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马玲
金寨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六安 237000
引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各个行业,水电站领域也不例外。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作为保障水电站安全、稳定、高效运行的核心,引入智能化技术已成为必然趋势。智能化技术能够对水电站各类设备进行实时监测、精准控制与智能决策,有效提升系统的自动化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提高发电效率,增强水电站在能源市场中的竞争力。深入研究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对于推动水电行业智能化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智能化技术对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架构的优化
(一)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升级
传统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常采用集中式架构,单点故障风险高且扩展性差。智能化技术促使其向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升级。借助物联网,把水轮机、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等设备连为分布式网络。各设备节点配备智能传感器与控制器,可自主采集运行数据、本地控制,还能与中央控制系统交互数据。这一架构大幅提升系统可靠性,部分节点故障不影响整体运行,同时增强扩展性,方便接入新设备与拓展功能。
(二)智能感知与决策层构建
智能化技术助力构建智能感知与决策层。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如光纤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实时采集设备的运行参数、状态信息等。这些传感器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与智能感知能力,能够对设备的细微变化进行准确捕捉。采集到的数据通过高速通信网络传输至智能决策中心,智能决策中心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精准评估、故障预测以及优化控制决策。例如,通过对发电机定子绕组温度、振动等数据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智能决策系统能够提前预测定子绕组可能出现的绝缘老化、局部过热等故障,及时发出预警并调整运行参数,保障发电机的安全运行。
二、关键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1. 设备故障诊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水电站设备故障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机器学习的故障诊断模型,通过对大量设备运行数据的学习,能够建立设备正常运行与故障状态下的特征模型。例如,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变压器的电气参数、油温、油色谱等数据进行分析,训练出能够准确识别变压器绕组短路、铁芯故障、绝缘老化等故障类型的模型。当设备运行数据偏离正常特征模型时,系统能够快速诊断出故障类型与故障位置,为设备维护提供准确依据。
2. 运行优化控制
人工智能算法可用于水电站运行优化控制。以水轮机为例,通过建立水轮机运行特性模型,运用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智能优化算法,对水轮机的导叶开度、叶片角度等控制参数进行优化,使水轮机在不同水头、流量工况下都能保持高效运行。同时,结合电网负荷需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水电站机组的优化组合与负荷分配,提高水电站的整体发电效率。
(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1. 设备远程监控与管理
物联网技术实现了水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与管理。通过在设备上安装智能传感器与通信模块,将设备的运行数据实时传输至远程监控中心。运维人员可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参数变化等信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对设备进行远程操作与管理,如远程控制断路器的分合闸、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电流等。这不仅提高了运维效率,还减少了运维人员的现场作业量,降低了运维成本。
2. 设备状态实时感知与预警
物联网技术能够实时感知设备状态,并及时发出预警。智能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的振动、温度、压力等数据,当设备状态出现异常时,系统通过物联网通信网络立即向运维人员发送预警信息,包括故障类型、故障位置等。
(三)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1. 设备运行数据分析与挖掘
大数据技术可对水电站设备运行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与挖掘。水电站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海量的设备运行数据,包括电气参数、机械参数、环境参数等。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如数据聚类分析、关联规则挖掘等,能够从这些数据中发现设备运行的潜在规律、故障模式以及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
2. 辅助决策支持
大数据技术为水电站运行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设备维护数据、水文气象数据等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为设备维护计划制定、机组检修安排、水库调度决策等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基于大数据分析,预测设备的剩余使用寿命,合理安排设备维护与检修时间,避免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在水库调度方面,结合历史水文数据与实时气象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模型优化水库水位调节策略,提高水能利用率,增加发电量。
三、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位于西南山区某河流中段的光明水电站,装机容量 50 兆瓦,已稳定运行超 20 年。原自动化控制系统技术滞后,设备故障频发,月均故障达 10 次。水轮机平均运行效率仅 80% ,综合发电效率约 82%,每年运维费用高达 500 万元。为扭转局面,该水电站于 [ 具体年份 ] 引入智能化技术,全面升级自动化控制系统。
(二)智能化技术应用措施实施
构建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借物联网将 3 台水轮机、3 台发电机、2 台主变压器及众多断路器连接成网。各设备节点部署智能传感器与控制器,自主采集、初步控制数据并与中央系统交互。安装 50 余个传感器,搭建智能感知与决策层,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数据,实现精准评估、故障预测与优化决策。
基于机器学习构建故障诊断模型,以变压器为例,用超 1000 组历史数据训练,识别多种故障。运用智能算法优化水轮机运行参数与机组负荷分配。安装 30 套智能传感通信模块,实现设备远程监控管理,异常时 10 秒内预警。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近5 年设备运行数据规律。
投入 3 个月进行系统集成,对故障诊断模型、运行优化算法、物联网通信分别进行50 余次、30 余次、20 余次测试优化,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三)实施效果
智能化技术应用成效显著。设备月均故障次数降至 2 次,诊断准确率从70% 提至 95% ,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 500 小时延至 1500 小时。水轮机运行效率达 88% ,综合发电效率提升至 92% ,年发电量从2.5 亿千瓦时增至3.2 亿千瓦时。运维人员从 50 人减至 30 人,巡检维护时间缩短 62.5%。设备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为0,全面提升运行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化技术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应用,为提高水电站运营效率、增强安全性和推动能源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深入,智能化技术将在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关注智能化技术带来的网络安全挑战,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马艳丽 , 任江涛 . 盈丰水电站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改造 [J]. 自动化应用 .2021(09):102-105
[2] 涂思均 . 水电站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改造安装与调试研究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09):0087-0090
[3] 吴新宇 . 水电站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建设 [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11):06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