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与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协同机制
龙丹
雄安荣和勒安幼儿园 070001
幼儿早期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石,对语言能力、认知发展和社会情感培养具有深远影响。家庭与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主要环境,二者协同共育对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家园共育模式强调家庭与幼儿园形成教育合力,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合作,为幼儿阅读素养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这种协同机制不仅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在幼儿心灵深处播下热爱阅读的种子,为其未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家园共育在阅读培养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需要建立更加有效、可持续的协同机制来优化教育效果。
一、家园共育在早期阅读中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家园共育在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过程中面临几个突出问题。首先,家园教育理念存在显著差异。许多家长对早期阅读的理解较为片面,将其简单等同于识字教学,过度关注识字量而忽视阅读兴趣、习惯与情感体验的培养。相比之下,幼儿园教师更注重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情感发展。这种理念上的不一致导致共育目标模糊,影响教育效果的达成。
其次,家园合作往往形式化严重,缺乏深度互动。大多数家园合作停留在信息传达层面,如家长会、家园联系册等,缺乏针对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质性合作。幼儿园组织的阅读活动家长参与度不高,家庭与幼儿园之间未能形成有效的互动与配合,难以发挥共育优势。许多家长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将阅读教育完全交由幼儿园,家庭阅读环境创设不足,缺乏亲子共读的时间和频率保障。
第三,家庭阅读资源匮乏且利用不科学。部分家庭阅读材料缺乏,阅读氛围不够浓厚,家长自身阅读兴趣不高,对各年龄段幼儿的阅读特点和方法缺乏了解。此外,幼儿园对家庭阅读的指导往往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未能根据幼儿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方案。
二、活动共设计:创新互动模式
家园共育活动的设计应注重游戏化、生活化和多样性原则,让家长与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互动。具体活动设计可以包括日常互动类、主题活动类和家长参与式活动三大类型。
日常互动类活动可建立常态化沟通渠道。如 " 每日分享驿站 " 活动,班级建立专门的 " 成长分享群 ",设置 " 今日在园 " 和 " 家庭趣事 " 两个固定板块,教师和家长分别分享幼儿在园和在家的阅读情况。还可以建立 " 家庭观察记录册 ",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阅读发展,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观察、记录幼儿的阅读行为。
家长参与式活动可提升家长的育儿能力。如开展 " 家长工作坊:如何开展亲子阅读 " 活动,通过专家讲座、经验分享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教给家长具体的亲子阅读方法。金山区东礁幼儿园成立了 " 东礁里 " 家长学校,开发了包含基础课程、专题课程、个性化课程和经验课程四大板块的课程体系,确保家教指导工作落到实处。
三、评价共促:建立反馈机制
建立家园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是可持续推进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评价内容应综合化,不仅关注阅读成果,更关注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阅读兴趣、参与度、进步程度等。评价主体应多元化,改变教师 " 一言堂 " 的评价方式,引入家长评价、幼儿自评和同伴互评等。
四、实践案例与创新模式
国内许多幼儿园已经在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早期阅读习惯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了多种创新模式。
旬阳市第二幼儿园则推出了 " 亲子共读·相伴成长 " 小班亲子阅读专题活动,通过 " 引领 + 体验 + 互动 " 三维模式,为小班家庭解锁亲子阅读新场景。活动包括" 书香签到"、互动游戏、专题交流、沉浸式亲子共读和图书漂流等环节,构建书香育人共同体。
五、实践策略与建议
1. 对幼儿园的建议:
主动引领:幼儿园应作为专业主导方,主动策划协同活动,并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家长:定期开展如何选书、如何讲读绘本、如何创设家庭阅读区等实用技能的培训。
个性化沟通:* 关注每一个幼儿,与家长保持有针对性的沟通。
2. 对家庭的建议:
积极融入:积极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阅读活动,信任教师的专业指引。创设环境:设立家庭图书角,保证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父母以身作则示范阅读行为。
及时反馈:主动与教师沟通孩子在家的阅读表现和变化,共同解决问题。
在家庭环境方面,幼儿园应指导每个家庭创设 1 平方米左右的 " 亲子图书角 ",并提供专业指导建议。金山区东礁幼儿园通过教师家访活动," 看看我的小书屋 " 指导家庭合理利用空间,营造能引发幼儿阅读兴趣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图书馆、社区、书店等建立良好关系,构建幼儿图书馆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拓宽读书天地。
六、结论与展望
家园共育与幼儿早期阅读习惯培养的协同机制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共同努力,形成教育合力。有效的协同机制应该包括环境共创、活动共设计和评价共促三个核心环节,通过统一教育理念、创新合作形式、加强家庭阅读指导等策略,实现家园深度合作。
未来家园共育协同机制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数字化平台的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家园实时互动与资源共享;二是注重个性化指导,根据不同家庭的特点和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方案;三是建立长效激励机制,保持家长和幼儿参与阅读活动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四是深化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家长开展亲子阅读的能力和水平。
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真正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幼儿早期阅读习惯的培养创造最佳环境,让幼儿在书香浸润中快乐成长,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正如东礁幼儿园的实践所展示的,当 " 家园携手共赴美好未来 ",阅读将成为连接家庭、幼儿园和幼儿的最美纽带。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 周兢 . 论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 [J]. 幼儿教育,1995(1): 12-14.
[3] 康长运 . 幼儿园图画故事书阅读过程研究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