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
郑晓蕾
陕西铁路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引言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构成要素。人力资本理论指出,对人力的投资能够产生经济效益,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有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新时代背景下,企业面临着人才竞争加剧、员工需求多元化等挑战,传统的人才激励机制已难以满足企业发展需求。股权激励、职业发展双通道等新型激励模式不断涌现,如何基于人力资本理论构建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提升员工绩效与企业创新能力,进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 人力资本理论与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
1.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人力资本理论由舒尔茨和贝克尔等学者提出,该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资本,如劳动者的知识技能、文化技术水平与健康状况等。人力资本是企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与物质资本不同,人力资本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企业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和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1.2 人才激励机制创新的必要性
传统的人才激励机制往往以物质奖励为主,忽视了员工的精神需求和职业发展。在新时代,员工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他们不仅关注物质待遇,还注重工作环境、职业发展机会、自我实现等方面。因此,企业需要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满足员工的不同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股权激励和职业发展双通道等新型激励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
2. 股权激励对员工绩效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
2.1 研究假设
假设 1 :股权激励对员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能够使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分享企业的利润和成长,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假设 2 :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2.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了 100 家实施股权激励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企业涵盖制造业、信息技术业、金融业等多个行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有效回收率为85% 。问卷内容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等)、股权激励情况(如是否持有股权、持股比例、股权激励方式等)、员工绩效(采用 5 点量表,从工作完成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主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和企业创新能力(通过研发投入占比、专利数量、新产品推出数量等指标衡量)等方面。同时,本研究还收集了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和创新指标数据,数据来源包括企业年报、官方网站以及专业数据库。
2.3 实证结果分析
统计分析问卷与财务数据发现,股权激励与员工绩效、企业创新能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员工绩效方面,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的员工绩效平均得分4.2 分(满分5 分),显著高于未实施企业的3.5 分;回归分析显示,股权激励强度(持股比例)每增加 1%,员工绩效得分平均提高 0.15 分,证实该模式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与创造力。企业创新能力层面,实施股权激励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 8% ,年均新增专利 15 项、新产品 5 个;未实施企业相应数据仅为 5%、8 项和 2 个。回归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强度每增加1%,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0.3 个百分点,专利年新增 0.8 项,新产品年增 0.3 个。可见,股权激励不仅有助于吸引、留存人才,还能推动企业技术与管理创新,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
3. 职业发展双通道对员工绩效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实证分析
3.1 研究假设
假设 3 :职业发展双通道对员工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发展双通道能够满足员工的不同职业发展需求,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提高
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假设 4 :职业发展双通道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职业发展双通道能够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促进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动和知识共享,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同样采用问卷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选取了 80 家实施职业发展双通道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样涉及多个行业。发放问卷 8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720 份,有效回收率为 90% 。问卷内容涵盖员工对职业发展双通道的认知(如是否了解双通道、对双通道的满意度等)、员工绩效(评估方式同上)以及企业创新能力(指标衡量同上)等方面。此外,收集了企业的相关数据,如员工流失率、创新项目数量等,数据来源与企业年报、内部资料及专业数据库。
3.3 实证结果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职业发展双通道与员工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具体如下:
员工绩效方面:实施职业发展双通道的企业员工绩效平均得分为 4.1 分,未实施的企业员工绩效平均得分为 3.3 分。回归分析显示,员工对职业发展双通道的满意度每提高1 个单位(采用5 点量表衡量),员工绩效得分平均提高0.2分。这说明职业发展双通道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成就感,进而提升员工绩效。
企业创新能力方面:实施职业发展双通道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平均为 10% ,创新项目数量平均每年 6 个;未实施的企业员工流失率平均为 18% ,创新项目数量平均每年 3 个。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员工对职业发展双通道的满意度与企业创新项目数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满意度每提高 1 个单位,创新项目数量平均每年新增 0.5 个。这表明职业发展双通道能够促进企业内部的人才流动和知识共享,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探讨了股权激励和职业发展双通道等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对员工绩效和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激励机制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员工绩效,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和员工需求,构建长效的人才激励体系,综合运用股权激励、职业发展双通道等多种激励方式,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员工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企业需要持续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胡绪志 , 耿鹏 , 李忠 . 新时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路径研究 -- 以邯郸市企业为例 [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4(03):269-271
[2] 熊娜 . 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国有企业创新技术人才激励体系的实践与研究——以 M 国有企业为例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10):0188-0191
[3] 李萍萍 . 市场竞争环境下国有企业人才管理及技术人才激励机制研究[J].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0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