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安全管理
王勉
身份证号码:120102198512103217
引言
机电设备安装项目涉及高空作业、带电操作等多种高危环节,安全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设备复杂度提升和安装工艺革新,安全风险愈发多样,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会延误工期,影响项目整体效益。
一、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安全管理相关理论
1.1 安全管理的概念与目标
安全管理是指在机电设备安装全过程中,通过系统性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构建预防安全事故的管理体系。其核心在于运用科学方法识别潜在风险,制定防控措施,规范作业行为,最终实现对人、机、环境的全方位管控。安全管理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目标是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杜绝人身伤亡事故。减少设备与财产损失,避免因安全事故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工程返工,最终目标是确保安装项目按计划推进,为后续设备调试与投产奠定安全基础。
1.2 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安全特性
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的安全风险呈现显著复杂性。风险来源具有多样性,既包括高空吊装、带电接线等高危作业本身的固有风险,也涉及设备搬运中的碰撞、管线连接中的泄漏等衍生风险。部分风险具有隐蔽性,如设备内部线路绝缘层老化、管道接口密封不良等问题,在安装初期难以察觉,却可能在运行阶段引发重大事故。
1.3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需遵循四大核心原则。预防为主原则强调事前防控,通过风险预判、隐患排查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非事后补救。全员参与原则要求从管理人员到一线工人都承担安全责任,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管理氛围。责任明确原则需建立清晰的岗位安全职责体系,确保每一项安全工作都有具体负责人,避免推诿扯皮。
二、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意识的缺失是安全管理的首要隐患。部分施工人员将安全规定视为形式,在实际操作中随意简化流程,如高空作业时图方便不系安全带,带电接线时省略验电步骤。这种侥幸心理源于对风险后果的轻视,认为偶尔违规不会出事,却忽视了机电安装中,一步错满盘皆输的高危特性。管理人员层面则存在重进度轻安全的倾向,为赶工期默许甚至纵容违规操作,将安全投入视为成本负担,压缩安全防护用品的采购预算,导致作业人员只能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帽、绝缘手套等装备。
2.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制度体系的漏洞使安全管理失去刚性约束。部分项目的安全管理制度照搬通用模板,未结合机电安装的专业特点细化条款,如未针对特种设备吊装、防爆区域接线等特殊作业制定专项规程,导致实际操作中无据可依。安全责任制度模糊是常见问题,虽明确人人有责,却未划分各岗位的具体责任边界,出现事故后往往相互推诿。
2.3 安全培训不到位
培训工作的形式化难以形成有效的安全能力。培训内容脱离实际需求,多以法律法规条文宣读为主,缺乏机电安装特有的风险识别技巧,如如何判断电缆绝缘层破损、如何规避吊装索具的潜在断裂风险等实操知识。培训方式单一,普遍采用 “课堂宣讲” 模式,未引入 VR 模拟、现场演示等互动形式,导致施工人员难以理解抽象的安全要求。培训对象覆盖不全,往往只针对新入场工人开展一次性培训,也未针对特种作业人员开展专项复训,使得高风险岗位的安全技能停滞不前。
2.4 应急处置能力不足
应急体系的薄弱使小隐患易演变为大事故。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照搬行业通用模板,未结合项目实际梳理具体风险场景,如未明确大型设备倾覆、有毒气体泄漏等特定事故的处置步骤,导致事故发生时方案无法落地。应急物资储备混乱,灭火器、急救包等器材随意堆放,部分已过保质期仍在使用,且未根据作业面移动及时调整存放位置,出现险情时无法快速取用。应急演练走过场,多为提前彩排的演示性演练,未设置突发变量考验团队协作能力,也未邀请医护、消防等外部力量参与,难以检验真实应急状态下的协同效率。
三、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安全管理优化措施
3.1 强化安全意识教育
培训教育着眼于从思想上抓起,建立安全生产常态化的宣传教育模式。典型案例警示教育,收集同一类型项目的安全典型事故案例做成海报或微电影在施工现场的公示栏、班前活动期间反复播放,深入解析违章违规和事故原因的因果联系,例如,发生高空坠落的后果都是没有安全带所致。
3.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安全管理要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封闭循环型制度,并根据现场作业特点进行单独编制,比如针对机电工程中的特种设备吊装编制单项安全制度,对吊装角度、吊装用具的选择及安全限位区域、防爆场所接线工具的选择、使用标准的规定;对安全责任进行闭环管理,编制安全责任表,用“倒三角”模式对项目经理、安全员、施工队长、施工作业队负责人的安全作业要求加以明确,如对于作业负责人要求其做好班组作业前的安全交底,安全员负责现场作业过程监督,落实到位。
3.3 加强安全培训工作
要开展针对性、实用性较强的培训,搭建分层分类培养方案。理论内容要以岗点风险为导向,针对电工、起重工等岗位编制单项培训教材,突出培训本工种常见风险识别与处置方法的讲解,如电工知晓电缆绝缘检查测试的具体程序,起重工知晓辨别吊具磨损现象。丰富培训方式提高参与度,利用VR 模拟系统还原高空坠落、触电等安全事故现场,使学员在 VR 实践中感悟违章操作的危害性;推行师徒制现场教学,由老工友现场示范并解说安全操作要领,如正确佩戴安全绳套、正确使用绝缘工具等。动态开展培训,新工人理论与实操考试合格后方能持证上岗,老工人定期开展每季度 1 次知识更新培训、特种作业每年复训1 次,员工技能与岗位要求相符合。
3.4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建实应急体系应注重实用性和联动性,把好事故预防最后一道关口。预案的编制应符合现场实际,结合大型设备翻车、有毒有害气体泄露等场景,编制一步一图处置方案、明确岗位职责,比如抢险组开展设备固定,疏散组开展人员疏散,并标示出应急物资存放位置、医院路线等,规范应急物资的管理,根据作业面的分布规划应急物资点,放置灭火器、急救包、绝缘手套等,定期检查保质期更换,确保需要就存在,对大型应急设施,如起重机、发电机,每月至少试运行一次,确保性能正常。
结语
机电设备安装项目安全管理需正视意识、制度、培训等多方面问题。通过强化安全意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培训、优化监督及提升应急能力等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随着智能化技术融入,安全管理将更精准高效。持续优化安全管理,对保障施工安全、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项目安全高效实施筑牢防线。
参考文献
[1] 唐新财. 建筑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中技术与质量管理[J]. 居业,2024,(11):190-192.
[2]潘存杰.工业机电设备安装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4,53(1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