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创新路径探析

作者

李翠

岳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湖南城陵矶新港区分局 湖南岳阳  414000

引言:

我国在步入经济新常态之后,当前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并且具有多变性的特点。事业单位在持续使用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时,在面对全新的经济形式的过程中,已经难以保障工商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因此,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创新发展,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选择。所以,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加强对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创新路径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提高单位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模式,面向事业单位的各项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全面管理的目标。针对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流程,通过做到科学规划,使日常工作总量得以缩减,能够同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在开展财务会议等工作时,还可以进一步缩减不必要的事项与流程,促进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有利于各部门职能效用的正常发挥。基于新型工商管理工作路径,可以帮助事业单位针对各项资源完成合理配置,确保各项资源分配的均匀性。以工商管理实践过程为例,在发挥良好的管理效能时,可以针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各部门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均得到明确,为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员提供明确的指导,使其顺利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最大程度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优势。

(二)发挥单位职工潜能

人员属于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十分重要。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落实期间,除了需要实现对人员的合理分配之外,在组织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需要同步加强对人员的管理,并针对相关奖惩界限进行明确。通过加大对职工自身工作行为的约束力度,采用良性激励对策,不断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具有充足的前进动力。另外,事业单位还应注重对职工工作潜能的挖掘,最大程度发挥职工个人优势和能力,促进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效率质量的同步提升,同时也为职工自身的生活和发展带来有利保障[1]。

二、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模式原则

(一)依法行政

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化内部监管机制建设,通过组织培训工作的开展,增强各部门人员的法制意识。在事业单位加大法律普及力度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做好普法宣传工作,促进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水平日益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作为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事业单位还需要加强对“互联网 技术的使用,扩大法律知识的普及范围,通过增强法律的感染力、引导力和作用力,在事业单位组织工商管理活动开展期间,均能够做到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 [2]。

(二)实事求是

结合事业单位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提出有针对性的工商管理创新对策。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工商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需要认真分析造成该现象的具体原因,使相关应对措施的提出更具有针对性,帮助事业单位更好地解决问题。事业单位还需要重视对信息技术的使用,通过认真梳理工商管理工作具体内容,防止相关管理职能存在混淆问题,以便获得良好的工商管理效果,维持事业单位的正常经营状态。

三、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创新的路径

(一)明确性质定位,制定科学规划

事业单位需要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与领导,在组织开展各项工作的过程中,应针对自身定位予以明确。在掌握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性质时,需要根据当前的社会服务发展目标,使事业单位能够正确把握。与此同时,针对事业单位自身工作的具体内容,在形成清晰的定位之后,便于其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例如,事业单位在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需要针对相应的职责与权限,在做出清晰的界定之后,突出发挥社会效益的重要性,避免经济效益追求超过社会效益追求。通过不断提升工商管理工作质量,使事业单位能够认真履行社会公众服务职责,在获得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时,帮助事业单位实现良性发展的目标。除此之外,针对事业单位的工作职责定位,除了需要清晰掌握之外,还要求各部门能够主动承担工作职责,避免出现责任推诿的现象,为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带来推动作用 [3]。

(二)加强管控能力,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在统筹开展工商管理工作时,应突出领导层的主体作用。通过主动并加强学习,在提升个人文化修养的基础上,也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力。在培训过程中,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需要认真学习与工商管理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在进修各项管理技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基层工作,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

在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带领下,需要定期组织内部职工,根据事业单位的文化体系建设,通过展开学习,结合日常工作中的经验,在交流和探讨的同时,通过取长补短,有利于个人工作技能水平的提升。在事业单位的内部,通过加强各部门人员的联系与沟通,在定期探讨和学习的同时,能够形成良好的发展凝聚力,使各部门人员能够相互配合,有利于各项工作的高效化展开。另外,随着各项工作的开展,应对内部控制工作的落实引起高度重视,有效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确保各项工作均得到有效落实,通过加强细致化管理,并采用过程控制的方式,获得良好的管控效果。

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做好事先分析,结合工作在执行时可能面临的风险与问题,在事前加强控制,实现对各项风险和问题的合理规避,有效减少事业单位的损失。在事业单位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同步做好应急工作,通过提前组织并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在认真挑选专业人员的同时,使其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够在日常工作中,总结丰富的经营经验,在具有较强的应急能力的同时,使其在事业单位工作执行期间,能够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认知把控。尽管事业单位需要实施事后分析工作,也需要在专业工作小组的支持下,针对各项工作在开展期间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通过及时展开讨论并分析,在合理规划下一阶段的工作内容时,提出有针对性的规避措施。

(三)扎紧制度牢笼,保障工作落实

随着事业单位各项制度的优化,应结合自身经营实况,在明确事业单位的未来发展方向时,也需要制定详细的发展目标。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达到科学化、完善化的基本要求,针对事业单位中现有的工商管理制度条款,如果部分条款具有滞后性,需要及时剔除,针对不合理的制度内容,也需要加强优化。在制度制定之后,也需要加强落实,根据制度的执行环节,通过加强控制,基于完善的监督机制建设,充分发挥各项制度的实际效用 [4]。

例如,着力推行“步行看城管”工作机制,每周由分局班子成员带队,采取步行为主的巡查方式,重点对辖区范围主次干道环境卫生、市容秩序、户外广告、渣土运输、绿化亮化、公共设施维护等城市管理工作进行巡查,现场发现问题、现场交办问题、限期解决问题,以“步行看城管”工作机制的推行和对城市维护管理真考实评、真金白银的考评,实现了市容环境秩序全面提质目标。

在完善各项奖惩措施时,可以与工商管理制度建设相互配合,遵循严格性与严谨性的基本原则,使各项措施与制度均得到有力执行和认真落实。通过发挥激励作用,使职工在开展工作时,能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工商管理工作秩序。例如,在事业单位内部制度建设过程中,应突出建设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针对国有资产和资金,应确保管理环节具有规范性。通过对财务管理制度认真完善,使职工职责分配具备合理性,促进内部管理模式的全面转变,有利于事业单位管理效率的提升。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升综合能力

在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培训工作时,需要突出储备专业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使职工的工商管理能力得以提升。因此,通过丰富培训内容,从日常运营、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着手,帮助职工储备丰富的知识体系,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能够为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人才支持。

例如,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办各类培训班,对政府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是政府采购的基本知识,有关法律、制度、政策以及政府采购的国际规则等。在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将财政系统的自我培训与利用社会资源培训相结合,更多地采取联合培训、委托培训的方式,以扩大培训规模和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结束,通过组织考试,提高业务人员的水平,加强业务人员学习。

针对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组织业务能力培训活动的开展,同时还应结合职工的能力状况加强考核。在培训时,需要突出提升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性,在针对软件和硬件等内容培训时,需要对实践性培训活动的开展引起重视,避免出现形式化的弊端。根据职工的工作实际,合理调整培训内容,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升工作效率。在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时,还能够调动职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其对培训与考核工作引起重视,并主动提升个人技能水平。

例如,根据市中心城区六区城市标准化管理考核工作要求,制定了《城陵矶新港区城市管理综合考核办法(试行)》,通过采取日常考核、错时考核、专项考核和定时考核等多样化考评手段相结合的模式,对服务外包单位进行严格评分,将评分结果作为经费核拨的重要依据。今年来,累计开展日常考核300 次,错时考核80 次,专项考核60 次,定时考核60 次。

四、案例分析

以某事业单位为例,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可以从战略管理的层面加强创新,结合当地的市场动态全面分析,在掌握当前的政策变化时,确保所制定的战略规划与事业单位的自身特点相符合,同时也需要满足事业单位的发展需求。在事业单位和其他单位企业之间,通过加强合作,能够进一步形成战略联盟,在面对市场中的挑战时,能够形成协同作用力。

事业单位在对相关组织结构予以创新时,既要促进决策效率的提升,也需要坚持灵活性的基本原则,在简化组织结构时,通过进一步减少管理层级,在建立工作团队时,坚持跨部门的基本原则,可以促进信息的快速流通,以实现协同工作的目标。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创新模式为例,通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在加强对事业单位各项成本的控制时,也需要同步做好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以达到开源节流的目标,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得到提升。

对于该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创新措施,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逐渐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使该事业单位的组织效率得到提升,并且具有更为强大的竞争能力,有利于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因此,根据相关事业单位在新经济常态下的工商管理创新策略,在制定与本单位相关的创新路径时,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通过认真分析和考虑,确保全新工商管理模式的执行,能够与事业单位的实际状况相吻合。

结束语: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之下,随着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的开展,在探索相关创新路径时,需要将其作为持续化的过程。本文通过探讨事业单位的工商管理创新路径,从战略创新、组织结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财务管理创新、风险管理创新等多方面着手,将其作为创新过程中的关键点,增强事业单位的适应性,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市场方面的变化,在提高事业单位的组织效率时,使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相关工商管理创新路径的运用,在某些事业单位中已经得到执行,并且获得了良好的效用,可以通过借鉴与分析,总结自身实际状况,制定符合事业单位发展实况的工商管理创新对策,对促进事业单位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唐 晓 娟 . 互 联 网 经 济 时 代 行 政 事 业 单 位 工 商 管 理 策 略 研 究 [J]. 活力 ,2023,41(23):94-96.

[2] 李正学 . 探讨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的现状及改进策略 [J]. 财经界 ,2023,(27):30-32.

[3] 赵娜 . 新时代事业单位工商管理工作方法创新 [J]. 财经界 ,2023,(21):51-53.

[4] 闫鸣 . 网络经济时代事业单位加强工商管理培训的策略 [J]. 今日财富 ( 中国知识产权 ),2023,(06):47-49.

[5] 许道翠 . 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事业单位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研究 [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3,(11):64-66.

[6] 赵舒 . 事业单位工商管理现状研究及改善对策分析 [J]. 中国产经 ,2023,(10):104-106.

作者简介:李翠(1983-),女,本科,经济师,主要从事会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