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大数据视域下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建构
王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教育局161100
现阶段,在学生资助工作方面,教育领域越来越关注资助工作人员优化,进一步构建相应的高质量工作队伍,确保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在实际建构中要充分融入大数据技术,进而使资助工作效率不断提升,促进队伍建设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成效,为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资助工作保障。
1 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1.1 数据素养薄弱
在当前学生资助工作中,越来越关注大数据技术的相关内容,在数据的采集、清晰分析和应用方面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成效。但是,某些工作人员往往在数据素养应用方面存在短板或问题。相关单位并没有充分做好工作人员的数据分析培训,也没有在教育中对学生的消费轨迹、家庭收入情况、学业表现等进行多元数据的整合和优化。往往只是依赖纸质材料审核以及人工排查等传统模式,由此导致数据的利用率无法得到切实提升。另外,某些人员在大数据工具应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操作能力。在数据管理系统的有效应用和风险预警机制以及系统检测等相关方面并没有进行充分整合和深度应用,导致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的自主目标无法得到落实。
1.2 工作队伍结构失衡
在资助工作队伍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比较典型的失衡问题。这样的情况导致整体队伍建设和工作质量的提升都会造成严重影响。针对专业结构来说,在队伍中,行政管理人员及其教育学人员比重过多,计算机专业和统计学等大数据专业背景人才欠缺,因此使得大数据技术和资助业务的融合以及队伍建设都无法进行协调完善。针对学段覆盖来说,小学阶段的资助工作通常情况下是由班主任兼职负责的,缺乏专职人员。初中虽然有专职人员,但是因为要兼顾多所学校,所以无法进行全面深入的数据核查工作,导致整体工作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队伍的流动性比较大,造成不同程度的工作衔接断层。
1.3 协同机制欠缺
在大数据资助工作方面,要对教育、民政、社保、乡村振兴等多部门数据有效整合。但是,当前的工作队伍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作融合体系和协同工作效能。一方面来说,工作人员往往在跨部门沟通意识方面比较欠缺,未能实现沟通技巧的充分整合。在对接民政部门低收入家庭数据库以及社保部门参保信息系统的时候,往往因为数据标准不够统一,导致沟通效率比较低下。另一方面来看,队伍内部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小学和初中的数据往往处于互相独立的状态,导致资助政策无法协同推进。变动数据不能实现动态调整,这对于自主精准度的提升会造成严重影响。
2 大数据视域下学生资助工作队伍建构对策
2.1 积极构建分层培训体系,优化数据素养
在学生资助工作人员和队伍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分层培训体系方面有效优化,要明确不同岗位及区段工作人员的具体需求,然后构建基础层、专业层和进阶层的分层培训体系,确保整体队伍的数据素养得到有效优化。在基础层的培训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大数据的基础应用和工具操作,有效匹配对应的数据课程。对于数据采集方法及提高分析功能都要进行充分融入,促进其基础技能得到有效强化。在专业层的培训过程中,要有效匹配其学习基础以及统计学等相关内容实际,使其工具应用能力和对象识别能力都得到显著提升。在进阶层的培训过程中,需要有效做好数据的融合,邀请社保部门及其民政部门的专家进行授课,与数据标准对接以及跨部门沟通能力都有效讲解和培训,体现出培训机制的根本价值。在数据整合效率方面不断优化,使队伍建构更科学合理。
2.2 优化队伍结构,提升专业性和稳定性
在资助工作队伍的构建过程中,需要在队伍整体结构方面有效优化,确保引才、定岗和留才有机结合,实现融会贯通。首先,在引才环节要充分明确岗位的专业要求,尽可能优先匹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公共管理等各专业人才,将大数据的应用融入各类课程和教学的全过程。其次,在定岗环节要充分实施专职加兼职的岗位设置,确保小学和初中阶段都得到优化匹配落实。在数据采集和审核以及全学段充分覆盖的前提之下,呈现出良好的定岗效能。第三,在留材环节需要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对表现优异人员要进行相对应的评优和奖金奖励,在职业发展渠道方面有效优化,体现出队伍本身的建设效能。
2.3 构建协同工作机制,突破数据共享壁垒
在整体操作环节要有效构建联动的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推动跨部门跨学段的数据流转。在外部协同方面,要由资助中心进行牵头,进一步制定与之相对应的民政、社保、乡村振兴等部门构建,并且构建数据共享联席会议制度,每个季度都要召开一次会议,统一数据标准。同时,对各个部门的数据接口有效打通,充分实现“一网通办”,将数据获取周期缩短 5 天左右。在内部协同方面,要构建小学和初中的数据衔接机制,进一步开发跨学段的数据共享平台,同时也要设置学段衔接专员,针对数据核对和问题反馈都要切实优化,确保资助政策充分落实。除此之外,也要定期组织跨学段和跨部门的联合演练,模拟数据共享流程,提升队伍本身的协同工作能力,使协同工作呈现出更为显著的效能。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生资助工作中,需要在人员工作队伍构建方面不断优化,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然后在大数据的融入过程中进一步体现出数据的支持作用,使得教师和人员结构的数据素养得到有效优化提升,提升技术应用能力,确保数据安全,形成协同工作机制,突破各项工作壁垒,使大数据技术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 张启远 . 大数据背景下中小学学生资助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J].中国教育信息化 , 2023, (18): 62-66.
[2]王维桐. 精准资助视域下学生资助工作队伍的数据素养培育[J].教育探索 , 2024, (7): 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