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化管控策略研究
周颖慧 向东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00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工程施工的规模和复杂性日益增加,施工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显得尤为重要。将详细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监测内容以及风险预警等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化管控策略。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分析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安全风险,如施工现场的环境因素、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工人的操作失误等。这些风险若不及时监测和管控,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施工带来重大损失。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
(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监测系统的建立
1. 系统架构设计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监测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存储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数据处理层负责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分析和处理;数据存储层用于存储处理后的数据;应用层则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
2. 硬件设备配置
系统硬件设备包括传感器、监控设备、网络设备等。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参数和设备状态;监控设备用于实时显示监测数据和视频画面;网络设备则负责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3. 软件系统开发
软件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软件、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分析软件和监控管理软件等。数据采集软件负责实时采集数据;数据处理软件负责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分析;数据分析软件则用于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监控管理软件则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决策支持。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监测内容
1. 环境监测
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对施工现场的气候条件、地质条件、空气质量等进行实时监测。例如,对风速、风向、温度、湿度等气象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时发现可能对施工造成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
2. 设备状态监测
设备状态监测主要针对施工现场的各类设备,如塔吊、施工电梯等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传感器,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负载情况等,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防止事故发生。
3. 人员行为监测
人员行为监测主要针对施工现场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对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违规操作或危险行为,提醒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
(三)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
1. 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预警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监测的核心部分。通过数据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发现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时,及时发出预警信息。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等级、预警内容、处理建议等,以便管理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2. 应对措施
当风险预警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时,管理人员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根据预警等级和预警内容,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人员疏散、设备停用、现场排查等措施。同时,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施工现场的环境、设备和人员行为,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各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工作,加强系统建设和人员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三、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智能化管控策略
(一)智能化管理系统
1. 系统架构
智能化管理系统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核心。该系统应包括数据采集层、数据处理层、数据应用层和用户界面层。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收集施工现场的各类数据,如人员位置、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处理层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数据应用层则根据分析结果,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用户界面层则是管理人员与系统进行交互的界面。
2. 功能特点
智能化管理系统应具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预警预测、远程控制等功能。
实时监控可以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数据分析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预警预测则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预测未来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远程控制则使得管理人员可以在远离施工现场的地方,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控制。
(二)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控制是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自动化控制,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人员的自动监控和自动调节。例如,可以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执行器,实现对施工设备的自动控制和监测,以及施工现场环境的自动调节。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
(三)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预测和评估;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对施工现场的设备和人员进行自动控制和调节。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应用于应急处理机制中,通过智能分析现场情况,为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
(四)应急处理机制
应急处理机制是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化管理系统应具备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理的能力。当发生安全事故时,系统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自动化控制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事故进行快速处理和救援。同时,应急处理机制还应包括事故报告、事故分析、事故预防等环节,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四、实施要点
(一)加强培训:提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对智能化系统的熟练操作能力。
(二)系统更新与维护: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三)跨部门协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动态监测与智能化管控策略的有效实施。
(四)法规政策: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政策,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化管控提供政策保障。
五、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未来,可以期待更加高效、智能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应急处理机制的出现,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控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结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与智能化管控策略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全面的监测系统、智能化管理系统以及应急处理机制,实现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风险管理。同时,加强培训、系统更新与维护以及跨部门协作,确保策略的有效实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管控策略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参考文献:
[1] 刘士润 , 孙德胜 . 超高层建筑工程结构构件疲劳寿命检测技术研究[J].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24(08):64-66.
[2] 黄霜微 . 超高层建筑机电工程施工技术的分析 [J]. 中国设备工程 ,2025,(02):215-217.
[3] 李红福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 [C]// 广西信息化发展组织联合会 . 第四届工程技术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汉中市北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24:81-83.
[4] 张红霞 . 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及管控措施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15):26-28.
[5] 李红福 .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评估与防控策略 [C]// 广西信息化发展组织联合会 . 第四届工程技术管理与数字化转型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 汉中市北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2024: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