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节能降耗技术探究
冯浩
广东粤电大埔发电有限公司 广东梅州 514200
前言: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过渡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贯彻的背景,各国能源战略核心议题聚焦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关键范畴的电力行业,其绿色低碳转型于达成“双碳”目标意义重大,而电厂锅炉作为电力生产的核心装置,运行效率跟能源转化成果以及环境影响直接相关。伴随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加之能源市场竞争渐趋白热化,借由技术革新实现锅炉节能减耗,既是契合国家能源政策的必然要求,更是促进电厂经济成效、增强行业竞争实力的有效方式。基于这一背景,实施对电厂锅炉节能降耗技术的系统探究,呈现鲜明的时代特性与实践意义,能为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给予关键支撑。
1 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的必要性
电厂锅炉作为电力生产核心装置,其节能降耗呈现出多方面不可替代的必要特征,覆盖能源利用完整链路与行业发展整个阶段。
我国化石能源的禀赋呈现出“煤炭富足、石油贫瘠、天然气不足”的特性,而电力行业是煤炭消耗的主要力量。电厂总能耗中,锅炉能耗所占比例达 70% 以上,跟随“双碳”目标推进与能源结构变革态势,依靠减少锅炉单位发电所耗煤量,可直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水平,减轻能源供应所面临的压力,
生态环保层面审视,锅炉燃烧阶段是碳排放及污染物排放的关键源头。就目前而言,火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的额度限制持续收紧,而节能与减排具备协同关系——高效燃烧能削减不完全燃烧的产物,降低烟气净化系统的承载量;回收排烟余热可达成脱硫塔入口烟温的降低,增强脱硫绩效。锅炉节能改造操作结束后,单位发电量碳排放可出现 3% - 5% 的降低,推动电力行业达成超低排放与碳达峰愿景[1]。
就经济效益维度剖析,电厂运营成本中能源成本占比超出 60% ,若使锅炉能耗每下降 1g/kWh ,一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年度成本支出可减少超千万元。处于电力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当下,实施节能降耗能显著提高电厂在电价竞争里的优势地位,尤其是当新能源发电占比增长引发火电机组调峰频繁的状况下,依靠优化锅炉于变负荷状态下的运行能效,可缩减低负荷工况期间的能耗损失,增进企业抗御风险本领。
2 电厂锅炉节能降耗的有效措施
2.1 优化燃烧系统技术参数
燃烧系统是锅炉能量转换的核心,技术参数是否处于最佳水平,直接关乎燃料利用率。空燃比和燃烧器工况若不合理,将造成大量能量以未充分燃烧、排烟热损失方式浪费 [2]。
对燃烧器实施技术层面改造,采用低氮浓淡相分离燃烧器,把一次风划分为浓相和淡相两股气流,浓相气流在燃烧器中心范围形成富燃料的地带,凭借提高局部燃料浓度以缩短着火的延迟周期,外侧被淡相气流打造为贫燃料区域,抑制火焰峰值温度的升高,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同时强化燃烧稳定性。
引入烟气在线监测分析体系,在省煤器出口烟道布置激光气体分析仪和氧化锆氧量传感器,即时对烟气中的氧含量与一氧化碳浓度实施监测,每 5 秒把数据传递到 DCS 系统,自动控制模块按照负荷的变化态势动态调节送风量。若机组负荷在 50%-100% 区间有波动现象,把过量空气系数稳定在1.08 到1.12界限,负荷若低于 50% ,调整为 1.12-- 1. 15 范围,防止低负荷状态当中因气流扰动减弱引发的燃烧不彻底现象。
2.2 受热面清洁与强化传热技术
受热面作为热量传递的核心载体,经长期运转,积灰、结渣会造成热阻,造成传热效率下滑,引起排烟温度上升 [3]。
就清洁技术范畴而言,启用高频声波吹灰装置,在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省煤器等受热面区域,按 3m 间隔布置声波发生器,把发生器频率设定成从120Hz 到 150Hz ,声压级维持于150 至160dB 区间,每日结合炉膛各区域积灰情况,制定吹灰周期。针对过热器区域,每 4 小时开展一回吹灰操作,设定省煤器区域每 6 小时实施一次吹灰。开展吹灰操作前,需借助红外热像仪检测受热面温度分布情形,厘定积灰严重范围,对该区域而言,吹灰时间延长为 30 秒,除确定的积灰严重区,其他区域吹灰时长为15 秒标准时长。就增进传热效果层面,对省煤器原有的光管进行更换,换成螺旋肋片管,把肋片高度界定成 15mm,设定螺旋肋片管的螺距达 25mm ,采用高频焊接手段将肋片和基管进行连接,保证结合强度达到150MPa 及以上,实现换热面积增大30% 以上。
2.3 辅机设备高效化改造
引风机、送风机、给水泵等辅机设备构成锅炉辅助能耗主要源头,传统定速运行模式于负荷转变期间,呈现出“大马拉小车”现象,引起巨量电能的无效耗费。
引风机和送风机这两者,采用变频调速技术优化方案,拆掉原有的定速电机跟液力耦合器,更替为额定功率匹配的永磁同步变频电机,配套一种 12 脉冲整流的变频装置,把变频器输出频率范围界定为 10-50Hz ,采用 DCS 系统接收炉膛负压、风量的信号。经 PID 控制器计算后输出变频相关控制信号,实现风机转速随负荷的动态调节。
实施改造操作时需重新设计电机基础构造,运用减震垫削减运行振动,把振动幅值调控到 0.08mm 以下范围,实施风机入口风道的流体力学改良,剔除风道内非必需导流板,把直角弯头替换成圆角的弯头,曲率半径定为风道直径的 1.5 倍这一数值,使局部阻力系数降低幅度超 30% 。改造阶段应安装轴向位移监测装备,位移若达 0.6mm 以上,自动启动停机保护,与此同时配套构建给水泵再循环体系框架,低负荷的时候把部分给水回流到除氧器,杜绝给水泵出现气蚀情形。
2.4 余热回收技术集成
锅炉排烟内隐匿着大量有回收潜力的热量,传统锅炉排烟温度大多是在130 到 150∘C 这个度数,此热量部分未作利用就直接排放出去,造成能源浪费,高温烟气会提高脱硫系统的耗水、能耗水平。
尾部烟道省煤器、空气预热器之间添设低温省煤器,采取横向排列的布置样式,管束以 20G 无缝钢管作为材料,规格为 Φ32×3mm ,管排的横向间隔为80mm ,管排纵向间隔距离 60mm ,总换热面积由排烟量计算得出,使排烟温度自130∘C 降至不足 90∘C 。于低温省煤器入口安置三通调节阀,冬季出现气温过低情况时可把部分烟气予以旁通,防止管束结露后出现腐蚀现象;管束布置采用顺流和逆流组合的样式,前段作顺流布置可降低低温腐蚀隐患,后段按逆流布置强化热交换的成效,并引入换热后的凝结水到低压加热器,增进回热系统功效。
燃气锅炉则在燃气锅炉的尾部烟道安装烟气冷凝回收器械,采用不锈钢波纹管样式的换热器,波纹管的外径为 25mm ,该波高为 3mm ,经由加大湍流强度强化热量传导。于冷凝换热器入口安置了喷淋系统,喷洒 30∘C 循环水,与烟气中的水蒸气触碰后形成冷凝水,将冷凝水 pH 值把控于 5.5-- 6.5 区间,依靠加药设施添加氢氧化钠溶液以调整。并在余热回收系统出口安装一套烟气阻力监测装置,若阻力突破 200Pa ,自动启动在线清洗系统,启用压力达 5MPa 的高压水对管束实施清洗,让换热效率稳定在设计值的 90% 以上水平。
结束语:
本文对电厂锅炉节能降耗技术进行系统性剖析后,提出优化燃烧系统技术参数、受热面清洁与强化传热技术、辅机设备高效化改造、余热回收技术集成等措施,能有效提升锅炉热效率,降低能耗。相关技术人员未来应积极探索更先进的节能技术与集成方案,加强智能化控制与数字化管理在锅炉系统中的应用,以契合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效、低碳、灵活运行的要求,推动电力行业向绿色低碳方向持续迈进。
参考文献:
[1] 刘波 . 浅谈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 [J]. 锅炉制造 ,2025, (03): 10-12.
[2] 尹冬年 . 电厂锅炉运行中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 [J]. 电力设备管理 ,2024, (24): 258-260.
[3] 徐娟 . 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 [J]. 能源与节能 ,2024, (08):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