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研究
杜春燕
四川省泸州市第一中学校
新课标提出应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构建,并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生活情境创设,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语言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和探究的能力。项目化学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和合作探究,将其引入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能对单元整合教学进行理论指导,将单元教学内容进行再构建,让学生轻松、顺利地完成探究性学习并取得相应成果,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科学设置单元目标
制定科学的单元目标需要以新课标、新教材和学生学情为依据。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不是照搬,而是在深入探究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进行细化,并融入到各个单元教学当中,使单元教学更加具体和明确,更加贴近教学实际。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和学习起点基础上,将多篇文本整合在一个教学单元内,赋予共同的教学主题,明确语文要素,并将其转化为单元教学目标。
例如,以人教版语文九上第五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文章均为议论文,注重学生联系背景把握作者观点,分析议论文观点和材料的联系,掌握论证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质疑探究的能力。由于学生在第二单元时已经对议论文有过相关学习和方法掌握,因此在本单元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为了更深入了解学生对议论文学习的知识储备,借助 KWL 表让学生将我对议论文的已知、我还想知道关于议论文的和我如何解决我提出的问题等三方面内容尽可能的写详细。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对对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期望有了更深入的认知,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有明确的了解,对教师后续单元目标的设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策略,需要教师充分把握新课标与教材的要求,立足生活真实情境,将语文知识和生活技能相结合,同时注重跨单元、跨学科素材的学习,打通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实现学习方法的迁移,充分展现项目式学习和学科特征。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教学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还需结合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以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五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文章均为游记类文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围绕项目式学习组织教学内容。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能够呈现不同风格的家乡景点的图片或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对家长景致的探索欲。然后带领学生分析、梳理本单元课文的共性,并根据课文内容定制学习任务单,要求学生从文章结构、写景角度和方法等方面对比分析文本内容。再指导学生文本探究时注重与地理、美术等学科的联动,培养学生跨学科融合和方法迁移能力。最后布置游记撰写任务,并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工具将游记转化为图文并茂的电子海报或讲解视频,在落实语文核心素养能力落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多媒体运用能力。
三、有效落实单元评价
项目化学习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中的运用目标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因此需要构建多元性、过程性和科学性的评价体系,评价需突破最终学习成果评价的局限,注重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除教师总结性评价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也同样重要。坚持教学评一致性原则,处理好评价与教学其他环节的关系,同时,科学定制评价量表,确保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相匹配。
例如,以人教版语文八上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文章均为新闻报道。教师通过项目式学习布置校园新闻采访与写作项目任务,将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展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完成新闻采访任务表,包括自主确定采访主题、设计采访话题、撰写新闻稿等。首先让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自评,对新闻采访流程完整性和采访问题全面性进行自价,采访结束后,学生依据采访内容和所学知识进行新闻稿件的撰写,教师组织小组间互评,评价新闻稿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等,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并将设计优秀的小组成果进行班级展示。通过有效落实评价,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既关注了学生学习结果,有注重了学生的具体操作过程,提升了学生探究能力,最终实现以评促教的新课标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化学习作为当前语文学科教学中的热点,其教学意义是显而易见的。项目化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难点的突破可以尝试从项目化学习中寻找解决方案,为大单元整体教学提供方向指引,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周影 .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小学语文项目式教学设计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 ,2025.
[2] 李艳 . 初中语文单元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践策略 [J]. 语文世界 ,2025,(1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