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数字赋能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创新实践

作者

曹婧

河北省石家庄市八一小学 050000

引言

数字化背景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新技术、新设备、新应用的产生与迭代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一方面,数字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灵活性和互动性 ; 另一方面,丰富和便捷的在线教育资源 , 为创新教学方法 , 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数字化背景下,教师应当灵活运用数字技术创新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技术手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助学作用。

一、创设真实语境,激发表达动机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数字工具能够直观再现生活场景,将抽象的语言学习转化为可观察、可体验的具体情境,有效降低理解难度,并为学生运用语言提供自然的支撑点。这种基于场景的学习方式,能显著提升学生的参与意愿和表达信心。

以冀教版Unit 1 At the airport教学为例,教师可使用投影设备(或数字电视)展示机场实景图片组。这组图片包含值机柜台、安检通道、登机口等核心场景的高清照片,每张照片都标注了对应的英文名称。当学生看到熟悉的行李箱传送带、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等画面时,会自然联想到真实生活经验。教师随即组织两人一组的角色扮演活动,其中一人扮演旅客,另一人扮演地勤人员。在画面的持续提示下,学生能够轻松进入情境。观察到值机柜台画面的学生 A 会主动询问:Where can I check in?,对应画面的学生 B 则指着照片位置回答:Hereis the check-in counter.。当投影切换到登机口画面时,学生 B 很自然地用 Yourgate is B12 来回应同伴 Where is the gate? 的提问。整个过程中,投影画面就像无声的台词提示卡,既避免了学生因遗忘场景而产生的表达障碍,又保证了对话练习的连贯性。

二、实现即时反馈,优化教学过程

数字工具具备快速收集和处理学习数据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实时、可视化的反馈信息,使教学决策更加精准高效,有效优化教学进程。其中,冀教版School rules 的教学实践清晰展现了这一点。本单元涉及理解并运用表示学校规则的常见标识和英文表达,如“Be quiet”(保持安静)、“Don’t shout”(不要大声喊叫)等。学习这些规则后,教师需要快速评估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不同标识符号所对应的具体规则含义。这时,利用班级优化大师或希沃白板等课堂互动软件的即时答题功能,就能高效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件中设计一道选择题,例如:屏幕上呈现问题“Which sign means‘Be quiet’?”,下方提供三个直观的符号选项:(A) 一个红色的禁止符号( 0 ),(B) 一个手指放在嘴前的“嘘”表情( ),(C) 一个禁止手机的符号( ∘ledast )。题目通过软件系统推送到学生手中的平板电脑或课堂应答器上。

学生在自己的设备上查看题目,思考后选择他们认为正确的答案(如按下A、B 或 C 键)。当所有学生提交答案后,系统瞬间完成统计。教师端的大屏幕上立即以清晰的柱状图或饼状图形式,展示出全班学生的答题情况:总人数、选择每个选项的具体人数和百分比、正确率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系统能清晰显示出哪些学生答错了,以及他们具体选择了哪个错误选项。教师可通过大屏幕上的数据图表,立刻精准把握学情。例如,如果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选择了错误选项 ),而正确答案是B( ),且错误集中在将“Be quiet”误认为是“禁止”某种行为(符号 0 通常表示禁止),而非具体的“保持安静”动作(符号 )。教师就能立即意识到,学生可能对“Be quiet”这一具体规则与通用禁止符号之间的区别存在混淆,特别是可能与“Don’t shout”等表达产生混淆。基于这一即时反馈,教师无需等待课后批改作业,就能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教学。这种基于实时数据作出的教学调整,直击学生困惑点,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确保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

三、支持协作探究,深化语言运用

数字平台为课堂教学带来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为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协同探究与成果共创提供了便捷的技术支持。这种协作过程本身,就是深化语言理解、锻炼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比如在 Jobs 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名为“Our Dream Jobs”(我们的梦想职业)的小组合作任务。这个任务的核心是让学生运用所学关于职业的词汇(如 doctor, teacher, policeman, cook,driver)和相关句型(如“I want to be a...”,“He/She helps people by...”),共同完成一份介绍不同职业的数字化海报或简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班级常用的在线协作工具,例如腾讯文档或希沃云课堂提供的共享空间。每个小组拥有一个独立的在线文档或页面。小组成员在课堂上或约定的时间内,可以同时在线上进行分工合作:有的学生负责在网络上查找他们感兴趣的梦想职业的清晰图片(如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拿着粉笔的老师、正在执勤的警察),并将图片插入文档;有的学生负责用英文写一句或几句简短介绍,描述这个职业是做什么的(“A doctor helps sick people.”,“Ateacher teaches students.”);有的学生甚至可以利用平板或手机的录音功能,录制一句小组成员用英语表达自己职业梦想的音频,并将音频文件链接或直接嵌入文档中。整个协作过程在同一个共享文档中进行,每个成员做了什么、添加了什么内容都清晰可见。教师也可以随时进入不同小组的文档空间查看进度并提供指导。当所有内容添加完成后,整合工作变得非常简便,无需复杂的拷贝粘贴。最终,每个小组的成果——这份图文声并茂的“梦想职业”介绍,可以通过班级平台进行展示。通过这样的协作探究任务,数字平台不仅是一个工具,更创造了一个共同学习和语言实践的环境。

四、延伸个性学习,满足不同需求

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兴趣点存在差异,是教学中普遍面临的情况。数字工具在支持分层教学和满足个性化需求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能够帮助教师更精准地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以冀教版Meet my family 单元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家庭成员的称谓(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father, grandmother)以及简单的描述性表达(如“This is my...”,“He/She is...”,“He/She has...”)后,掌握程度往往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熟练认读单词和核心句型,有的则需要在基础表达上多下功夫,还有的学生已经具备能力尝试更丰富的描述。

教师可借助“一起作业”或“口语 100”这类教学平台的分层推送功能,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任务,并将其精准推送给不同的学生群体。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在平台后台设置任务包。对于基础还不太牢固的学生,平台推送的任务侧重于核心句型的巩固,例如反复跟读标准的录音,并进行简单的图片匹配练习。系统会对学生的跟读发音给出即时的基础评分反馈,帮助他们建立信心。对于已经较好掌握核心词汇和句型的学生,平台则推送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这种基于数字平台实现的个性化任务推送,其意义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当前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锻炼和成长的机会。

结语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合理运用投影仪、平板电脑、即时反馈系统等常用数字工具,能显著创新互动模式。通过创设真实语境、实现即时反馈、促进协作探究、支持个性延伸,数字技术使冀教版英语课堂互动更生动、参与更广泛、学习更高效。

参考文献:

[1] 权莹莹 . 巧用数字教材构建小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新模式 [J]. 第二课堂 (D),2024,(05):41.

[2] 张丽阳 . 融数字化于小学英语教育教学之中——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J]. 新教育 ,2023,(S1):117-119.

[3] 赵孟雅 .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分析 [D]. 江南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