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建筑工程检测中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研究

作者

余为富

浙江华超检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1700

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非常重要,我们需要不断检查和诊断建筑设施的质量。我们使用一种叫作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工具,能精确、高效地对建筑物进行质量检查,而不会干扰建筑物的正常使用。然而,这种方法比较复杂,很多人都不能很好地理解,也不能运用。因此,必须加强对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

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概述

(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定义与分类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是指在不破坏待测材料或构件完整性的前提下,通过不同物理方法和手段对其进行检测、评估和诊断的技术手段。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按其检测方式及原理可分为声波检测、电磁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在这些方法中,声波检测主要采用超声波、冲击波等技术,利用声波在物质中的传播速率及衰减,对物质的内部结构及缺陷进行探测;电磁检测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原理的探伤方法,它包括涡流探伤、磁粉探伤等。然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根据材料的热耗散特征及温度场分布,来探测材料内部的异常状态。

(二)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主要通过利用物质对射频、磁场、声波、光波等的响应特性,获取被测对象内部结构信息,对材料的缺陷及性质进行评价。其中,回声检测是利用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及反射状态,以获得结构的信息;而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是通过将被测物体的红外热像映射到被测物体表面的温度场,从而实现对缺陷位置的识别。总之,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在无损情况下,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和监控。

二、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一)各种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回声检测主要应用于混凝土结构中隐蔽裂缝的检测,通过发送超声波探测信号并记录回波信号的方式,可以准确定位和评估裂缝的大小和形态。而红外热像探测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探测手段,可以通过探测建筑物表面的红外热图像,从而对建筑物内的隐水渗入进行快速诊断与定位。高频电磁感应法是一种常用的对金属构件进行锈蚀监测的方法,它是利用其产生的电磁信号,对其进行监测,以确定其具体的腐蚀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的维护。超声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它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方法。

(二)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效果及价值评估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发挥了显著效果。通过回声检测和红外热成像检测等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检测出建筑结构中的裂缝、水分渗透和腐蚀等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及安全性。这些技术不仅能及时发现潜在隐患,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防止失效,降低维护费用,从而提升建设项目的工作效率与可靠性。在建设项目中采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可以保证项目的质量,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限制与挑战

(一)现场应用中的限制与挑战

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现场应用中存在一些限制与挑战。不同的非破坏性检测技术针对的对象、问题各不相同,应慎重选用,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噪声、粉尘等环境因素会对检测装置的工作产生干扰,从而导致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下降。此外,目前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方法在探测深度和分辨率上都有一些局限,不能满足各种复杂环境的探测要求。设计人员必须从工程技术特征与现场条件出发,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提升其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效能。

(二)对改进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策略与建议

在改进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其他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建立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提高技术的统一性和可比性,增强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另外,应加强对设备和仪器的更新和维护管理,提升设备性能和稳定性,保障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加强人员培训与技能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素养,保证技术的正确应用和解读,有效应对工程质量和安全隐患。

四、未来展望

(一)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研发趋势

在未来展望中,非破坏性检测技术的研发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检测精度和深度,推动技术与建筑工程的深度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检测过程。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非破坏性检测技术有望实现更高效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提供更精准的检测结果。随着建筑工程结构复杂性的增加,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还将朝着多模态、多尺度、多源数据融合的方向发展,形成更为全面和准确的检测手段,以满足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要求。

(二)加强人员培训与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要促进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化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因此,要想解决日趋复杂化、多元化的建筑物结构病害,就必须加强其专业素质的培训与提升,引导其紧跟产业科技发展的脚步。为了更好地满足建设项目质量检验的需要,对工程质量进行了更好地保证。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将成为未来建筑工程领域NDT 技术发展的双驱动力。

结论:

根据研究结果,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表明其在预防和解决裂缝、水分渗透、腐蚀等问题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提高了工程的效率和安全性。应用 NDT 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隐藏在建筑结构内部的问题,从而避免了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隐患。研究还揭示了 NDT 在建筑工程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如在特定环境下检测精度下降,设备维护成本较高等问题。为此,本文从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有助于提升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将预防性维护与故障诊断有机结合,保障建设项目的质量与安全。在今后的日子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非破坏性检测技术还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建设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刘露 . 无损检测技术在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12):105-107.

[2] 李汉雄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无损检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4(17):76-78.

[3] 莫桂旭 .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中的结构检测技术应用研究 [J]. 新城建科技 ,2024,33(04):38-40.

[4] 王扬 . 道路桥梁试验检测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 [J].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4,5(21):127-129.

[5] 周承烜 . 公路与桥梁试验检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建材发展导向 ,2024,22(16):40-42.DOI:10.16673/j.cnki.jcfzdx.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