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作者

王昊林

身份证号码:370303199509302811

引言

在建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施工成本控制对于建筑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合理控制施工成本,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还能保障项目在预算范围内顺利推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1.1 施工成本控制现状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从行业整体来看,多数建筑企业已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逐步将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一些大型建筑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建立了相对规范的成本控制流程,在项目前期会进行成本预算编制,施工过程中也会对成本支出进行跟踪记录。从技术应用角度而言,信息化工具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一些企业开始使用专业的成本管理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但整体应用范围和深度有限,多数企业仍以传统的手工记账和 Excel 表格核算为主,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误差。

1.2 施工成本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施工成本控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是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责任划分不清晰。许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成本控制部门,成本控制职责分散在各个部门,导致出现问题时各部门相互推诿,难以有效落实成本控制责任。事前预测与规划不足,事中控制不到位。在项目施工前,部分企业没有进行详细的成本预测和预算编制,对可能影响成本的因素考虑不全面,导致成本计划缺乏科学性和可行性。施工过程中,对成本支出的监控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调整措施,往往等到成本超支严重时才进行处理,错失了最佳的控制时机。

二、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构成与影响因素

2.1 施工成本的构成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由多个部分构成,主要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其他成本。直接成本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直接用于工程实体建设的费用,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机械使用费用。间接成本是指为组织和管理施工生产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不直接计入工程实体成本,包括管理费用、规费和税金等。管理费用是企业为组织和管理施工项目所发生的办公费、差旅费、管理人员工资等,规费是按国家规定缴纳的工程排污费、社会保险费等,税金是按税法规定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不可预见费用是为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而预留的费用,如自然灾害、设计变更等导致的额外支出。

2.2 施工成本的影响因素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因素众多,可分为人工因素、材料因素、机械因素、管理因素和外部因素。人工因素方面,人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人工成本,效率低下会导致人工工时增加,从而提高成本。人工单价的波动也会对成本产生影响,随着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人工单价可能会上升或下降。材料因素是影响施工成本的重要因素,材料价格受市场供求、运输距离、原材料价格等多种因素影响,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导致材料成本的变化。采购渠道不同,材料的价格和质量也会有所差异,合理选择采购渠道可降低采购成本,材料损耗率的高低也会影响成本,损耗率过高会增加材料的消耗量,从而提高成本。机械因素方面,机械利用率不足会导致机械闲置,增加机械使用成本,机械的维修保养费用也会影响成本,降低维修费用,反之则可能因机械故障导致停工,增加成本。

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具体策略

3.1 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是有效控制施工成本的基础。在完善成本控制组织架构方面,应明确各部门与岗位的成本控制职责,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可以建立成本控制领导小组,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组长,统筹协调成本控制工作。同时设立执行团队,负责具体的成本控制实施工作。构建成本控制制度是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制定成本预算编制与审批制度,明确预算编制的方法、程序和审批权限,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建立成本核算与分析制度,定期对成本支出进行核算,分析成本偏差的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2 分阶段施工成本控制措施

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能够保证成本控制贯穿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准备阶段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正确编制施工预算和成本预算,根据项目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施工方案等内容,对各项成本费用进行计算,制定施工成本控制目标。施工阶段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属于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劳务成本,正确安排劳务,合理设置工种,根据施工进度和工程量安排人力资源,杜绝人力资源浪费,提高劳动效率。

3.3 引入先进技术与方法提升成本控制效率

在运用新方法和新技术方面,通过运用成本管理信息化管理技术,运用软件统计和分析成本数据,实现成本数据实时共享和更新,增强成本核算的精确性和快捷性;运用BIM 技术建立施工模型,对施工进行模拟,进一步优化施工方案,避免设计变更和施工返工,达到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运用物联网技术对建筑材料和工程机具的消耗和使用实施监管,对材料消耗和机具运行实施信息管理,从而便于实施成本管理;通过运用精细化成本管理方式,落实目标成本控制法,将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各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明确岗位人员责任与考核标准等,保障成本管控目标的顺利完成;应用作业成本法,按照各作业环节划分成本核算对象,划分不同作业环节成本,以更详细的依据为成本控制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3.4 协调成本与质量、进度的关系

统筹处理成本、质量、进度之间的关系是实现项目整体目标的基本要求。工程质量控制成本,必须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施工严格按照工程质量标准控制施工,减少因工程质量不合格而出现的成本返工问题。质量控制,严格质量管理。落实质量检验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质量事故隐患,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积极统筹管控工程的进度,在制定施工计划的时候,对施工计划进行科学合理编制,避免因工期导致费用的增加;在对施工计划和成本进行管控过程中加强进度的管理,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在施工作业中根据实际情况和阶段需求,对施工方案进行调整,在施工作业和管控中,避免出现为了完成进度,降低施工的质量和增加成本问题。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三者之间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对工程项目实现调整,做到工程项目在成本、质量和进度方面均达到了预期目标。

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当前,施工成本控制虽存在诸多问题,但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分阶段实施控制措施、引入先进技术与方法以及协调好成本与质量、进度的关系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成本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单 衍 顺 .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成 本 控 制 策 略 研 究 [J]. 中 国 建 筑 金 属 结构,2025,24(14):148-150.

[2] 栾 健 , 王 晓 晖 . 建 筑 工 程 施 工 成 本 控 制 策 略 分 析 [J]. 建 材 发 展 导向,2025,23(08):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