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作者

王龙凤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北二环东路17 号 身份证号码:210882198209153926

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建筑工程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建筑施工质量作为建筑行业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寿命,还影响着建筑企业的声誉和市场竞争力。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施工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部分建筑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控制流程,导致质量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同时,质量检查和验收环节存在漏洞,对质量问题的发现和处理不及时,无法有效保证施工质量。

(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施工涉及多个专业和工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然而,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操作不规范,容易出现质量问题。此外,一些质量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足,缺乏质量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难以对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三)材料质量把控不严

建筑材料是建筑施工的物质基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但在实际采购过程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降低成本,选择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者对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审查不严格,导致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在材料进场验收和存储过程中,也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如验收标准不明确、存储条件不符合要求等,影响了材料的质量。

(四)施工工艺和设备落后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施工工艺和设备不断涌现。但部分建筑企业由于资金、技术等原因,仍然采用传统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施工效率低下,质量难以保证。此外,对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应用不够重视,缺乏相应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导致施工人员无法熟练掌握新的施工方法。

(五)外部环境因素影响

建筑施工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如天气、地质条件等。恶劣的天气条件,如暴雨、大风、高温等,可能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地质条件复杂的地段,如软土地基、滑坡地带等,需要采取特殊的施工措施,否则容易引发质量问题。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在施工前对外部环境因素的考虑不充分,缺乏相应的应对措施。

二、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企业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流程。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质量责任,将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岗位,形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良好氛围。加强对质量检查和验收环节的管理,严格执行质量检查标准和验收程序,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二)提高人员素质

(1)加强施工人员培训:建筑企业应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应包括施工工艺、操作规程、质量标准、安全知识等方面,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施工技术和安全要求。

(2)提升质量管理人员能力:加强对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质量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鼓励质量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提升其专业素养。同时,建立质量管理人员考核机制,对其工作业绩进行定期考核,激励其积极履行职责。

(三)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1)加强材料采购管理:建筑企业应建立严格的材料采购制度,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在采购过程中,要对材料的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确保采购到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同时,要与供应商签订质量保证协议,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2)规范材料进场验收和存储:加强对材料进场验收环节的管理,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对材料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等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场。在材料存储过程中,要根据材料的性质和特点,采取相应的存储措施,确保材料的质量不受影响。

(四)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建筑企业应加大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的施工方法和设备操作技能。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五)加强外部环境因素应对

(1)做好施工前勘察和设计:在施工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勘察和设计工作,充分了解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应急预案。对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外部环境因素,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2)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根据天气情况和施工进度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施工。同时,要加强对施工进度的监控和管理,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三、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监督与保障

(一)政府监管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的资质审查和市场准入管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加大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查和抽查力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查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二)社会监督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建筑施工质量监督,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充分发挥媒体、公众等社会力量的监督作用,对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曝光,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建筑施工质量的良好氛围。

(三)企业自律

建筑企业应加强自律,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建立健全内部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自我检查。定期对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质量管理工作方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人员、材料、工艺、设备、环境等多个方面。当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人员素质、严格把控材料质量、推广应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加强外部环境因素应对以及强化监督与保障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水平,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应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为社会提供更多优质的建筑工程。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韩慧芳 .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工业 A.2024(02):0061-0064

[2] 高国峰 .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10):119-122

[3] 曹 辉 . 建 筑 施 工 质 量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J]. 质 量 与 市场 .2023(14):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