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探讨新课标之下高中音乐融合传统文化的策略

作者

向宏伟

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 416100

前言: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核心音乐素养的培养,包括对美的感知、对艺术的表达和对文化的理解,其中的文化理解力是指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能对音乐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特征和价值,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强文化自信。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认识音乐。

一、高中音乐融合传统文化的价值

(一)提高国家的文化自信心

在西方音乐文化大量流入的今天,高中生的音乐生活很大程度上被流行音乐所占据,很多学生对西方音乐的风格、乐器和演奏者都很熟悉,而对自己国家的传统音乐文化却知之甚少。通过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可让学生接触和学习传统乐器演奏的古典曲目,学习京剧、越剧、黄梅戏等,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中华音乐的博大精深,当学生了解了传统音乐中所包含的民族智慧、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后,就会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文化的自信。

(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在音乐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使音乐教育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在学习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这样可以拓宽学生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范围,如欣赏《流水》这首古琴曲,学生除了要听其优美的曲调外,还应了解古代文人对琴的推崇,知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家哲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审美感知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文化理解力和思维能力[1]。

(三)丰富高中音乐教育资源的内涵;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音乐素材,从民间小调、劳动号子到宫廷雅乐,从各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到传统音乐理论,都为高中音乐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过去的音乐教学内容可能比较局限在课本上的一些经典作品上,但是在引入了传统文化元素之后,教师们就能发掘出许多鲜为人知却又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如陕西的信天游,云南的彝族民歌等,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民族风情的音乐作品,可以使学生接触更多的音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感染力。

二、新课标之下高中音乐融合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依据教学素材,解析传统文化

我们在高中音乐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效融入传统文化的第一步便是从音乐教材出发,详细解读教材中能和传统文化建立关系的客观教学内容。这是因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对于知识本身的教学是基础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相对于音乐知识教学是处于次要地位的。所以在规划具体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入必须服务并服从于客观教学内容。

例如,“京剧”单元主要反映了我国特有的京剧这一艺术形式,京剧作为我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优秀文化形式,毫无疑问是属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初步确定对传统文化的有效讲解应当侧重于介绍与京剧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例如介绍京剧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巅峰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在现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中的主要角色和作用[2]。除了在理论层次上详细解读京剧这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发展历程,教师也可以在音乐课上向学生播放一些非常经典的京剧片段,甚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其中非常经典的片段作为教学素材向学生系统性讲述京剧这种传统文化的一般形式和主要特征,从而加强学生对京剧的了解、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二)借助趣味表演活动,引导品味传统文化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音乐实践是让高中生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知识水平、演唱水平及音乐欣赏水平的重要环节。融入传统文化,教师也需要良好利用音乐实践活动,使高中生进一步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不仅会让高中生提高音乐认知水平、陶冶其情操,还会让其传承良好传统文化提高音乐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趣味的音乐表演比赛,引导学生积极品味音乐内涵及传统文化,会使音乐实践活动效果明显提升。

如,在学习维吾尔族音乐文化时,不仅要让高中生学唱歌曲,还要让其在学习歌曲之余能够表演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授课时,教师可以先播放歌曲并表演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渲染课堂气氛,再通过让高中生竞猜歌曲民族的方式引入新歌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形象地展示美妙的新疆维吾尔族的舞蹈,并对维尔族的秀美景色、民族传统等加以介绍,让高中生深入感受新疆少数民族的异域风情,加深对歌曲的感受,并学习舞蹈动作、演唱方法。然后,再引入舞蹈比赛,让高中生五到八人一组,先在小组内演练再以小组形式参与音乐舞蹈比赛。不仅会愉悦高中生身心,良好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还会让其对歌曲深入学习提升音乐素养 [3]。

(三)深入解读音乐思想,有效挖掘传统文化元素

我国传统的大家思想中就蕴含着丰富的音乐知识理论。比如道家的“大音希声”,儒家的“乐教思想”“礼乐思想”等,这些多样化的音乐理论中蕴含着不同学术流派的思想。不管是何种流派的音乐,都是古人智慧和艺术情感的勃发与流传。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解读大家的音乐思想,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传统的艺术文化特色,并且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感悟音乐与生活的近距离。

在历史滚滚的长河中,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音乐大家。如中国古代有孔子、伯牙、师旷等,中国近现代有冼星海、聂耳等。他们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态度,融入自己的音乐作品之中,表现出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这些音乐佳作就是不同时期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4]。所以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这些音乐作品,结合作者的背景和社会情况,进行音乐鉴赏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在音乐作品中得到人生的哲理启发,探寻时代文化的烙印,并且能够发现传统艺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不同体现。

结语: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所以教师应该聚焦于传统文化的滋润,使高中音乐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培养出更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高尚审美情趣的新时代人才[5]。

参考文献:

[1] 郭旭 . 基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融合的探究 [J]. 中国民族博览 , 2024(23):130-132.

[2] 魏晓泞 . 新课标视域下传统文化元素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融入价值及路径 [J]. 学周刊 , 2024(32):140-142.

[3] 朱世明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 [J].中国音乐教育 , 2023(1).DOI:10.3969/j.issn.1003-1138.2023.01.004.

[4] 杨旭. 传统文化与高中音乐教学的融合策略探究[J]. 2024.

[5] 但小凤 . 在高中音乐课堂中如何融合传统文化 [J]. 科普童话 ,2023:130-132.DOI:10.3969/j.issn.1673-9442.2023.3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