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石油精神辉映沂蒙精神

作者

李霞 黄磊 张钰惠 吴佳谊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山东东营 257061

沂蒙精神起始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老区,是齐鲁大地红色血脉的生动凝聚,在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沂蒙人民凭借“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无私奉献,与党政军民齐心协力、并肩浴血奋战,生动诠释着党同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和血肉联系。在奋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时代,对能源石油行业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实施绿色低碳行动中也同时具有导向、激励和巨大的精神引领和思想启迪作用。

一、沂蒙精神与石油精神的核心内涵

沂蒙精神:以血肉情深铸就的信仰传承灯塔

2021 年 9 月,沂蒙精神被中宣部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2022 年春,经党中央批准,沂蒙精神基本内涵正式表述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从孟良崮战役中 32 万支前民工用小推车搭建起后勤保障线,到“沂蒙六姐妹”“红嫂”群体不顾自身安危护佑子弟兵,沂蒙精神见证了党与人民如同鱼水般紧密相连的深厚情谊,彰显出忠诚担当与家国大义,成为激励后世为理想信念拼搏奋斗的红色灯塔。

石油精神:能源突围中铸就的使命担当华章

石油精神乃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石油工作者在为祖国石油工业持续不懈奋斗进程里所缔造的行业精神,它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 , 蕴含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丰富内涵 , 是石油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于石油人身上的呈现与映射。

二、石油精神与沂蒙精神的时代共鸣:内在逻辑与价值契合

石油精神与沂蒙精神虽生长于不同土壤,但二者有着深刻的内在共鸣,皆以爱党爱国为魂、以实干奉献为骨,沂蒙人民“最后一粒米做军粮”的赤诚与石油人“为国分忧”的担当,共同诠释了红色精神的实践品格。探本究源可见,石油精神是中国石油人弘扬沂蒙精神、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实践产物。

(一)精神内核的高度统一

追溯其根源,沂蒙精神与石油精神均深深扎根于党的领导以及人民的不懈奋斗之中,二者蕴含着“忠诚报国、奉献担当”这一共同的内核,沂蒙精神呈现出人民对于党领导革命的拥护之情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它是党群一心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拼搏所形成的精神结晶,石油精神则彰显了石油人听从党的指挥,为国家能源安全以及工业发展奉献一切的坚定决心。这两种精神都将“国家至上、人民至上”作为价值底色,在不同的历史场景之下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以及对国家使命的担当,成为激励当代青年爱国奋斗的精神源泉。

(二)时代价值的互补共进

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沂蒙精神和石油精神共同发力,为发展注入能量,沂蒙精神包含群众路线和团结奋斗的理念,能为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诸多领域提供精神指引,凝聚多元主体的力量,石油精神专注于产业报国和科技攻关,契合能源转型、科技自立自强的需求,推动能源行业创新发展。面对复杂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新挑战,沂蒙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团结伟力,石油精神驱动能源产业取得突破,保障发展根基,二者相互补充、共同进步,为民族复兴筑牢精神与物质双重支撑,成为应对时代课题的“精神合力”。

(三)实践传承的主脉引领与协同赋能

沂蒙精神以深厚的群众根基,成为红色精神实践传承的重要主脉。从革命年代全民支援前线,到新时代助力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其“人民性”特质为各类精神落地提供了土壤。这种以群众为主体的实践逻辑,为石油精神传承提供了参照——石油人“苦干实干”的担当,融入沂蒙精神的群众动员力,能在能源攻关中凝聚更广泛支持。沂蒙精神筑牢凝聚根基,石油精神提升实践效能,共同让“忠诚奉献”的内核在时代中愈发鲜活。

三、石油精神传承辉映沂蒙精神:绿色低碳语境下的践行路径

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时代共识的当下,石油精神对沂蒙精神的传承与辉映,需紧扣绿色生态使命,应对气候变,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共生,从实践维度推动精神落地。

(一)溯源精神根脉,锚定绿色内核

深挖沂蒙精神“无私奉献”与石油精神“实干担当”的共通基因,临沂作为其主要发源地,将这一精神转化为生态治理动力。聚焦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梳理两者在“服务国家战略、赋能生态发展”上的价值契合。通过整理沂蒙老区支援革命的奉献史,对比石油行业从能源攻坚到绿色转型的实践,推动群众从靠山吃山转向养山富山,提炼“以奉献护佑发展、以担当回应时代”的精神传承逻辑,为绿色实践筑牢思想根基。

(二)链接产业实践,赋能绿色行动

依托石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反哺沂蒙地区生态发展。一方面,推动石油企业绿色转型经验下沉,助力沂蒙地区传统产业(如农业、轻工业)融入低碳理念,打造“红色文旅 + 绿色能源”示范项目,让沂蒙地区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另一方面,组织石油领域科研力量,为沂蒙地区能源升级、污染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以石油人的“攻坚实干”,延续沂蒙精神“倾其所有”的奉献底色,在绿色实践中诠释精神传承。

(三)凝聚青春力量,践行双碳使命

发动青年群体成为精神传承与绿色实践的桥梁。鼓励石油院校学生走进沂蒙红区,开展“绿色低碳宣讲+ 红色精神研学”活动,用石油精神讲好沂蒙故事,用行动践行“青春心向党”的使命;同时,引导沂蒙青年学习石油行业绿色转型经验,参与生态项目实践。高校系统化的实践育人体系为沂蒙精神与绿色理念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而青年学子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与成长蜕变则彰显了这种融合的深远影响。让青春力量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绿色使命”中迸发,以实际行动让沂蒙精神与石油精神,在双碳时代绽放新光彩。

参考文献

[1] 郭加书 , 蔡娜娜 . 乡村振兴呼唤沂蒙精神与高校人才培养融合[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36):6.

[2] 李文欣 . 石油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必然逻辑探析 [N]. 科学报 ,2025-07-07(B02).

[3] 戴厚良 . 守正创新赋予石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N]. 中国石油报 ,2025-04-14(001).DOI:10.28716/n.cnki.nshyo.2025.000752.

[4]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 . 沂蒙老区乡村振兴报告 (2022)[R].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2022.

[5] 中国石油集团 . 绿色低碳发展白皮书 (2023)[R]. 北京 :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23.

[6] 大庆油田党委宣传部 . 铁人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研究 [J]. 石油政工研究 ,2020(3):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