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实践
翟海威
天津市红桥区大明道梦和园 身份证号码:132826198004250619
引言
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关键部分,关乎项目工期、成本与质量。传统方法多依赖二维图纸和经验,存在信息难共享、协同效率低、进度计划调整难等问题。如今建筑项目规模扩大、复杂度提升,传统方法已难满足需求。BIM 技术带来新机遇,其通过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实现建筑信息集成与共享,为建筑施工进度管理提供了更直观、精准且高效的管理手段。
1.BIM 技术概述
BIM 技术是一种基于三维数字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它将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如几何信息、物理信息、功能信息等)集成在一个模型中,实现了建筑信息的数字化表达和管理。BIM 技术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等特点,能够为建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支持。
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BIM 技术可以将进度计划与三维模型相结合,形成 4D 进度模型。通过 4D 进度模型,管理人员可以直观地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度情况,及时发现进度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同时,BIM 技术还可以实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施工冲突。
2.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2.1 进度计划编制
传统的进度计划编制主要依赖于二维图纸和经验,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计划不合理等问题。利用BIM 技术,可以根据三维模型自动生成进度计划。首先,在 BIM 软件中定义各个施工任务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持续时间,然后将这些任务与三维模型中的构件进行关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直观地看到每个构件的施工时间和顺序,避免了传统方法中容易出现的任务遗漏和时间冲突问题。
例如,在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中,利用 BIM 技术编制进度计划时,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楼层的施工顺序以及各个专业(如土建、机电、装饰等)之间的交叉作业情况。同时,BIM 软件还可以根据进度计划自动生成甘特图、网络图等进度图表,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查看和分析。
2.2 进度监控与调整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将实际进度数据与 4D 进度模型进行对比,可以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度情况。利用移动设备(如平板电脑、手机等)采集现场的实际进度信息,如构件的安装完成情况、施工人员的数量等,并将这些信息上传到BIM 管理平台。平台会自动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生成进度偏差报告。
如果发现进度偏差,管理人员可以根据 BIM 模型中的信息分析原因,并及时调整进度计划。例如,如果某个施工任务由于材料供应问题导致进度滞后,管理人员可以在 BIM 模型中查找可替代的材料供应商,并调整后续任务的开始时间,以确保项目总工期不受影响。同时,BIM 技术还可以模拟进度调整后的效果,帮助管理人员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
2.3 资源管理
BIM 技术可以实现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在 BIM 模型中,可以为每个施工任务分配相应的资源(如人力、材料、设备等),并实时跟踪资源的使用情况。通过与进度计划的关联,可以预测不同阶段的资源需求,提前做好资源调配工作。
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中,利用 BIM 技术进行资源管理时,可以根据进度计划提前安排材料的采购和运输,避免材料积压或缺货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根据施工人员的技能和数量,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提高施工效率。此外,BIM 技术还可以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维修需求,减少设备闲置时间。
2.4 协同工作
建筑施工涉及多个专业和部门,协同工作是保证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BIM技术提供了一个协同工作的平台,各专业人员可以在同一个 BIM 模型中进行设计和施工管理。通过 BIM 模型,各专业之间可以实时共享信息,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和施工问题。
例如,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土建、机电和装饰等专业人员可以在 BIM 模型中进行协同设计,确定管道、电缆桥架等的布置位置,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碰撞和返工现象。同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业主等各方也可以通过 BIM 管理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解决项目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项目的协同效率。
3.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3.1 存在的问题
(1)技术人才短缺:BIM 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建筑专业知识又懂 BIM 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目前,建筑行业 BIM 技术人才相对短缺,制约了 BIM 技术在进
度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2)软件兼容性问题:目前市场上有多种 BIM 软件,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困难,影响了 BIM 技术的协同工作效果。
(3)数据更新不及时:在施工过程中,实际进度数据和资源使用情况需要及时更新到 BIM 模型中。然而,由于现场数据采集和传输的不及时,导致 BIM模型中的信息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影响了进度管理的准确性。
(4)成本较高:BIM 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软件、硬件和培训成本。对于一些小型建筑企业来说,成本较高,难以承受。
3.2 改进措施
(1)加强人才培养:建筑企业应加强对 BIM 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开展培训课程、组织技术交流等方式,提高员工的 BIM 技术水平。同时,高校也应加强BIM 技术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BIM 技术专业人才。
(2)推动软件标准化:行业协会和相关部门应加强 BIM 软件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统一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提高软件的兼容性,促进BIM 技术的协同工作。
(3)建立数据更新机制:建立完善的数据更新机制,确保现场实际进度数据和资源使用情况能够及时、准确地更新到 BIM 模型中。可以采用移动终端、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4)降低成本: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 BIM 技术的建筑企业给予一定的补贴和支持,降低企业的应用成本。同时,软件开发商也应不断优化软件性能,降低软件价格,提高软件的性价比。
4. 实际案例分析
以某医院建设项目为例,该项目采用了 BIM 技术进行建筑施工进度管理。在项目前期,利用 BIM 技术编制了详细的进度计划,并通过 4D 进度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移动设备采集现场的实际进度信息,并实时上传到 BIM 管理平台。平台自动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发现部分楼层的机电安装工程进度滞后。
管理人员根据 BIM 模型中的信息分析原因,发现是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和施工人员数量不足导致的。针对这些问题,管理人员及时调整了进度计划,增加了施工人员数量,并与材料供应商沟通协调,加快了材料的供应速度。同时,利用BIM 技术对调整后的进度计划进行了模拟,确保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可行。
通过 BIM 技术的应用,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进度偏差问题,保证了项目的总工期。同时,BIM 技术还提高了各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效率,减少了施工冲突和返工现象的发生,降低了项目成本。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 技术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优势显著,能提升进度计划编制精准度,强化进度监控与调整,实现资源动态管理,促进专业协同。但目前存在技术人才短缺、软件兼容差、数据更新滞后、成本较高等问题。可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推动软件标准化、建立数据更新机制、降低成本等改进措施提升应用水平。随着技术发展完善,BIM 技术将在进度管理中发挥更大作用,助力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帅 . 论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性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17):84-86
[2] 陈卓 .BIM 技术在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J]. 新材料·新装饰 ,2023,5(7):191-19
[3] 张晓清 .BIM 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J]. 四川建材 ,2023,49(1):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