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基层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策略探讨

作者

桂香

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人民政府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吐列毛杜镇 029423

   

引言

基层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承担着政策落实、民生服务等大量基础性工作。文书档案作为基层单位各项工作活动的原始记录,详细记载了政策执行过程、业务办理情况、群众诉求处理等重要信息,是基层单位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宝贵资源。然而,受重视程度不足、资源有限等因素制约,基层单位文书档案整理普遍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档案利用效率低下,难以有效服务于基层治理和发展。因此,深入探讨基层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策略,对提升基层单位档案管理水平、推动基层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层单位文书档案整理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许多基层单位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缺失,各环节缺乏明确规范。收集环节,因未界定归档范围,关键文件易遗漏,如基层乡镇扶贫工作中项目申报、资金使用等资料常收集不全,影响审计评估。整理环节,分类标准与流程缺失,档案杂乱无章,检索极为不便。同时,保管制度不完善,档案库房条件差,存在受潮、虫蛀隐患;借阅流程随意,易致档案损毁、丢失,严重制约档案管理质量与利用效能。

(二)人员专业素质不足

基层单位文书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他们往往缺乏系统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部分人员对档案整理的基本方法,如分类、编号、装订等掌握不熟练,导致档案整理质量不高。同时,由于基层工作任务繁重,档案管理人员难以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在档案整理工作上,使得档案整理工作长期处于积压状态。此外,基层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档案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稳定性差,进一步影响了档案整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三)信息化水平较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信息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基层单位文书档案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大多数基层单位仍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档案整理和管理,档案资料以纸质形式存储,占用大量空间,且查阅效率低下。虽然部分单位配备了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但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无法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储、检索和共享。此外,基层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操作技能有限,对档案数字化处理、信息系统维护等工作难以胜任,制约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二、基层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策略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1. 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规范

基层单位应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依据国家和地方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详细的文书档案管理规范。明确档案的归档范围,将本单位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会议记录、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业务文件等全部纳入归档范围。制定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案,可采用年度 - 机构 -问题分类法或年度 - 问题分类法,确保档案分类清晰、便于查找。规范档案整理流程,对文件的收集、鉴定、分类、编号、装订、装盒等环节制定具体的操作标准和要求。

2. 强化档案保管与利用制度

建立专门的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如空调、除湿机、防虫防霉药剂等,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符合要求。制定严格的档案借阅、查阅制度,明确借阅和查阅的条件、流程以及责任追究机制,防止档案丢失、损坏和泄露。同时,建立档案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对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档案保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 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档案管理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操作技能等方面。邀请档案管理专家或业务骨干进行授课,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参加档案专业技术职称考试,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和职业认同感。此外,积极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到档案管理先进单位进行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

2. 稳定档案管理队伍

基层单位应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明确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减轻其工作负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对在档案整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等方面予以倾斜,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规划指导,为其提供晋升和发展的空间,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三)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1. 配备信息化设备与软件

基层单位应加大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配备必要的计算机、扫描仪、打印机等硬件设备,以及专业的档案管理软件。选择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档案管理软件,实现档案的电子化存储、检索、统计和利用等功能。同时,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档案信息与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相结合,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共享和动态管理。

2. 加强档案数字化处理

对现有纸质档案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处理,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在数字化过程中,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进行操作,确保电子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建立电子档案备份制度,定期对档案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此外,加强对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采取加密、访问控制等技术措施,保障档案信息的安全。

三、案例分析:某乡镇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实践

(一)案例背景

某乡镇单位长期以来对文书档案管理重视不足,档案整理工作混乱,存在资料缺失、分类无序、保管条件差等问题。随着乡镇工作的不断发展,档案利用需求日益增加,原有的档案管理状况已无法满足工作需要。为改变这一现状,该乡镇单位决定开展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工作。

(二)实施过程

1. 制度建设

该乡镇单位组织人员学习国家档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乡镇文书档案管理办法》,明确了档案归档范围、分类标准、整理流程以及保管利用制度。成立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2. 人员培训

选派档案管理人员参加县档案局组织的专业培训,并邀请专家到单位进行现场指导。通过培训,档案管理人员掌握了档案整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工作积极性得到提高。

3. 信息化建设

投入资金购置了计算机、扫描仪等设备,安装了档案管理软件。对历年的纸质档案进行全面数字化处理,建立了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了档案的电子化存储和检索。

(三)实施效果

经过规范化整理,该乡镇单位文书档案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到有效保障,分类清晰、排列有序,查找和利用档案更加便捷高效。通过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了档案信息的共享,为乡镇工作决策、历史查询等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也提高了单位整体管理水平,得到了上级部门和群众的一致认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单位文书档案规范化整理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基层单位文书档案整理存在的问题,提升档案管理水平。未来,基层单位应持续重视档案整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推动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嘉嘉 . 基层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的策略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10):0183-0186

[2] 黄新华 . 新形势下基层档案管理工作问题与对策研讨 [J]. 大众文摘 ,2024(10):0060-0062

[3] 刘从莉 . 大数据时代基层档案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研究 [J]. 办公室业务 ,2024(17):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