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读思达”模式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作者

陈镇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第六小学 317300

引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22 年版 )》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通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这一标准与“读思达”教学法的核心理念高度契合,共同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读思达”模式的核心内涵

“读思达”模式是指在语文学习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信息,经过主动思考进行理解和内化,最终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输出。这三者不是割裂的步骤,而是一个相互促进、循环上升的整体。深度阅读是基础,为思考提供素材;深入思考是关键,将信息转化为个人理解;有效表达是成果的展现,也是对阅读和思考的深化与检验。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运用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教材单元的系统性,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二、单元整体教学中“读思达”模式的实践路径

将“读思达”模式融入单元整体教学,需要系统规划单元学习的全过程。

(一)“读”有层次:奠定理解基础

在单元教学开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单元内容进行整体浏览。可以设计简单的预习任务单。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人物描写”单元为例,教师可以设计预习任务单,让学生在课前用 5-8 分钟快速浏览《刷子李》《金钱的魔力》等课文,以及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要求,初步感知人物描写的主题。进入课堂学习后,重点指导学生精读《刷子李》这篇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标注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词句,如刷子划过屋顶,均匀地一道白、一举一动都透着自信等,通过反复品读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在单元学习后期,可以设计对比阅读任务,让学生分析《刷子李》与《金钱的魔力》在人物描写方法上的异同,思考这些描写技巧如何运用到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中,从而形成对人物描写方法的系统认识。

(二)“思”有深度:促进内化理解

思考环节的设计要能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经验。以统编版小学语文“说明文”单元教学为例,在学习完《蟋蟀的住宅》一文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思考任务:假如学校要举办昆虫世界科普展,需要你向一年级小朋友介绍蟋蟀的生活习性。结合课文内容,你会重点介绍哪些方面?用什么方式能让小朋友更容易理解? " 这个任务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课文中的说明方法,还要思考如何将专业的知识转化为适合低年级学生接受的内容。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生需要筛选课文关键信息,考虑受众的认知特点,并尝试运用恰当的说明顺序和表达方式。这样的思考活动既检验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又培养了他们的信息转化能力和读者意识。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思维导图展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分享各自的思考成果,在交流中进一步深化对说明文写作方法的理解。

(三)“达”有实效:展现学习成果

在低年级,教师可以多采用朗读、复述、角色扮演等口头表达形式;到了中高年级,可以逐步增加书面表达的比重,如写读后感、制作读书卡片等。以统编版小学语文“议论文”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组织一场小型辩论会。首先让学生阅读单元中的《说勤奋》《谈诚信》等范文,分析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然后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指导他们按照提出观点 - 列举论据 - 总结陈述的基本结构准备辩论素材;最后在辩论过程中,重点关注学生能否清晰表达观点、合理组织论据、有效回应对方质疑。这样的表达活动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议论文写作方法的掌握程度,还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每位学生在论点明确性、论据充分性、语言条理性等方面的表现给予具体反馈,如你的观点很鲜明,如果能用更多事实数据支持会更有说服力,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三、实施“读思达”模式的教学建议

(一)整体规划单元

在实际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览整个单元的全部内容。以统编教材“神话故事”单元为例,需要同时关注四篇课文、口语交际讲神话故事、习作我和过一天以及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明确每个环节的具体目标:阅读环节重点解决理解神话特点,思考环节侧重体会神奇想象,表达环节聚焦创造性复述。三个环节的活动设计要前后呼应,比如在阅读时积累的神话表达方式,要在思考和表达环节加以运用。单元测试和平时练习也要围绕这些目标来设计,确保教学评的一致性。

(二)紧扣教材要素

每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必须以教材的双线结构为基础。比如在“人物描写”单元为例,人文主题是体会人物品质,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所有的阅读任务都要引导学生关注描写人物的方法,思考环节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描写如何展现人物品质,表达环节则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方法写人。可以设计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这些描写表现了人物什么特点。试着用这种方法描写你熟悉的人这样层层递进的活动,确保每个环节都紧扣教材要求。

(三)注学生主体

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多采用图画、游戏等直观形式。比如在“童话故事”单元,可以让学生给故事配插图,或者用玩具进行角色扮演。中高年级则可以适当增加思维难度,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辩论。教师要提供具体的学习支持,比如在阅读时给出重点语句的提示,在思考时提供问题支架,在表达时展示范例。这些支持要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逐步减少,最终达到独立完成的目标。

结语

在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中构建和实施“读思达”模式,是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和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强调将阅读、思考、表达视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精心设计的阶梯式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完整周期中,经历从信息输入、加工内化到创新输出的完整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1] 范文琪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 [D]. 江西 : 江西师范大学 ,2024.

[2] 徐雯 . 单元整体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思辨读写教学谈 [J]. 语文世界 ,2025(12):92-93.

[3] 曹一尘. "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2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