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策略研究
金勤
永丰县实验学校 331500
引言:语文核心素养涵盖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个方面,整本书阅读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整本书阅读教学面临着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阅读效果不佳等问题,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深入阅读、积极思考,实现任务驱动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依据教材与学情,精准设计阅读任务
(一)结合教材内容确定阅读书目
人教版四五年级语文教材宛如一座知识的宝库,精心选取了众多经典文学作品的精彩片段,这些片段犹如一扇扇窗户,为学生打开了文学世界的部分景观,而教师则可以巧妙地以这些教材内容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开启整本书阅读之旅,以四年级上册的《蟋蟀的住宅》为例,这篇课文生动地描绘了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让学生对蟋蟀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教师推荐学生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昆虫记》就像是一部昆虫的百科全书它详细记录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从昆虫的繁衍到觅食,从居住环境到生存策略,内容丰富且有趣,它与教材中的课文紧密呼应,学生阅读《昆虫记》后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昆虫世界。比如学生可以对比课文中蟋蟀住宅的描写和书中对其他昆虫巢穴的介绍从而加深对昆虫生活习性的理解,也能更好地领悟课文所传达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这一主题;同时教材中的文学体裁丰富多样,有充满奇幻色彩的童话、神秘古老的神话、质朴动人的民间故事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体裁为学生推荐相应的整本书,学生通过阅读能够拓宽阅读视野感受到民间故事的独特魅力,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代的劳动人民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
(二)依据学情特点设计分层任务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阅读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教师在设计阅读任务时必须充分考虑学情,进行分层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任务,比如制作读书卡片让他们记录书中的好词好句、主要人物和情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更加关注文本细节,积累语言素材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对于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分析性的任务,如分析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故事的主题思想等,这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对于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一些创造性的任务,如续写故事、改编剧本等,这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理解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创作。
二、创设多样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问题情境引发思考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教师提出的问题犹如一把把钥匙,能够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投身到整本书的阅读中,以阅读《草房子》为例在正式开启阅读之旅前,教师可以精心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在油麻地小学,桑桑和他的小伙伴们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样的问题极具启发性,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让学生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充满未知的情境,学生们会好奇桑桑和他的小伙伴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奇妙经历,这些经历又会如何塑造他们的人生,带着这样的思考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会更加专注,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阅读不再是一项枯燥的任务,而变成了一场充满乐趣的探索之旅,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根据情节的发展适时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比如当读到秃鹤相关的情节时教师可以问:“秃鹤为什么要戴帽子?他的内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去挖掘秃鹤这个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学生们会思考秃鹤戴帽子背后的原因,是自卑、是掩饰,还是有其他的情感因,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们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深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也会更加准确。
(二)角色情境增强代入感
让学生扮演书中的角色是一种能够极大增强学生代入感的阅读教学方法,当学生化身为书中的角色,他们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动机,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在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时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别开生面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角色,如勇敢机智的汤姆、善良憨厚的哈克、可爱坚强的贝琪等,在准备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反复阅读相关章节,仔细揣摩角色的性格特点,他们会思考汤姆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机智是如何体现的,哈克的善良和憨厚又表现在哪些言行举止中,通过模仿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学生们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世界,成为了故事的一部分,这种亲身体验能够让学生对故事有更深刻的印象,对人物形象有更鲜活的认识。
三、组织多元活动,深化阅读体验
(一)读书分享会促进交流
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是一项极具意义的举措,它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开放且活跃的交流阅读心得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们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困惑与感悟,以阅读完《城南旧事》为例这本书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英子的童年生活,充满了浓浓的京味儿和淡淡的哀愁,在读书分享会上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学生可能会深情地分享自己对英子童年生活的向往,英子在胡同里与小伙伴们嬉笑玩耍的场景,让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而有的学生则会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讨论书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比如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状态等,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去理解书籍,原本单一的理解变得丰富多元,思维视野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拓宽。
(二)阅读竞赛激发动力
举办阅读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动力的有效手段,阅读竞赛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阅读知识竞赛、朗诵比赛、读书征文比赛等,每一种形式都能从不同的方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阅读《西游记》后组织阅读知识竞赛,教师可以精心设置关于书中人物、情节、地点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考验着学生对书本内容的熟悉程度,能让他们在竞赛的过程中巩固阅读成果。朗诵比赛则能让学生通过声音的表达来展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们可以选择书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朗诵,在朗诵的过程中他们需要深入体会人物的情感,把握好语气的轻重缓急,更好地传达出文本的魅力。读书征文比赛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写作才能的舞台,他们可以撰写读后感、故事续写等,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都能得到锻炼和提升。
结束语:核心素养导向下任务驱动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依据教材与学情精准设计阅读任务、创设多样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组织多元活动深化阅读体验等策略,能够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整本书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完善任务驱动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融合模式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申倩 .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J]. 课堂内外(初中版),2024(44):52-54.
[2] 廖社会 . 核心素养培育导向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研究 [J].世界儿童 ,2024(10):0043-0045.
[3] 王亚丽.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分析[J].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 ,20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