积极建设功能集成的“智慧党建”或“员工家园”线上平台,把学习资料、交流互动、意见反馈、福利查询等功能整合起来,让员工能随时随地参与。利用短视频、直播、H5 等新媒体形式,制作短小精悍、富有网感的内容,提升传播效果。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分析员工关注热点和潜在风险点,实现信息的精准推送和思想动态的智能预警。同时,不能忽视文化软环境的营造。将思政要求融入企业文化理念、行为规范和视觉标识中,通过举办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兴趣社团,促进员工交流融合。关注员工心理健康,建立常态化的关爱帮扶机制,在员工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让组织的温度可感可知。最后,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整体考核,确保创新模式能够落地生根,形成长效。

四、提升国企员工认同感的系统化策略

员工认同感的提升,是一项需要系统谋划、多措并举的长期工程,它既是思政工作的目标,也是检验其成效的标尺。认同的建立,首先源于清晰的认知。企业需要把复杂的战略蓝图转化为员工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通过图文解读、专题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讲清楚企业“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怎么走”,让员工理解自身工作在全局中的位置和价值。经营信息在合规范围内适度透明,重大决策过程适当公开,能有效减少猜疑,增进信任。更重要的是,要让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通过科学的薪酬激励、畅通的晋升通道和丰富的培训资源,使个人成长与企业进步同频共振。情感的归属则建立在组织的温度之上。一个尊重个体、关怀备至的环境,能让员工产生“家”的感觉。这要求管理者转变作风,倾听一线声音,及时回应合理诉求。工会、职代会等渠道要真正发挥作用,保障员工权益。在员工生日、家庭困难、重大变故时,组织的关心慰问能极大增强归属感。组织多样化的团队建设、文体比赛、家庭日活动,创造非正式交流的机会,有助于打破部门壁垒,增进同事情谊。最终,认同会转化为积极的行为承诺。企业要为员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设立创新攻关项目、技能比武平台,鼓励员工在岗位上精益求精、勇于突破。对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挺身而出的员工给予大力表彰,弘扬奋斗者文化。建立便捷有效的建言献策机制,认真对待每一条建议并给予反馈,让员工感受到“主人翁”的地位。当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努力能推动企业前行,个人价值能在组织中实现,那种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就会油然而生。认知的清晰、情感的归属与行为的承诺相互促进,共同构筑起坚实牢固的员工认同感,为国企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五、结论

国企思政工作必须摆脱旧有模式,构建融合价值引领、精准实施、技术应用与文化营造的创新体系。将党的要求、企业使命与员工价值紧密结合,用真实故事传递信念,以精准方式触及心灵,借技术平台加强连接,靠温暖文化凝聚人心。提升认同感需系统施策,通过透明沟通、共享成果增进认知;通过人文关怀、尊重信任强化归属;通过搭建平台、认可贡献激发担当。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凝聚人心,为国企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琦 . 国有企业如何做好新生代员工思想政治工作 [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4, (22): 88-90.

[2] 巴雪 .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激励机制的融合实践 [J]. 东方企业文化 , 2024, (S1): 7-9.

[3] 徐祥涛 . 新时代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企业文化 , 2024, (04): 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