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如何支持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
阿迪娜.艾克拜尔
阿勒泰市巴里巴盖乡中心幼儿园 836500
摘要:幼儿园游戏对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通过多样化的游戏形式与丰富的游戏内容,为儿童构建起自由表达情感的空间,使其能释放内心情绪并学会理解他人感受。同时,在游戏过程中,儿童不断探索自我,认识自身能力与喜好,进而塑造积极的自我概念。本文深入剖析幼儿园游戏在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中的多方面作用,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情感表达;自我认知;儿童发展
0引言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游戏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游戏在活动方式与育人方面的作用也不同,教师需要根据教学要求与学情,合理选用。在各类教学游戏展开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把握材料投放与心理环境干预、教学指导等细节,支持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无论是快乐、悲伤、愤怒还是恐惧,孩子们都能在游戏中毫无顾忌地释放内心的情感。同时,游戏也是儿童探索自我认知的重要途径。他们在游戏中尝试新的事物,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特长,逐渐构建起对自己是谁、能够做什么的认识。幼儿园游戏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的大门,为其未来的人格塑造和社会交往奠定坚实的基础。
1游戏类型与儿童情感表达
1.1角色扮演游戏中的情感代入与宣泄
角色扮演游戏是幼儿园常见的游戏类型之一,它给予儿童丰富的情感代入机会。在这类游戏中,儿童可以模仿成人的生活场景,如医院、超市、家庭等。当儿童扮演医生时,他们能体会到救助病人的责任感与成就感;扮演家长时,则能感受到照顾家人的关爱与辛劳。这种情感代入使儿童能够深入体验不同角色的情感世界,进而拓宽自己的情感认知范围。同时,角色扮演游戏也为儿童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出口。例如,一个在生活中遭遇挫折而感到沮丧的儿童,可能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超级英雄战胜邪恶势力来释放内心的压抑情绪,重新获得自信与快乐。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儿童还可以与同伴互动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体验,进一步增强情感表达与理解能力。
1.2建构游戏中的情感寄托与表达
建构游戏以其创造性和动手性深受儿童喜爱。在建构游戏中,儿童运用各种材料搭建出自己心中的世界,如高楼大厦、城堡、桥梁等。这些建构作品往往蕴含着儿童的情感寄托。比如,一个孩子用积木搭建了一座漂亮的房子,可能是他对家庭温暖与安全感的渴望表达;而搭建一座高大的城堡,则可能代表着他内心的勇敢与幻想。当儿童在建构过程中遇到困难,如积木倒塌或材料不足时,他们会产生沮丧、着急等情绪。通过努力克服这些困难,完成建构作品,儿童又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建构游戏不仅让儿童有机会将内心的情感通过具体的作品展现出来,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他们应对挫折和表达情感变化的能力。
1.3体育游戏中的情感释放与调节
体育游戏充满活力与动感,是儿童释放过剩精力和情感的绝佳方式。在体育游戏中,儿童尽情地奔跑、跳跃、追逐,如玩老鹰捉小鸡、丢手绢等游戏。这些活动使他们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的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内啡肽等神经递质,让儿童产生愉悦感。当儿童在体育游戏中获胜时,会感受到兴奋与自豪;而失败时,则会经历失落与沮丧。然而,正是这种胜负交替的体验,帮助儿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他们逐渐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学会在挫折中振作起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体育游戏中的团队合作元素,如接力比赛、足球比赛等,还能让儿童体验到与同伴协作的快乐与满足,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内涵。
2游戏过程与儿童自我认知发展
2.1游戏探索中的兴趣发现与能力认知
在幼儿园游戏中,儿童始终处于不断探索的状态。无论是对游戏材料的探索,还是对游戏规则和玩法的探索,都为他们提供了认识自己兴趣和能力的机会。例如,在科学实验游戏中,儿童接触到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如放大镜、磁铁、水等。有些孩子可能对观察放大镜下的微小物体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展现出较强的观察力和耐心;而有些孩子则可能在操作磁铁吸引铁钉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动手能力。通过这些探索活动,儿童逐渐明确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从而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依据。
2.2游戏决策中的自主性与自我价值感提升
游戏过程中,儿童经常面临各种决策,如选择玩什么游戏、如何玩游戏、与谁一起玩游戏等。这些决策自主权给予儿童极大的自我价值感提升空间。当儿童能够自主决定游戏内容和方式时,他们会感受到自己的想法和意愿被尊重,从而增强自信心。例如,在区域游戏中,一个孩子决定在美工区用彩纸制作一艘纸船,他需要思考纸船的形状、颜色搭配以及制作步骤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体验到了自主决策带来的成就感。即使在游戏过程中遇到问题,如纸船容易翻倒,儿童通过自己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也会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感,认识到自己有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3教师引导在游戏促进儿童情感与自我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1营造安全氛围助力情感表达与自我探索
教师在幼儿园游戏中首先要营造一个安全、宽松的游戏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儿童才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大胆地进行自我探索。教师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差异,不批评、不指责儿童在游戏中的表现,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例如,当一个孩子在绘画游戏中画出一幅与常规不同的画作时,教师不应以成人的标准去评判,而是鼓励孩子分享自己的创作想法,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被认可。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等方式,让儿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感到舒适和安全,为他们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2适时介入引导情感调节与自我认知深化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需要适时介入,引导儿童进行情感调节和自我认知深化。当儿童在游戏中出现情绪失控或冲突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帮助儿童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引导他们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两个孩子因为争抢角色而发生争吵,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然后共同协商解决角色分配问题。在儿童自我认知发展方面,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帮助儿童深入思考自己在游戏中的行为和体验。如在手工制作游戏后,教师可以问孩子:“你觉得自己在制作过程中最擅长什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这样的问题能够促使儿童反思自己的能力和成长,进一步深化自我认知。
4总结
幼儿园游戏在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游戏的教育价值,精心设计和组织游戏活动,充分发挥游戏在儿童情感表达与自我认知发展中的巨大潜力,为儿童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助力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自信地前行。
参考文献:
[1]窦海芳.有力支持,让师幼诗意地生长——儿童本位的幼儿园自主游戏探索[J].好家长,2024,(16):79-80.
[2]王丹婷.支持儿童的学习从环境变革开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创设的实践与探索[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3,(11):27-28.
[3]刁玉玲,杨虹,杜鹏.幼儿园留守儿童的支持性游戏研究策略[J].好家长,2021,(6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