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桥梁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分析
宋涛
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岩门村五组 身份证号码:431226199308300939
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发展,道路桥梁建设规模扩大,对其承载能力、耐久性和稳定性要求提高。预应力技术因能抵消构件使用阶段拉应力、提升抗裂性与承载能力,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但实际施工中,该技术存在操作不规范、管道安装质量差等问题,影响应用效果。因此,深入研究其应用要点、剖析现存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对保障道路桥梁工程质量、推动交通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预应力技术的原理与优势
(一)预应力技术的原理
预应力技术是在道路桥梁构件制作过程中,通过张拉高强度的预应力筋,对混凝土构件预先施加压应力。当构件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外荷载时,首先要抵消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然后才会产生拉应力。这样可以有效控制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出现和扩展,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以简支梁为例,在梁体浇筑混凝土前,布置好预应力筋,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梁体受拉区预先受到压应力。当梁体承受车辆荷载等外荷载时,梁体受拉区产生的拉应力会先与预先施加的压应力相互抵消,从而延缓裂缝的产生,提高梁体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二)预应力技术的优势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优势显著。其一,能大幅提升构件抗裂性能,通过预先施加压应力,有效抑制受拉区裂缝产生与发展,延长构件使用寿命;其二,显著增强承载能力,使构件受荷前处于受压状态,承受外荷载时可抵御更大拉力,契合现代交通重载化需求;其三,可缩小构件截面尺寸、减轻自重,在满足承载要求下减小构件规格,降低造价,且利于桥梁美观设计;其四,预应力构件刚度大,受荷变形小,有效保障结构稳定性,为行车营造平稳、安全的通行环境,在道路桥梁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一)在桥梁梁体施工中的应用
在桥梁梁体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以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为例,在梁体预制过程中,首先要进行预应力筋的布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的数量、规格和布置形式,一般采用曲线配筋或直线配筋。在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将预应力管道准确安装固定,确保管道位置准确、顺直,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发生偏移。待混凝土浇筑并达到设计强度的一定比例后,进行预应力筋的张拉。张拉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张拉应力和伸长量,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进行操作,确保梁体各部位受力均匀。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孔道压浆,以保护预应力筋,防止锈蚀,并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更好地协同工作。通过预应力技术的应用,简支梁桥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有效承受车辆荷载的反复作用。
(二)在桥梁墩台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墩台施工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一些高墩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墩台,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增强墩台的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在墩台内部设置预应力筋,对墩台施加预压应力,提高墩台的抗剪和抗弯性能。例如,在跨海大桥的桥墩施工中,由于桥墩要承受海水的冲刷、风浪的作用以及上部结构传递的巨大荷载,采用预应力技术可以有效抵抗这些外力,保证桥墩的稳定性。同时,预应力技术还可以减小墩台的截面尺寸,降低材料用量,提高施工效率。在预应力筋的布置和张拉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墩台的受力特点和边界条件,确保预应力的施加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三)在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路面施工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关注。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裂缝、断板等病害,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预应力混凝土路面施工中,通过在路面结构层内设置预应力筋,对路面施加预压应力,使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处于受压状态,从而抑制裂缝的产生。预应力筋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路面的设计要求和交通荷载情况进行选择,常见的有纵向预应力、横向预应力或纵横向预应力结合的方式。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预应力筋的张拉工艺和锚固质量,确保预应力的有效传递。预应力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耐磨性能,能够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减少路面的维修养护成本。
三、预应力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在预应力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影响效果发挥的问题。施工工艺控制方面,预应力筋张拉应力与伸长量把控关键,然而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一、张拉设备精度欠佳,常致使张拉应力失准、伸长量偏差大,预应力施加不当,削弱构件承载能力与耐久性。预应力管道安装时,位置偏移、密封性差等状况频发,这会造成预应力筋张拉受力不均,甚至管道堵塞,阻碍正常张拉与压浆,降低技术应用成效。预应力筋锚固与保护环节也不容小觑,锚固区混凝土振捣不实、锚固装置质量不达标,易引发锚固失效;压浆不饱满、不及时,则会使预应力筋锈蚀,严重威胁结构安全,这些问题都亟需解决以保障预应力技术良好应用。
(二)解决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熟悉预应力技术的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掌握张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确保张拉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其次,严格控制预应力管道的安装质量。在安装过程中,采用定位钢筋准确固定管道位置,确保管道顺直、无弯折;加强管道的密封性检查,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水泥浆渗入管道,造成堵塞。同时,选用质量合格的锚固装置,并确保锚固区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加强振捣,保证锚固区混凝土密实;在张拉完成后,及时进行压浆,确保孔道内浆液饱满,保护预应力筋不受锈蚀。此外,还应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测和监控,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对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伸长量、管道位置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预应力技术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预应力技术作为道路桥梁施工中的重要技术,凭借其独特的原理和显著的优势,在道路桥梁工程的各个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对提高道路桥梁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施工工艺控制、管道安装质量、锚固和保护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严格控制施工质量、加强质量检测和监控等措施,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充分发挥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在未来的道路桥梁建设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预应力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为我国交通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推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向更高水平迈进。
参考文献:
[1] 曾品付 , 樊润凭 .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四川水泥 .2024(09):167-169
[2] 赵望成 .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10):0103-0106
[3] 毛文华 . 预应力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有效应用分析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09):0055-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