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声乐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向宏伟
湖南省泸溪县第五中学 416100
前言:
随着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声乐是音乐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以其特有的魅力对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有效的声乐教学,既能传授声乐知识和技能,又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因此探讨有效的高中音乐教学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一、高中音乐声乐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初中学校,他们的音乐基础也不一样,其中一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就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具有一定的声乐基础,具有正确的发声方式和对节奏的感知能力;而部分学生对声乐知识了解很少,甚至连正规的声乐训练都没有,这就给统一教学带来了困难,教师也很难制订出适合所有学生的声乐教学计划与方法,从而造成教学效果的不均衡[1]。
(二)教学手段较为单一
目前,我国部分高中声乐教学存在着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多以讲解理论知识、示范发声技巧为主,学生以模仿为主,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趣味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单一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对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可能会发现教学内容太过简单,缺乏挑战性;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会因为理解困难、掌握困难而丧失信心。
(三)有限的教学资源影响
声乐教学离不开丰富的教学资源,如高质量的教材和音像材料,以及专业的教学器材,但从实践来看,有些学校声乐教学资源比较缺乏,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当前声乐艺术的发展趋势;音像资料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够高,很难使学生对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且部分学校没有专门的声乐教学器材,如钢琴、录音器材等,影响了声乐教学的正常进行,限制了教学效果的发展。
二、高中音乐声乐有效教学策略
(一)认识声乐训练的阶段过程
声乐训练要经过的三个阶段过程分别是歌唱的自然阶段、科学训练阶段、自由阶段。声乐训练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不外是歌唱气息、发声、共鸣和咬字等。气息是歌唱的基础,没有良好的气息支持就谈不上正确的发声和共鸣,所以学习歌唱必须从气息练习开始。在练气过程中要注意呼吸支点(即换气点)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同时要掌握好歌唱的呼吸方法(腹式呼吸法)。在演唱时尽量注意“打开喉咙”自由地哼唱,所以,哼鸣练习是一种很好的练声方法。正确地运用气息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关键,因此必须明确换气的部位及吸氣和呼气的动作要领,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 [2]。
(二)声乐训练基本技能
声乐歌唱训练方法有许多,在理论讲解上用投影仪播放声乐训练的基本训练方法。这里主要介绍高中声乐训练基本技能:(1)哼鸣练习。哼鸣练习是指将歌词中的旋律或乐句反复多次,以熟悉其旋律与节奏。哼鸣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曲调的整体感受,有利于增强记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哼鸣时要注意:第一,用鼻吸气;第二,喉头放松,保持口咽鼻腔通畅,防止挤捏;第三,避免用喉咙用力;第四,注意前后鼻孔腔微张开形成声音通道共鸣。(2)延长呼气。延长呼气就是将所发每个音的长短都加以延长,让每个音都能保持歌唱气息流畅。这种练法可以锻炼学生的歌唱气息控制力,增强声带张力及边缘振动灵活性,还可以帮助学生体会不同长度的发音的歌唱气息的流动,从中获得不同的音程感觉,从而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音长的程度,要根据所唱作品的不同而定,一般由轻到重。延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开始,可先做三至五秒钟的“半口气”,然后逐渐加大气息,直至达到八至十秒。(3)顿音。顿音也叫“断音”,它是在演唱过程中,突然停止声音,使呼吸暂时屏住的一种演唱技巧。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演唱中集中思想、稳定情绪、加强歌唱的表现能力。在发声时,如果遇到需要“换气”的地方而又不便换气的时候,就可以运用顿音来带过去。这种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时一定要耐心细致地指导。(4)气息练习。气息是歌唱的动力,正确的呼吸方法不仅有助于歌唱者掌握歌唱的艺术技巧,还能帮助发声。所以学习唱歌第一步就是学会如何控制自己的歌唱气息,让声音自由地、均匀地、有规律地从体内发出,通过气息通道完成歌唱 [3]。
(三)注重基础
声乐是一门技巧性非常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这门课,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打好扎实的基础。第一,要把正确的发声方法掌握好,做到正确、放松;第二,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即胸腹式联合呼吸;第三,要了解乐理知识,知道什么是音程,什么是和弦,什么是大三和弦,什么是小三和弦,以及如何识别不同的调式;第四,要注意声音的表现。要学会用气息控制声音,要学会运用真假声转换的方法表现不同情绪;第五,还要注意音乐风格的变化,包括民族、美声等唱法;第六,要注意情感表达。
例如,在学习歌曲《我的祖国》时,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范唱录音。然后,让他们边听边看歌词,同时模仿歌唱。接着,让他们分男生女生各来一遍。最后,在钢琴伴奏下让学生集体合演一次。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逐步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及技能技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如果一开始就要求太高的话,只会适得其反。
(四)运用激励方式,增强信心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虽然喜欢唱歌,但往往由于缺乏自信而不敢大胆地展示自我。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机会来激励他们,比如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奖状或奖品等。这样不仅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而且还能让他们更加热爱这项活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对自己充满希望,这是促进他们学习的动力源泉 [4]。
例如,在教《我的中国心》《多情的土地》等歌曲时,教师可以让一些唱歌唱得比较好的学生来领唱,当其他同学听到这些熟悉的声音后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一起哼起来。通过这种方法,既能让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到锻炼和提升,又能提高整个班级的音乐素养水平。
结语:
总的来说,高中音乐声乐有效教学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灵活地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提高高中声乐教学的质量,为广大学生培养更多的音乐素养与艺术素养 [5]。
参考文献:
[1] 李晓秀 . 高中音乐声乐教学实施策略 [J]. 2025.
[2] 杨景卫 . 高中音乐中声乐高效教学探究 [J]. 新智慧 , 2023(26):93-95.
[3] 刁蕾 . 高中生声乐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与管理研讨会论文集(四).2023.
[4] 卢湘楠. 高中音乐专业二年级声乐教学策略探索[J]. 2024.
[5] 王涂伟. 核心素养下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声乐训练方法[J]. 艺术大观 ,2023(28):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