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幼儿视角的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王倩倩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南湖镇中心幼儿园 744603

(一)摘要

本文简述了研究背景(户外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研究目的(从幼儿视角优化户外空间)、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幼儿访谈法、案例分析法)、核心结论,强调了研究的实践价值。

(二)引言

1. 政策与理论依据:引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保证幼儿每天不少于 2 小时户外活动”的要求,结合儿童本位理论(幼儿是空间的使用者,其需求应作为设计核心),说明研究必要性。

2. 现实问题:当前部分幼儿园户外空间存在“成人主导设计”问题(如设施固定化、功能单一化、缺乏幼儿参与感),导致幼儿游戏兴趣低、探索行为少,引出研究主题。

3. 研究意义:理论上丰富幼儿视角的空间设计理论;实践上为幼儿园户外空间改造提供可操作的策略。

(三)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1. 核心概念:明确“幼儿视角”(指以 3-6 岁幼儿的认知水平、兴趣偏好、行为特点为出发点,尊重其对空间的感知与需求)、“户外游戏空间”(幼儿园内供幼儿进行跑跳、建构、自然探索等游戏的室外区域,包括器械区、沙水区、自然角等)。

2. 理论支撑:

(1)儿童本位理论:强调教育应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空间设计需符合幼儿的发展规律;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幼儿通过“感知运动”认识世界,户外空间需提供丰富的可操作、可探索的环境;

(3)环境心理学:空间环境会影响幼儿的行为与情绪,友好的空间能激发幼儿的积极互动。

(四)幼儿园户外游戏空间的现状与问题

1. 空间设计:成人视角主导,忽视幼儿需求

(1)设施配置:多为标准化大型器械(如滑梯、秋千),缺乏幼儿可自主调整的“低结构材料”(如木箱、布绳、废旧轮胎);

(2)功能分区:机械划分“运动区”“游戏区”,未考虑幼儿“跨区域游戏”的需求(如在沙水区同时进行“挖渠”与“角色扮演”)。

2. 空间使用:幼儿参与度低,缺乏自主权

(1)游戏内容由教师预设(如“集体玩滑梯”),幼儿很少有机会提出“想在沙区搭城堡”“用树枝拼图案”等自主想法;

(2)空间规则由教师制定(如“不能在草坪上跑”),限制幼儿的探索行为。

3. 空间氛围:自然元素缺失,缺乏“童趣感”

(1)过度硬化地面(水泥地、塑胶地),替代了泥土、草地等自然材质;(2)装饰风格成人化(整齐的标语、统一的彩绘),缺少幼儿自己创作的涂鸦、手工作品等“幼儿痕迹”。

(五)基于幼儿视角的户外游戏空间优化策略

1. 以幼儿需求为核心,重构空间设计逻辑

(1)设施配置:增加“可变性材料”,如提供大小不一的木箱(幼儿可叠高当“城堡”、放平当“小桌”)、布制隧道(可弯曲调整形状)、自然材料(树枝、松果、贝壳),满足幼儿“一物多玩”的需求;

(2)功能分区:采用“弹性分区”,保留“综合游戏区”(如将沙水区与草坪相邻,幼儿可在沙区挖沙后到草坪“运输”沙子,实现跨区域游戏),减少固定分区的限制。

2. 赋予幼儿空间自主权,鼓励参与空间管理

(1)支持幼儿参与“空间规划”:通过“幼儿绘画”(让幼儿画“我喜欢的户外空间”)、“小组讨论”(“我们想在沙区加什么工具”),将幼儿的想法融入空间改造(如根据幼儿提议在沙区增设“小水桶”“铲子”);

(2)允许幼儿制定“游戏规则”: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安全玩滑梯”(如“排队不推挤”“下滑后快速离开”),让规则从“教师要求”变为“幼儿共识”。

3. 融入自然与童趣元素,营造“幼儿友好”氛围

(1)增加自然场景:保留或改造“自然角”,种植幼儿参与播种的蔬菜(如小番茄、青菜)、野花,设置“小水池”(养小鱼、蝌蚪),让幼儿在观察自然中获得体验;

(2)突出“幼儿痕迹”:在空间中设置“幼儿创作墙”(允许幼儿用粉笔、颜料自由涂鸦)、“作品展示区”(悬挂幼儿的树叶拼贴画、黏土作品),让空间成为“幼儿表达的载体”。

4. 建立“幼儿- 教师- 家长”协同机制,保障空间持续优化

(1)定期开展“幼儿空间反馈会”:通过“图画日记”(幼儿画“今天在户外玩了什么,还想玩什么”)、小组谈话,收集幼儿对空间的建议;

(2)邀请家长参与改造:如家长协助收集废旧材料(奶粉罐、纸箱)、

与幼儿一起制作“户外游戏道具”(布偶、小推车),形成家园共育的支持力。

(六)结论

本文总结了幼儿视角在户外空间优化中的核心价值(即“空间不仅是给幼儿用的’,更是‘幼儿参与创造的’”),强调优化后的空间应满足幼儿的探索欲、自主权与表达欲,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如未长期追踪空间优化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及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 冯晓霞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13.

[2] 王春燕 . 儿童本位的幼儿园环境创设 [J]. 学前教育研究 , 2022(05):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