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夏凡
江苏辰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省扬州市 225200
引言
工程审计工作对工程造价控制具备显著的作用,通过审计工程不必要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导致工程成本大幅上升的问题在针对性的指导下同样可以有效解决。但由于工程审计工程的开展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审计工作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有效性同样难以有效保障。
1 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审计工作问题
1.1 施工方案不合理
在工程审计工作中,施工方案的不合理对审计工作开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合理方案引发频繁变更,或出现签证资料不全或工程量虚报,上述影响下审计工作难以按照规划开展,审计部门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参与工程设计调整。方案未明确材料工艺标准时,施工方可能以次充好并虚报用量。对审计部门而言,施工方案的不完善使得部门无法根据方案开展审计管理,无法采用有针对性措施避免上述问题发生。此外,在程序的合规性方面方案未经监理或建设单位批准即实施,结算争议可能升级为法律诉讼。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施工方案调整或施工方案未确定而导致法律争议,以及成为工程合规问题的主要原因。
1.2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
施工过程管理不到位是导致工程审计失真或无法达到预计效果的核心问题。现场管理松散易引发随意变更,导致签证资料不全或工程量虚报,而在工程设计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审计部门由于缺乏变更程序记录(如无三方签字、无图纸支撑),可能出现虚增费用将被核减等问题。施工管理工作的不当同样是导致材料成本失控的主要诱因。材料进场检验缺位,施工单位偷换材料规格,以及结算时虚报价格或用量等材料成本影响较大的问题,在审计中均难以发现。此外,施工过程缺少有效管理,同样可能引发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如管理缺位导致隐蔽工序未按图施工(如垫层厚度不足、钢筋间距超标),其造成的质量问题,一旦返工将使得成本大幅上升。
1.3 工程结算资料不真实
审计部门缺少辨识结算资料的能力,导致部分结算资源不真实,对审计工作可能造成下述几方面的影响。结算资料造假可能构成合同欺诈,导致合同无效,审计部门同样需要承担审计工作开展不当的相关责任;虚报工程量或伪造签证资料,对工程而言不仅需要工程承担赔偿责任,工程的责任人甚至同时需要承担对应的刑事责任。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虚假影像或缺失计算式(如某公路项目隐蔽工程收方单照搬施工图工程量),导致审计无法追溯实际工艺,争议费用被强制扣减。
2 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审计措施的应用
2.1 实现工程审计的全过程控制
工程审计需要借助下述核心机制实现对工程的全过程控制,提高审计工作的控制有效性。首先,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动态跟踪体系。除要求施工单位按月报送分项结算资料,实现“施工完成即结算基本完成”外,审计部门需要常驻现场,通过月度例会、进度台账实时监控。此外,在审计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方面审计部门需要采用信息化工具实现数据自动采集与分析,确保审计数据来源的透明高效。其次,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多级责任与复核制度,在岗位责任规划方面需要建立包含审计组成员(证据采集)、主审(方案设计)、项目组长(现场管理)、业务部门(报告复核)、机关负责人(最终审定)在内的组织体系,重大风险点应当单独进行审计。最后,针对成本失控、合规性漏洞以及质量缺陷等风险点,审计部门需要确定审计目标以及介入时间,实现对工程的独立审计。
2.2 加大决算报告审计力度
审计部门需要通过强化审计覆盖范围与深度、创新审计方法与技术工具、健全责任约束与协同机制等措施加大决算报告审计力度。在强化审计覆盖范围与深度方面,审计部门需要加强隐蔽工程与变更签证核验,包括隐蔽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量,均需要审计部门同时对施工证明材料以及现场进行勘察。在财务合规性穿透审计中,审计部门应当核查待摊投资分配合理性(如保险费归属)、税费缴纳及结余资金管理,防范资金挪用或虚列支出。在创新审计方法与技术工具方面,审计部门需要主动引入智能审计工具,如引入大数据分析技术,自动比对合同清单、变更签证与结算数据,快速识别异常项。此外审计部门可以建立工程审计信息平台,实现建设方、施工方、审计方数据实时共享,缩短对账周期。在健全责任约束与协同机制方面,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审计成员采集证据→主审制定方案→项目组长复核→业务部门审查→机关负责人终审”链条,确保权责对应,并积极借鉴政府审计模式已经较为成熟的经验。此外,审计部门需要将结算审减率、问题整改率纳入部门考核,倒逼质量提升。
2.3 加强设计变更控制
在设计变更的审计中,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分级审批制度,按变更影响程度划分等级(如 1 万元以下为小型变更、5 万元以上为重大变更),明确审批权限与流程,重大变更需报原审批部门复审,其中重大变更必须通过审计部门审计后才能开展。此外,在设计变更听证中审计人员参与变更前技术论证会,提出成本优化建议。设计变更进行过程中针对设计变更的项目,审计部门应当派遣人员实现现场双人勘察,对隐蔽工程等关键变更,需 2 名以上审计人员实地测量,留存影像资料,杜绝虚假签证。同时,审计部门需要通过动态台账,建立变更事项跟踪表,记录原因、工程量及造价影响,按月复核进度款支付匹配性。为提高变更责任的可追溯性,针对工程的设计变更应当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变更计价规则(如参照清单类似单价或定额下浮),避免结算争议。在工程中设计变更应当尽量避免,如某项目出现频发的设计变更或设计变更影响范围过大,则应当对频繁变更项目追溯设计深度不足责任。
2.4 完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
审计工作中,除需要健全并坚决执行双人现场勘查外,审计部门应当从下述几个方面出现完善审计的施工现场管理体系。首先,现场管理需要实现人员现场监督与信息监管的结合。审计部门应当由至少两名人员参与施工现场的监管工作,尤其在隐蔽工程等监督难度较大、后续影响较大的环节,审计部门必须参与现场监督。同时,审计部门应当根据施工反馈的电子证明材料,对现场监督结果进行补充。其次,审计部门需要建立完善的追责机制,审计人员参与现场管理工作时一旦现场施工情况与审计结果之间出现偏差,则代表审计人员的工作出现较大的问题,审计部门应当建立部门内部的追责机制,明确现场问题并未及时发现的责任人以及管理者,确保追责的有效性。审计部门应当确保所有对工程影响较大的核心节点,审计部门均实际参与了现场监管。
结语
鉴于工程审计对工程造价管理具有显著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当将审计嵌入现有控制管理体系,让审计工作的指导作用得到更直观地体现。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审计工作开展时除提高审计自身的技术水平外,加强审计的现场管理同样是审计工作优化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 王再清 . 浅谈工程造价审计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J]. 建材与装饰 ,2018,0(14):191-192.
[2] 姚学龙 . 试论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合理应用 [J]. 科技视界 ,2018(35):246-247.
[3] 李臻 . 在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审计的运用 [J]. 四川水泥 ,2019(1):250-250.
[4] 陈 敏 蓉 . 关 于 建 筑 工 程 决 算 审 计 工 作 的 研 究 [J]. 经 营 管 理者 ,2013(14):225-225.
[5] 郭秋俊 . 工程审计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0):23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