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实现途径
陈沛玉
罗定市苹塘镇中心小学 527200
引言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计算教学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仅是学生准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数感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关键。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计算教学往往面临诸多挑战,如学生计算错误率高、对计算缺乏兴趣等。因此,探寻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实现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石。准确且高效的计算能力,能助力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更为复杂的数学概念与问题,无论是代数运算、几何度量,还是统计分析,都离不开扎实的计算功底。其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计算过程中,学生需遵循逻辑规则,分析问题、寻找解题思路,这对逻辑思维、推理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能让学生学会有条不紊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2 当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理念传统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领域,传统教学理念依旧占据着一定的主导地位,给教学效果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部分教师深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过度聚焦计算结果与算法的死记硬背,严重忽略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算理这一关键环节。课堂模式往往是以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为主导,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缺乏主动探索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机会。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虽然能够记住计算的方法步骤,却并不明白背后的原理,即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计算。
2.2 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方法较为单一,这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大因素。在课堂上,教师大多采用机械重复的练习模式来开展教学。通常是直接讲解课本上的例题,之后便安排学生进行大量的模仿性练习。这种教学方法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创新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单调的练习方式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乏味,逐渐失去对数学计算的热情。
2.3 练习设计不合理
练习环节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起着巩固知识的关键作用,但当下的练习设计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一方面,练习形式过于单一,主要以书面习题为主,缺乏多样性和综合性。这种单一的形式使得学生长期局限于书面答题,难以全面提升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练习难度梯度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在很多情况下,练习题目要么整体难度过低,对于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学生来说,无法起到进一步提升和拓展的作用,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实现途径
3.1 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是实现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首要任务。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学生机械记忆算法却不懂算理。
如今,必须重视算理与算法的有机结合。例如在教授小数乘法时,不能仅让学生记住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则,而是要借助直观模型,如方格图,让学生理解小数乘法实际上是整数乘法的延伸,通过面积的计算明白为什么要这样确定小数点位置,从而深刻理解算理,自然掌握算法。同时,要切实以学生为中心。
3.2 优化教学方法
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关键。情境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乘法分配律教学为例,创设学校购买校服的情境:上衣每件 50 元,裤子每条 30 元,一共要买 40 套,问需要多少钱?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自然会尝试不同算法,进而引出乘法分配律,体会其在生活中的实用性。游戏教学法让学习变得轻松愉快。
3.3 精心设计练习与及时反馈
精心设计练习与及时反馈是巩固学生计算知识、提升计算能力的重要保障。练习形式应丰富多样,除常规书面习题,还要增加口算练习,利用口算小程序进行每日定时训练,提升学生口算速度和准确性;开展估算练习,如估计超市购物总价,培养估算意识。实践操作练习也不可或缺,如让学生测量家中物体尺寸并计算周长、面积等,增强知识应用能力。练习要分层设计,基础题面向基础薄弱学生,巩固基本概念和算法;提高题针对中等水平学生,适度拓展思维;拓展题供学有余力学生挑战,培养创新思维。
3.4 融合信息技术
融合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注入新活力。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将抽象知识直观化。在讲解图形面积计算时,利用动画展示图形的拼接、割补过程,如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求面积,学生能清晰看到转化前后图形的关系,深刻理解公式推导过程,提高学习效果。借助数学计算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可实现个性化学习。如“一起作业”平台,能根据学生答题情况智能推送针对性练习,学生还可观看讲解视频查漏补缺。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计算高质量教学的实现需要教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精心设计练习并及时反馈,合理融合信息技术,加强家校合作。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综合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计算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单元教学实践——以《混合运算》单元为例 [J]. 刘玉霞 ; 牛书云 . 教育视界 ,2024(24)
[2] 悟算理 明算法 强计算——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 [J]. 陈莹 . 名师在线 ,20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