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分析

作者

张晔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锡林郭勒南路毛条厂宿舍 身份证号码:150104199010302630

引言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盛行的当下,绿色建筑凭借节能减排、高效利用资源的优势备受关注。它在全生命周期践行“四节一环保”理念,为人们打造优质空间。但因新技术、材料、工艺的运用,其造价管理与传统建筑大不相同。科学的造价管理能平衡功能与成本,提升效益。鉴于我国绿色建筑造价管理挑战重重,深入探究管理要点并优化策略,对行业长远发展意义深远。

一、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与特性

绿色建筑旨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运用科学技术与管理手段,达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建筑功能提升的统一。它具备四大特性:节能性上,借高效围护结构等技术降低能耗;环保性方面,减少施工与运营中的环境污染;资源利用上,合理规划土地,推广节水设备与绿色建材,提升循环利用率;健康舒适性则体现在打造优良的室内空气、采光和通风环境,为使用者营造健康舒适的空间,是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对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项目决策阶段,准确的造价估算能够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避免盲目投资;在设计阶段,通过造价管理优化设计方案,在保证绿色建筑性能的前提下,控制成本;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有助于合理安排资源,避免浪费,确保项目按预算完成;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则关系到建筑长期的运行成本和经济效益。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平衡绿色建筑的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应用,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分析

(一)项目决策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

项目决策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起点,该阶段的决策对整个项目的造价影响重大。首先,要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全面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进行成本估算时,不仅要考虑建筑的初始建设成本,还要预估运营维护成本和废弃处理成本,综合评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成本。同时,要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政策法规,选择合适的绿色建筑技术和方案。例如,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优先考虑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水资源短缺地区,重点规划雨水收集和中水回用系统。此外,还应建立项目决策阶段的风险评估机制,对可能影响造价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应对,如政策变化、技术更新、材料价格波动等。

(二)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

设计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在设计过程中,要推行限额设计,根据项目决策阶段确定的投资估算,合理控制设计标准和规模,确保工程造价不超过投资限额。同时,要加强设计方案的优化比选,从绿色建筑的节能、环保、资源利用等多个角度,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例如,比较不同围护结构材料的保温性能和成本,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分析不同可再生能源利用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确定最优方案。此外,要加强设计单位与造价咨询单位的沟通协作,在设计过程中及时进行造价测算和分析,对设计方案进行动态调整,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后期施工阶段的变更和成本增加。

(三)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

施工阶段是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项目的实际成本。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立完善的工程变更审批制度,对变更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严格审查。任何工程变更都应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并及时进行造价调整,避免因变更导致成本失控。同时,要加强对施工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优先选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材料和设备。在材料采购过程中,要进行市场调研,比较不同供应商的价格和质量,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此外,要加强施工进度管理,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施工时间,避免因工期延误导致成本增加。通过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四)运营维护阶段的造价管理要点

运营维护阶段是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造价管理关系到建筑的长期运行成本。在运营维护阶段,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定期对建筑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设备更换成本。同时,要加强能源管理,通过安装智能能源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建筑的能耗情况,分析能源消耗规律,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例如,根据季节和使用需求,合理调整空调、照明等设备的运行时间和参数。此外,还要重视建筑的维修和改造,及时对建筑出现的损坏进行修复,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绿色建筑标准的前提下,合理控制维修和改造成本。

三、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难点与对策

(一)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难点

1. 成本控制难度大

绿色建筑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往往成本较高,且市场价格波动较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同时,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复杂,涉及多个阶段和多个方面,难以准确预估。

2. 技术标准不统一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尚不完善,不同地区、不同项目对绿色建筑的理解和要求存在差异,导致在造价管理过程中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

3. 专业人才匮乏

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既懂工程造价又熟悉绿色建筑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行业内此类专业人才匮乏,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难以满足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1.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

构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型,综合考虑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营成本和废弃处理成本,实现成本的动态管理和控制。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成本研究和分析,建立成本数据库,为项目成本估算和控制提供参考。

2. 完善技术标准和规范

加快制定和完善绿色建筑相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统一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和技术要求,为造价管理提供明确的标准和依据。加强对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准确理解和执行。

3.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开设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人才。企业要加强内部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绿色建筑技术和造价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同时,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明确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各阶段管理要点,如科学估算、方案优化、变更控制等,是实现成本控制与效益提升的核心。针对当前存在的成本管控难、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等问题,通过构建科学管理体系、完善标准规范、强化人才培养等措施,可提升管理水平。未来,还需持续探索创新,推动绿色建筑行业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霞 .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影响因素及要点分析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01):34-37

[2] 王 晓 娟 . 绿 色 建 筑 工 程 项 目 全 过 程 造 价 管 理 研 究 [J]. 陶瓷 .2023(02):191-193

[3] 廖文攀 , 陈润际 , 覃洁 . 绿色建筑工程项目全周期造价管理研究 [J].居业 .2024(02):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