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作者

许小艳

云南省富宁县第二小学

引言

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掌握语法,更能提升其语言感知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然而,当前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阅读兴趣不足、阅读资源有限、阅读方法单一等。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深入探讨如何优化小学生英语阅读环境,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家庭环境:奠定阅读基础的情感土壤

家庭是儿童语言学习的第一课堂,父母的阅读习惯和家庭语言环境对儿童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研究表明,家庭中丰富的英语语言输入,如亲子共读英语绘本、观看英语动画片、进行日常英语对话等,能够显著提升儿童的英语听力理解能力和词汇量,为阅读能力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亲子共读过程中,父母不仅是阅读材料的提供者,更是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和参与者。通过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父母可以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帮助其理解文本内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例如,在阅读英语故事时,父母可以引导儿童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总结故事主题思想,从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

此外,家庭阅读氛围的营造也至关重要。父母可以通过设置家庭阅读角、定期购买英语书籍、参加阅读俱乐部等方式,为儿童创造一个充满书香的家庭环境。这种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儿童的阅读动机,还能培养其自主阅读的习惯,使其在阅读中享受乐趣,获得成就感。

二、学校教育:构建阅读能力的专业框架

学校是小学生英语阅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兴趣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认识到阅读策略教学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中。

阅读策略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如预测、推断、总结、提问等,从而提升其阅读理解能力。例如,在阅读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标题、图片和首段预测文章内容,激发其阅读兴趣;在阅读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理解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在阅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帮助其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

除了阅读策略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可以定期举办英语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角色扮演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激发其阅读热情。同时,学校还可以建立英语阅读资源库,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满足其不同的阅读需求。

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存在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阅读计划,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帮助每个学生都能在阅读中取得进步。

三、社会文化:拓展阅读视野的广阔天地

社会文化环境对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越来越多,社会文化资源也日益丰富。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来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前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社会文化机构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可以成为小学生英语阅读的重要场所。这些机构通常拥有丰富的英语书籍、期刊和多媒体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选择。同时,这些机构还会定期举办英语阅读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讲座、英语戏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与英语母语者交流的机会,提升其英语口语和听力能力。

其次,互联网也为小学生英语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线英语阅读平台、英语学习 APP 等数字资源以其便捷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受到小学生的喜爱。这些资源通常包含丰富的英语阅读材料,如英语故事、英语新闻、英语科普文章等,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同时,这些资源还提供了在线测试、阅读打卡、阅读社区等功能,能够帮助学生检测阅读效果,分享阅读心得,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然而,社会文化资源在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挑战。例如,网络信息繁杂,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数字资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难以辨别优劣。因此,家长和教师在引导学生利用社会文化资源时,应加强监管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在安全、健康的环境中进行英语阅读。

四、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构建英语阅读生态圈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家庭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校应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社会应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三方形成合力,才能构建一个有利于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的生态圈。

在协同配合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制定阅读计划,分享阅读资源,评估阅读效果。例如,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学校的阅读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家庭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阅读活动,与孩子共同阅读英语书籍,分享阅读心得;社会可以与学校合作,开展英语阅读推广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资源。

同时,家庭、学校、社会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支持。例如,对于阅读基础薄弱的学生,家庭和学校可以提供更多的辅导和帮助;对于阅读兴趣浓厚的学生,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挑战和机会,如参加英语阅读比赛、发表英语阅读作品等。

五、结论

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共同努力和协同配合。家庭应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学校应提供专业的阅读指导,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社会应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只有三方形成合力,才能为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探索和优化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阅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同时,我们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成长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支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阅读中享受乐趣,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 黄 成 生 . 提 高 小 学 生 英 语 阅 读 能 力 的 策 略 研 究 [J]. 江 西 教育 ,2024,(48):44-46.

[2] 郭兴欣 . 整本书阅读视角下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N]. 科学导报 ,2024-10-11(B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