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
成起
西安市未央区广运潭大道 1918 号 身份证号码:610104199008150034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推进,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攀升,工程造价管理关乎项目效益、质量与进度。传统模式侧重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致使投资失控、成本超支。全过程造价管理秉持动态、全面管控理念,覆盖项目投资决策至竣工结算各环节,可提升造价管理科学性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对推动建设项目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意义重大。
一、全过程造价管理概述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进行预测、控制、核算和分析,以实现项目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确保项目在既定的投资限额内高质量完成,并取得最佳的投资效益。它涵盖了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等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对各阶段造价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全面把控。
二、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应用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应用
投资决策阶段是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起始阶段,也是决定项目投资成败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依据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需求和建设规模,结合市场调研和相关数据资料,对项目的投资进行科学估算。通过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选择最优的建设方案,合理确定项目的投资估算,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同时,投资估算也是后续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投资效益和资金筹措。
(二)设计阶段的应用
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可达 75%-95% 。在设计阶段,造价管理人员应与设计人员密切配合,运用价值工程、限额设计等方法,在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造价分析和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同时,严格按照投资估算进行限额设计,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避免因设计不合理导致的成本增加。
(三)招投标阶段的应用
招投标阶段是确定工程承包价格的重要环节。在该阶段,造价管理人员要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为招标工作提供准确的造价依据。工程量清单应详细、准确地反映工程项目的内容和数量,避免出现漏项、错项等问题。在评标过程中,要对投标单位的报价进行认真分析和评审,不仅关注投标价格的高低,还要审查报价的合理性和完整性,防止低价中标后出现偷工减料或索赔等问题,确保中标价格合理、可靠。
(四)施工阶段的应用
施工阶段是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阶段。在施工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的数量和费用。对于必要的工程变更,要及时进行造价核算和评估,分析变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批。同时,要加强对工程进度款支付的管理,依据合同约定和工程实际进度,准确计算工程进度款,确保资金合理使用。此外,还应定期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工程造价处于可控状态。
(五)竣工结算阶段的应用
竣工结算阶段是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对建设项目的实际造价进行准确核算。在竣工结算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要认真审核竣工图纸、工程变更资料、现场签证等结算依据,确保结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要按照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对工程量进行仔细核对,对工程单价进行重新审查,防止出现高估冒算等问题。通过准确编制竣工结算报告,最终确定建设项目的实际造价,为项目的财务决算和投资效益分析提供依据。
三、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管理理念滞后问题突出,部分建设单位及管理人员固守传统模式,片面聚焦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忽视投资决策与设计阶段的关键作用,缺乏系统思维,导致各阶段工作衔接与协同不足,易引发投资失控、成本超支等问题。
其次,各参与方间沟通协调机制缺失,设计单位未充分考量施工成本,施工阶段频繁变更设计,造价咨询单位职责模糊,严重影响造价管理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再者,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仍占主导,即便引入软件也存在功能局限、数据难以共享的问题,形成信息孤岛,降低管理效率。最后,专业人才匮乏,高校课程与实践脱节,企业培训体系不完善,难以培养出兼具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无法满足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实际需求。
四、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设项目中的优化策略
(一)更新管理理念
建设单位及管理人员需强化对全过程造价管理重要性的认知,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通过加强知识学习与宣传,提升全员造价管理意识。在项目推进中,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统筹各阶段造价管理,实现动态化控制。同时,构建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体系,清晰界定各部门、人员职责权限,保障造价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充分发挥全过程造价管理效能。
(二)加强阶段协同
为提升全过程造价管理效果,需强化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沟通协作。项目前期,建设单位牵头组织设计、造价咨询等单位深入交流,明确建设目标与造价控制要求,保障设计方案兼顾功能与成本。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及时反馈工程进展与问题,便于调整造价策略。同时,搭建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阶段造价信息实时传递,打破信息壁垒,增强管理协同性与工作效率。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
加大对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引进和开发先进的工程造价管理软件和信息系统。建立统一的信息化标准和平台,实现各参与方之间的数据共享和系统集成,打破信息孤岛。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项目造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为造价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加强对信息化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造价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
(四)培养专业人才
为培养适应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高校与企业需协同发力。高校应优化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确保人才培养贴合行业需求。企业则要构建完善培训体系,通过内训、外学及鼓励考证等方式,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同时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改善待遇、拓宽发展空间,以此吸引并留住人才,为全过程造价管理筑牢人才根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在建设项目中意义重大。通过科学管控项目全阶段造价,可合理确定和控制成本,提升投资效益与项目质量。尽管当前应用存在理念滞后、协同不足、信息化低、人才匮乏等问题,但随着管理理念革新、协同强化、信息化推进及人才培养,其将在建设项目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建设项目管理升级与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 海 涓 . 施 工 企 业 的 项 目 全 过 程 成 本 管 理 [J]. 中 国 集 体 经济 ,2023(17):46-49
[2] 谷 强 . 建 筑 施 工 企 业 项 目 全 过 程 成 本 管 理 探 讨 [J]. 财 会 学习 ,2023(15):119-121
[3] 刘程成 . 建筑安装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协调管理策略研究 [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1):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