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县高中生英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改进路径
程晓香
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第三中学 844700
引言
在莎车县这样的县域环境中,家庭教育的支撑作用常被低估或忽视。当地高中生普遍面临课堂外学习动力不足、实践机会稀缺等困境,这与家庭教育环节的薄弱息息相关——家长指导能力有限、家庭学习氛围不足、家校间信息与行动未能有效联动。如何激活家庭这一关键场域的能量,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协同共振,已成为提升莎车县高中生整体素养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莎车县高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困境
家庭作为学生成长的基石,其教育功能在莎车县高中生成长过程中尚未充分发挥,面临几重现实阻碍。
( 一) 家长认知与能力局限
在莎车县,许多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理解存在偏差。由于当地环境对某些学科能力要求不高,有的家长认为学习主要是学校的责任,或某些科目与实际生活关联不大。这种认知导致他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足。从实际操作来看,大部分家长自身受教育程度有限,面对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时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即便有支持意愿的家长,也常因担心方法不当或效果不佳而选择沉默。
( 二) 家庭学习环境匮乏
莎车县家庭普遍缺乏必要的学习资源支持。与城市家庭相比,当地家庭课外学习资源相对有限。在日常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较少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交流,学生缺少将课堂知识延伸和运用的机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获取适宜资源的渠道有限,网络资源的筛选和使用对家长来说存在难度,加之传统文化活动占用了大部分家庭闲暇时间,学习活动很难融入日常生活节奏。这种环境使得学生在校所学知识难以在家庭中得到巩固和拓展。
( 三) 家校沟通协作不畅
当前莎车县家校之间的教育协作存在明显断层。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往往侧重纪律管理和成绩通报,很少深入探讨如何协同支持学生学习。教师因教学任务繁重,难以为每个家庭提供个性化协作建议。而家长方面,由于沟通障碍或工作时间冲突,主动联系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现有的沟通渠道也存在功能缺陷:微信群信息过载导致重要内容被淹没,有的家长对教师发送的专业建议理解困难。双方对家庭教育的责任划分存在认知差异,教师期望家长监督学习过程、营造氛围,家长则倾向于将教育责任完全寄托于学校,这种认知错位导致协同效果不佳。
二、家校协同视角下的改进路径探索
解决莎车县高中生家庭教育困境,关键在于建立紧密、有效的家校协同机制,形成育人合力。
( 一) 提升家长认知,赋能基础支持
学校应当建立一套长期有效的家长支持体系。比如可以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五晚上 7 点到 8 点半开设家长课堂,这个时间段方便在县城务工的家长下班后参加。课程内容要注重理念引导和基础方法:第一部分讲解家庭支持的重要性,结合本地实际说明良好学习习惯和家校配合对孩子发展的长远影响;第二部分是基础支持方法演示,如如何有效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如何倾听孩子讲述学习内容、如何利用简单工具(如手机软件)辅助检查;第三部分则是解答常见疑问,明确家长在习惯养成、情感支持和环境营造中的关键角色,强调“陪伴”与“督促”比“教授知识”更重要。
考虑到部分家长读写能力有限,学校可以制作带拼音的英汉双语短视频,通过微信发送给家长。这些视频要简短实用(每个不超过 5 分钟),重点演示一个具体操作方法(如:如何陪伴孩子听课文录音、如何利用图片进行简单的词汇互动)。这种形式既能帮助家长理解如何支持孩子的学习,又能潜移默化地提升家长的国语水平。学校还可以在图书馆设置专门的家长阅读角,摆放一些图文并茂的辅导手册,比如《家庭教育支持 30 问》这类简单易懂的材料,涵盖习惯培养、沟通技巧等内容。对于实在抽不出时间参加活动的家长,可以安排品学兼优的高年级学生每周上门一次,手把手教家长如何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督促背诵等基本支持方法。
( 二) 搭建高效沟通桥梁,信息策略共享
建议构建三级沟通网络:第一级是班级微信群,每周由教师发送《本周家校协作要点》,用家长能看懂的语言说明学习主题和需要家庭配合的关键事项(例如:“本周学习了 XX 主题,请鼓励孩子在家尝试描述三种相关事物”);第二级是校园公告栏,张贴《家庭协作小贴士》,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第三级是每月家访,重点走访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家庭。沟通内容要遵循“三要三不要”原则:要具体(如“请提醒孩子每天花10 分钟朗读课文”)、要简短(每次核心信息清晰)、要可操作(提供可利用的免费资源链接);不要用专业术语、不要布置超出家长能力的任务、不要群发批评性通报。
( 三) 创设简易家庭实践,融入日常生活
推荐实施“三个一”家庭互动计划:每天一次 5 分钟互动,如晚饭时让孩子分享一个今天学到的知识点;每周一次 15 分钟活动,如全家观看一段知识性短片(可选择双语版)后,用汉语讨论收获;每月一次小任务,如协助孩子整理学习笔记或完成一个简单的手工 / 绘画并用简单语言描述。活动设计要注意四个特性:地域性、阶梯性、容错性、趣味性。学校可提供《家庭互动锦囊》,按季节或主题推荐活动。对于资源有限的家庭,建议充分利用广播、公共标识、日常对话等现有环境进行学习渗透和交流。
结论
改善莎车县高中生家庭教育,非一家之力可成。这要求学校展现更强的主导性与服务意识,通过理念引导、能力培训和机制建设,点燃家长参与的意愿并提供切实抓手;家长则需更新观念,认识到自身在情感支持、习惯监督和环境营造上的独特价值,积极配合学校策略。双方只有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深度协同,才能为莎车县高中生构建起坚实、温暖的课外学习支持系统。
参考文献
[1] 赵人 . 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焦虑程度及其自我调控策略运用的影响研究 [D]. 重庆 : 重庆师范大学 ,2023.
[2] 张楠 . 农村高中生英语学习倦怠现象与对策研究 [J]. 成才之路 ,2025(4):129-132.
[3] 张懋 . 利用家校互动平台,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实践 [J]. 空中美语 ,2021(6):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